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斯乾
80多年前,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第九次黨代會在古田召開,誕生了建黨建軍綱領性文件《古田會議決議》;古田會議召開85年后,習近平總書記親自主持的全軍政治工作會議在這里召開,被海內外媒體稱為“新古田會議”。
歷史垂青古田,古田不負使命。在兩次古田會議精神的指引下,這里的黨員干部和群眾凝心聚力,開拓創新,摘得了眾多榮譽品牌,創造了一批叫得響的典型經驗,形成革命老區“永葆紅土本色、敢爭一流業績、勇創先鋒品牌”的“古田現象”。
清晨,踏著金色的陽光,古田派出所全所民警來到古田會議會址上黨課,并由此開始了一天繁忙的工作。
這是2017年5月的一天,這個派出所剛剛榮獲國務院授予的“人民滿意派出所”光榮稱號。
在重大節日和重要時間節點,他們都會到這里接受革命傳統教育;新民警到任第一課,也是到古田會議會址、古田會議紀念館接受紅色教育。
古田派出所曾設立全省首個基層派出所黨支部,在全省首創“黨建鑄魂工作室”。時代在變,但是所里一代代民警紅土本色、為民宗旨不變:派出所戶籍窗口被譽為“365天不關門的戶籍室”;女警巡邏服務隊被稱為“游客的活地圖”;集鎮不關家門不關店門卻平安無事的現象普遍存在,被稱作“平安古田現象”……
在古田派出所榮譽室,“全國公安機關愛民模范集體”“全國優秀公安基層單位”“全國工人先鋒號”“全國青年文明號”“全國公安機關執法示范單位”“全國一級公安派出所”等國字號榮譽牌匾掛滿墻。2017年5月7日,國務院授予古田派出所“人民滿意派出所”榮譽稱號,這是福建省唯一獲此殊榮的派出所,也是龍巖市公安基層單位有史以來獲得的最高榮譽。
在同一條街上,“全省優秀法庭”古田法庭大門內,“一個支部就是一個戰斗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先鋒旗幟”兩行標語異常顯目。這個法庭只有2名法官和4名工作人員,服務范圍卻涵蓋古田、步云、蛟洋、白砂、泮境5個鄉鎮。他們把“支部建在庭”上,還創設了“黨小組流動法庭”,最多時一年辦案400多起。多年來無一件被發回重審或重大改判的案件,也從未發生鬧訪、纏訪事件。
“沒有發洋財的觀念”,《古田會議決議》上的這一句話也鐫刻在了蘇家坡村兩委干部的心里。這個曾經是中共閩西特委所在地的小村莊,村兩委干部倡導并遵行著“三公五心”優良作風。“公德、公道、公心”,成為村干部的戒尺。在實施特色畬族村寨建設中,沒有一個村干部“攬私活”,村兩委干部自覺踐行“服務項目,但不參與工程”的莊重承諾,讓蘇家坡村煥然一新。
干部有公心,群眾有信任,社會有正氣。受蘇家坡村的啟發,古田鎮黨委提出“115工作法”,在推進古田新一輪發展中,形成了革命老區風清氣正的社會風氣。
永葆紅土本色,是革命老區古田的響亮回聲。
“全國文明村鎮”“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國家生態鄉鎮”“國家5A級旅游景區”“全國首批特色小鎮”……行走在這個環境優美的小鎮,更加覺得這些榮譽名副其實。而這些榮譽的背后,無不折射出紅土地“敢破敢立”的特質。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古田人沖著當地豐富的石灰石資源,開始興辦水泥廠。福建省第一家農民股份制企業由此誕生。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在這個閩西山坳里,“十里山溝百家廠”一度成為蔚為壯觀的經濟奇跡。1991年,古田鎮成為全國老區首個GDP億元鎮,書寫了改革開放濃墨重彩的一章。
然而,資源開發帶來了環境窘況。是依然享受資源經濟帶來的利益,還是守護綠水青山重新尋找出路?
