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杜海川 ●奧多
大促收官的京東創造出18天訂單累計1592億元的“6·18”成績,還迎來科技巨頭谷歌的5.5億美元投資。近來,科技巨頭紛紛把觸角伸向電商,特別是在東亞和東南亞地區,香港《南華早報》19日稱,科技公司認為,東南亞等地區電子商務的市場潛力巨大。
路透社稱,京東和谷歌合作或將有助于京東將觸角從中國和東南亞大本營延伸出去,并在美國和歐洲市場建立影響力。同時,也是谷歌擴大在亞洲市場的布局以及應對亞馬遜等競爭對手的一種舉措。“德國之聲”稱,亞洲地區是互聯網巨頭的兵家必爭之地。一方面,這一地區有著快速成長的中產群體,另一方面在零售、金融和其它領域的基礎設施都相當缺乏。
谷歌表示,亞太地區是全球規模最大,增長最快的電子商務市場之一,到2025年,僅東南亞地區在線消費就可達810億美元。谷歌此前入股印尼訂車服務公司Go-Jek。有消息稱,谷歌可能也將投資印度初創電商公司Flipkart。
另一科技巨頭亞馬遜也早早在南亞、東南亞布局。2015年,亞馬遜表示計劃對印度市場投資20億美元。去年7月,亞馬遜Prime會員服務落戶新加坡,搶占新加坡市場,與中國的阿里巴巴正面交鋒。2018年3月,亞馬遜計劃和越南電商協會合作,將電商業務帶入越南。
中國科技公司也在這些地區布局已久。2016年,阿里巴巴集團投資10億美元控股總部位于新加坡的電商公司Laza?da。Lazada已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及越南展開業務。2017年阿里又投資10億美元增持Lazada股權至83%,今年3月,阿里再增資20億美元。
作為阿里的主要競爭者,騰訊投資的新加坡電商及游戲公司Sea去年十月在紐交所上市,Sea旗下的蝦皮購物覆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菲律賓、越南等市場。2017年11月11日至12月12日期間,單月銷售額達2.5億美元。▲
環球時報2018-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