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亞寧 郝亞鵬
歷史的痕跡給我們這個民族留下來太多的創傷和遺憾,卻沒有給與我們足夠的時間來撫慰傷口。主席曾說過:“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四十年歷歷在目。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我們打開了塵封已久的國門,開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與發展。這一決策是偉大的,是重要的,是關乎整個民族的。從這一刻起,中華民族同心同德,積極進取,開始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四十年,我們整個民族從骨子里迸發出震驚世界的爆發力。祖國騰飛,正向全世界展現我們的大國擔當。回首輝煌的四十年,波瀾壯闊;經歷璀璨的四十年,日新月異。
四十年,從無到有。四十年前,電燈電話電視機都是奢侈品,曾是老一輩人那時的夢想,誰又能想到四十年后,家家戶戶亮堂堂,電視電腦全都有,吃美食曬幸福僅僅用一根手指就能完成;四十年前,石板路、紅磚墻,街道兩旁沿街商鋪大碗茶,小商小販隨處叫賣。四十年后肯德基到麥當勞,中西餐廳隨便吃,城市消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十年前,基層創業,走出國門剛剛興起。如今現代化的城市,現代化的公司拔地而起,進出口貿易大大增加,中國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四十年,從貧窮到富裕。堅持改革開放,確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基本國策,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經過璀璨四十年的改革開放發展,讓中國人民的生活從貧困到實現溫飽到即將邁進全面小康新時代;經歷輝煌的四十年,讓中國實現了由落后封閉的閉關鎖國到開放、富強、文明的歷史巨變。過去四十年的改革開放道路是正確的道路,是讓全中國走向富強,全中國人民走向幸福的道路,我們要在正確的道路上堅持下去,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同時改革開放也要邁開更高更快的步伐。從古時候的絲綢之路開始,到四十年的改革開放,再到如今的“一帶一路”建設,無不證明,開放是發展的硬道理,開放才能富裕。
四十年,從弱小到強大。四十年來的改革開放,帶來了一個不斷發展的中國,不斷進步的中國,強大的中國。不僅僅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同樣強大的國防力量也是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國無防不利,民無防不安。一個強大的國家必然離不開一支強大的軍隊。四十年中,中國軍隊走出國門,開赴維和戰場,為世界和平貢獻自己的力量。四十年中,國防科技領跑世界,五代機翱翔藍天,航空母艦整裝待發。這四十年,人民軍隊高歌猛進。有底氣的自信正如國防部新聞發言人所說:“中國軍隊積極與各方攜手應對全球性安全挑戰,符合合作共贏的時代特征,體現了中國軍隊的大國擔當。歷史表明,中國和中國軍隊的發展壯大,就是世界和平力量的發展壯大。”
經濟發展加快,綜合國力提升。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齊頭并進。民生改善,科研“跟跑”到“領跑”。外交成績斐然,世界范圍話語權影響力大大提高。世界矚目的成績來之不易,源于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先進治國理念和治國智慧。
春風化雨,換了人間。中國在這四十年中翻天覆地的變化時全世界所共同見證的,這種變化是幾代人浴血奮戰,堅持不懈拼出來的。這條四十年的不平凡的路上,留下了無數人的腳步,留下了無數人的青春,甚至生命。實踐證明改革開放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必經之路,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
不拘泥于改革開放的成就,不能固步自封,新時代的長征路并未走完,余下任重而道遠,吾輩仍需發奮強。回望過去,展望贏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