老區人民選擇了后者。
另辟蹊徑重頭再來,這需要壯士斷腕的巨大決心和勇氣。
上世紀九十年代后期,當地黨委、政府帶領當地干部群眾開展了大規模的“治污”行動。短短幾年時間里,所有水泥廠、輕鈣廠等污染企業治理到位。世紀之交,古田走上了以生態文明為主旋律的發展新路。“十里山溝百家廠”變成了生態長廊。從中國老區第一個億元鎮,到如今被人交口稱贊的生態小鎮,讓人看到了紅色圣地的使命擔當,樹立了“古田榜樣”。
古田集鎮,離紅四軍政治部舊址不遠處,是不起眼的古田森林派出所。2016年3月,該所被公安部命名為一級派出所,這是目前龍巖市森林公安中唯一的一級所,全省也不多。這個所負責古田、步云、蛟洋三個鄉鎮和古田國有林場的森林治安,涉及56個村、455個村民小組,林地面積63.7萬畝。山上采砂挖沙要管,村民捕鳥網鳥要管;森林防火要管,林地糾紛也要管。走田埂、爬山路,露宿野外是常有的事情。為了提高村民的生態意識,他們常常利用村民趕集的機會,不分節假日進行宣傳。
同樣在2016年,古田林業站也獲得了全國標準化林業工作站稱號。這一年9月,十年一次的二類資源調查工作啟動。為了順利完成調查任務,林業站干部在山里的2個月吃了1000多元的饅頭包子。經過2個多月的艱辛付出,這項工作走在全省、全市前列,為省、市、縣制定林業政策、法規,出臺服務林農政策提供了可靠的數據依據。
古田森林覆蓋率達到84%,還先后獲得“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國家級生態文明教育基地等榮譽。優美的生態成為紅色圣地引以為豪的又一名片,見證著生態文明建設的動人篇章。
為把古田紅色品牌“做成精品、不留遺憾”,近年來,古田按照龍巖市委提出的“緊緊抓住全軍政治工作會議在古田召開的契機,力爭把古田建設成為與延安、井岡山齊名的全國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基地”工作目標,開始了新一輪創業。
福建省古田干部教育培訓基地建起來了,龍巖市委黨校順利遷建開班了;教育培訓基地已見成形,鑄魂育人品牌進一步突顯。如今,古田會議品牌成為福建省第一紅色品牌,古田“紅色之旅”成為福建省最具知名度的旅游品牌之一。在2016年揭曉的“我最向往的黨史紀念地”評選中,古田會議舊址成為福建省唯一進入榜單的黨史紀念地。紅色旅游也為群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
立足老區,服務老區,紅色圣地一直在探尋民生發展之路。
再以構建保障體系為例。早在1991年,上杭縣在全國率先推出全縣農房統一保險;2006年9月在全國率先推出農村人口自然災害公眾責任險統保;2008年2月,古田成為龍巖市新農村建設綜合推進試驗區;2009年5月,古田鎮正式啟動全國首個政企合作“三農”保險示范區,在全國鄉鎮中首創了政府引導、公司承保、農民自愿的三農保障機制。這項保險在原有6項涉農保險的基礎上推出小額農村家庭財產保險、農村小額人身意外保險、務工農民小額保險等8項適合農村需求的險種,成為農民真正“用得著、買得起”的新型小額三農保險項目。“三農”保險的“古田試驗”,涵蓋了農村社會民生的關鍵領域和重要環節,為老區農民編織了一張立體保障網,典型做法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國推廣。
眾多為民惠民的創新舉措,匯聚成為民謀利的“古田經驗”。
古田集鎮街道,八方游客云集。2016年,古田被確定為福建省創建省級食品安全示范街之一(另一條是福州三坊七巷)。古田工商所自加壓力,提高標準,提出10個100%的創建目標。在群眾的自覺參與和支持下,在全省率先建立并推廣運用了集食品生產、流通、餐飲各環節監管功能于一體的“食品安全智慧監管平臺”,示范街內所有食品經營戶均上線備案數據。目前,這一經驗作為上杭縣為民辦實事項目,在全縣學校食堂及40家大中型餐飲服務單位推廣。
與時代同行方能立于時代潮頭。每當站在新的歷史節點,革命老區黨員干部總能發揮品牌優勢,以自覺的使命擔當,續寫新的時代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