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在剛結束不久的“漢光”軍演中備受批評,但臺軍仍宣布,將于7月上旬在綠島與蘭嶼之間的海域進行大規模實彈射擊演習,“對模擬大陸大型艦艇的靶船進行精準打擊”。
新加坡《聯合早報》19日稱,根據臺“海軍司令部”發布的“公告”,臺海軍將于6月29日、7月4日、5日、6日、10日、11日、12日,在七星巖外海、蘭嶼、綠島一帶大范圍海域,實施實彈射擊。演習內容為使用反艦導彈攻擊水面靶船,同時將演習地區劃分為警戒一區、警戒二區和安全管制空域區。報道稱,尤其讓島內關注的是,這次演習將出動“沱江”級巡邏艦,首次進行“雄風-2”“雄風-3”反艦導彈的實彈射擊。
臺灣《聯合報》宣稱,“雄風-2”屬于亞音速反艦導彈,最大射程達250公里,“雄風-3”則是超音速反艦導彈,最大射程可超過400公里。將這兩種速度不同的導彈混合配搭運用,“能對敵方船艦造成混亂”。另一方面,備受臺軍期待的“沱江”級巡邏艦比大部分臺軍現役3000噸級護衛艦裝備有更強的武器,配備76毫米主炮及“密集陣”近防系統,以及“毒刺”肩扛式防空導彈,“能提供有效的防空戰力”。
臺海軍官員透露,剛結束的“漢光34號”演習中,主要出動“天弓”“愛國者”系列防空導彈演練實彈攔截,以“防空”為主要任務;而6月底到7月中旬的實彈射擊,則是“精準武器實彈射擊”操演,以水面“反艦”任務為主,規劃由各級軍艦、岸基機動反艦導彈,“對模擬大陸大型艦艇的靶船進行精準打擊”。
此外,為克制解放軍主力艦艇,臺海軍還拿出了微型導彈艇的“狼群”戰術。《聯合報》稱,臺軍計劃研發微型導彈突擊艇,未來該艦將配備兩枚“雄風-2”反艦導彈與若干“毒刺”肩扛防空導彈。它平時隱身漁港,“可躲避共軍偵追”;戰時則在2-3名士官的帶領下開船出海,受命執行攻擊任務。報道稱,該艇的相關研制工作將納入明年預算。▲
(魏云峰)
環球時報2018-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