高娃
摘要:本次研究以某工程為研究對象,對灰色理論的公路工程施工造價動態控制情況進行分析,通過相關數據發現,這種模型之所以在公路工程得以廣泛的應用,是因為它具有可靠性和穩定性的特征。由研究人員經過研究表明,該模型的精準度使相當高的,因此,本文對灰色理論的公路工程施工造價動態控制進行了深入性的分析。
關鍵詞:灰色理論;公路工程;工程造價;動態控制
根據目前情況來看,高速公路工程建設工作在國民經濟中已經成為支柱性產業,但是,由于外界各種因素的影響和沖擊,使市場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也使公路工程行業在造價管理上存在很多的問題,極大的影響了公路工程的整體發展。因此,全生命周期工程造價理論和方法在我國公路工程上得以廣泛的應用,并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效果,另外,還要給予國情的發展建立完善的管理模式,利于推動公路工程的建設。
一、公路工程施工階段工程造價動態控制模型
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背景下,這種模型它具有獨特的優勢,短期之內的預測精度比較高,在長期內的預測精準度比較低,正因如此,該模型無論是公路工程中還是在社會發展的背景下都得以廣發的應用,而且其應用的效果也非常的顯著。將各個時間階段中造價看作成一個灰色系統,就可以直觀的發現系統變化過程中實際情況,經本次研究發現,采用GM(1,1)模型可以對相關階段中的造價情況進行估計和預測,以結果為標準,采用正確的方法進行管控[1]。
(一)建立GM(1,1)預測模型
無論是已知信息的灰色系統,還是部分未知信息的灰色系統,其自身的相關信息數據都具有較強的復雜性。灰色預測法主要通過利用灰色理論對各種不確定的因素進行合理化的預測。對原始數據進行處理,改變,就可以直接認識到系統變化中發展規律,進而可以形成一種較強的數據序列,并且該數據的序列還具有加強的規律性之后再根據其結果建立完善的微分方程模型[2]。
在公路工程全生命周期中,經過研究發現,在各個階段中的造價數值都不是靜止不變的,會隨著其他因素的影響而不斷變化,另外,它的不確定性的因素也非常的顯著,符合灰色系統中理念。本論文通過應用GM(1,1)模型對公路工程施工中的造價進行準確性的預測。GM(1,1)灰色預測控制系統的示意圖見圖1。
圖1 GM(1,1)模型灰色預測控制系統示意圖
(二)預測模型的檢驗
在選定完預測模型之后,只有經過檢驗之后才可以對其合理性進行判斷,判斷結果符合標準之后,其模型才可以用來進行預測[3]。在通常情況下是采用兩種方法進行檢驗,分別為:殘差檢驗和后驗差檢驗。
(1)所給定的C0>0,模型表示為均方差比合格模型;P0>0,模型表示為小誤差概率合格模型。
要想對模型的精度進行準確的評定,但是需要在兩種因素共同作用下進行評定,即為:C、P。在一般情況下,可以將模型的精度分為四個等級,分別為:不合格(4級)、勉強(3級)、合格(2級)、好(1級)
二、公路工程施工造價動態控制應用實例
(一)工程概況
以高速公路工程為研究對象,全長為144.901km,主線共設特大橋全長為1432.5m;大橋共有8座,共長2153.874m;其中橋共有7座,共長426.07m;小橋2座,全長42.5m,。該項目使用資金的具體情況見表2[4]。
要想對已經設有的參數進行檢測和估計,可以采用最小二乘法進行操作,具體情況如下。
由于 應用MAT-LAB程序進行計算可以直接得出參數
,其時間的公示可以坐如下表示:
。具體情況實見表2。
(三)預測模型的檢驗
第一,殘差檢驗。對實際值 與預測值 進行檢驗和計算,其中預測值 包括絕兩種,分別為對誤差 和相對誤差 。
第二,后驗差檢驗。對原始數列的均值 及均方差、殘差均值 及均方差、方差比C=
第三,S2/S1、小誤差概率可以直接算出具體的數值,具體數據見表4,從表4中可以直接看出GM(1,1)預測模使符合所設定的標準的。
(四)預測結果分析
在表3的數據中可以分析出,“本月造價”是該月實際完成的數額;“累計造價”是目前截止到月底所完成的工程造價[5]。通過采用有效的方法對“本月造價”和“累計造價”的數值進行預測,在通常情況下使采用殘差的方法進行檢驗,將所計算出的結果直接納入在“誤差”行[6]。這樣一來我們可以直接得出,“累計造價”的準確度高于“本月造價”的準確度,其具體數值分別為8.27%、3.67%。
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論文以工程的實際案例為此次的研究對象,充分證實了模型自身所具有的可靠性。在公路工程項目中,工程造價工作是公路工程發展的關鍵環節,只有采用正確的方法對工程造價工作進行管理,并對GM(1,1)預測模型合理利用才可以提升公路工程的管理水平,并對相關數據進行動態的監測,確保監測的準確度;通過此次模型,專業的管理人員可以根據社會發展中的實際需求對施工造價的發展趨勢進行合理化的預測,并做出準確性的判讀,以此來更好的對施工造價進行控制,推動建筑工程的建設與發展。
(作者單位:中交公路養護工程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