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資》記者汪洋
近日,由中國農藥發展與應用協會牽頭組織的2018綠色農資下鄉助力老區脫貧和扶志育人捐資助學活動在河北省保定市唐縣雹水鄉西雹水村舉行。
開展綠色農資科技下鄉活動,既是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推進質量興農的重要工作內容,也是農資領域誠信建設的具體表現,更是農業系統為民服務的重要舉措。
據中國農藥發展與應用協會秘書長花榮軍介紹,中國農藥發展與應用協會已連續多年開展綠色農資科技下鄉活動,其主要目的就是通過農企對接交流,進一步增強農民的科學施藥意識,營造支農護農和打假扶優的社會氛圍,為農業農村部開展的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行動添磚加瓦,為保障農產品安全、糧食豐收做出新貢獻。本次活動共向當地捐贈價值15萬元的綠色農資產品,主辦方還向雹水鄉西雹水村的62戶貧困戶捐助了米油等生活物資,以表達農藥企業助農解困的一份愛心。
“唐縣是千年古縣、革命老區、山區大縣、生態大縣和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河北省唐縣人民政府副縣長付冬表示,此次綠色農資科技下鄉扶貧活動不僅給唐縣送來了物質支持,更為當地農業發展提供了技術研討、技術提升、交流合作的平臺。
“此次綠色農資捐助行動對農藥企業是一種激勵,要求我們向社會做出承諾,更好地履行企業社會責任。”中國農藥發展與應用協會會長劉永泉表示,當前正值種植生產的關鍵時期,農資進入銷售和使用旺季。借助此次活動,把優質農資產品送下鄉,把先進實用技術送下鄉,指導農民學好技術、用好農資、節本增效,為生產出安全、合格的農產品從源頭上提供了保障。
“綠色農資下鄉活動為企業的優秀產品展示提供了非常珍貴的機會,為農藥企業與農業系統、經銷商、種植大戶、合作社之間搭建了便捷的交流平臺,為農藥信息與行業經驗交流提供了優秀的溝通媒介。”河北威遠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范朝輝表示,此次農資捐助行動,參加企業不僅帶來了國內高效、低毒、低殘留的新產品,同時還帶來了互聯網+農業服務的新手段。
扶貧必先扶志、治窮必先治愚。在“六一”國際兒童節之際,扶志育人捐資助學活動主辦方一行又來到唐縣大洋鄉中長店村小學,與該校300多名老師、同學進行面對面交流。活動主辦方相關代表向大洋鄉中長店村小學的孩子們給予物質上的獎勵,并送出了節日的問候。
“教育扶貧是扶貧攻堅的重要戰場,我們中華民族有尊師重教、耕讀傳家的光榮傳統。現代社會更是看重人的素質提高與全面發展。兒童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的未來,兒童時期的成長對個人的成長至關重要。”劉永泉表示,只有在成長之初樹立了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汲取了各種寶貴的知識營養,塑造了全面發展的能力素養,才能在成年后融入主流社會并成為國家和社會的棟梁之才。
據了解,根據唐縣實際情況和孩子們的具體需求,也結合中央精神和農業農村部、民政部關于社會組織參與扶貧攻堅的整體部署,中國農藥發展與應用協會此次采購了價值5萬多元的教材和學習工具,為大洋鄉中長店村小學的同學們送去了祝福。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對這些在貧困地區長大的孩子們來說,因為教育資源相對落后,獲得一個與同齡兒童并肩起跑的機會本就要比城里的孩子更難。但對于他們中的大多數人而言,讀書依舊是他們走出農村、走向成功最重要的出路。

參加活動的相關農資企業負責人向當地村民介紹綠色農資的科學使用方法。

中國農藥發展與應用協會會長劉永泉(右)向中長店村小學校方代表捐助物品。
唐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楊軍華說:“精準扶貧不是簡單的發福利,是在育人上下功夫,要幫助困難家庭的學生走上自立自強、成長成才的道路,讓他們學會心懷感恩、飲水思源,將愛心傳承下去。”楊軍華表示,感謝社會各界人士對于唐縣教育事業的愛心之舉,希望同學們能夠銘記政府和愛心企業給予的關愛,并把這種感激之情化作當地村民擺脫貧困、建立美好家園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