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錦萍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類的進步,美術的教育教學已經不再是簡單的老師示范,學生練習的傳統教學方法,因為在這種枯燥的課堂氛圍下,學生對美的感知能力并不會得到提升,相反,學生會對所有美的事物都失去興趣,難以提高學習積極性,這對學生美育的發展有很大影響。因此,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教師要創新美術教育活動,在堅持素質教育的教學理念下,探索美術教學新模式,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調動學生對美術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多接觸美的事物,培養審美意識和美術思維能力,形成良好的審美情趣,提高美術素養,從而構建美術高效課堂。
關鍵詞:美術;中國畫;高效教學;課堂構建
近年來,美術教學越來越重視將美術學習與生活實踐相結合,讓學生從實際行動中更好地理解“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道理,并把知識與技能高度融合,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下,解放天性,激發潛能,促使教師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以此構建高效課堂。所以,在美術教材中,源于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極大重視,課本編入了對中國畫的學習,如在《學畫中國畫》中,就是將中華文化滲透在美術活動中,因為美術是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學生在高效課堂學習過程中,既掌握了繪畫技法,又促進了對傳統文化的理解與熱愛,繼而增加美感體驗。因此,本文從第三單元中選取《寫意花卉》一課為例,通過對整體教學模式的分析,探討在中國寫意畫的熏陶下,如何構建高效的美術課堂。
一、自主預習
自主預習是學生正式上課前的必要準備,在上課前進行一定程度的預習,對學生課上知識的掌握情況有很大幫助。學生在預習后,知道上課時會用到哪些工具,就會有充足的時間去準備,學生提前備好課上所需材料,才能保障課堂教學的有序進行;同時,自主學習使學生對將要學習的知識有一定了解,分出難易,對于簡單容易掌握的知識自主學習,而重難點則需要在課上聽老師解答。這樣,學生在上課時就會有針對性的學習,合理利用課上時間,重點聆聽自己不懂的地方,從而達到高效學習。
對于《寫意花卉》課,學生可通過課本教材上的內容進行拓展預習,去翻閱一些關于中國寫意花鳥畫的書籍或者網上查閱相關資料,抑或是觀看藝術家創作寫意花卉的視頻等方式進行自主預習,提前準備好筆墨、宣紙、毛氈等必備工具。學生在預習的同時也可動手嘗試,了解工具的特性,如毛筆根據筆鋒長短、筆毛軟硬和畫面用途有狼毫筆、勾線筆、大小白云等之分,不同的毛筆畫出來的效果各具特色;而墨分焦、濃、重、淡、清,筆和墨的配合使用,會增強畫面效果;宣紙在使用上也很有講究,熟宣紙可多次上色,有助于工筆畫中的細節處理,而生宣紙吸墨性強,用于豪放的寫意畫中;在毛氈上作畫,既可脫水保墨,又可保持手感的舒適。學生在自主預習中了解基本的工具用途,一些較難的繪畫技法則在課上通過教師示范講解進行學習掌握,這樣可提高課堂效率和質量。
二、巧妙導入
課堂導入也是一門藝術,它在美術教學中占據重要位置,好的導入不僅會提高教學質量,學生也會有興趣學下去。而且,在小學美術教學中,課堂導入不計其數,有兒歌導入、游戲導入、情景導入、故事導入等多種形式,教師要根據學生所處的年齡特點和美術教材合理運用課堂導入方式,激發學生對美術學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發散思維,讓學生在新穎有趣的課堂氛圍中,高效學習,不斷提高美術素養。
在《寫意花卉》課上,教師要抓住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并結合中國寫意畫的教材內容,進行巧妙的導入,讓學生對寫意花卉產生濃厚的興趣。如在上課前讓學生觀看《牧笛》,一部具有中國特色的水墨動畫片,背景采用江南景色,有山有水,有花有人,畫面優美,意境深遠,可愉悅學生心情,讓他們在動畫片中感受寫意花卉的魅力;還可以通過語文課上所學的古詩,找到贊美花卉的相關詩句,并展示與之相關的寫意花卉圖,讓學生明白以詩入畫的審美理念。如“筆端造化出天巧,寫出江南雪壓枝。誰道春歸無覓處,橫斜全似越溪時”與揚無咎的《雪梅圖》相得益彰,還有王冕的《墨梅圖》和題詩“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相映成輝,通過詩畫對比,可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使學生在興趣的驅使下進行深入學習。
三、組織多種教學活動
與傳統的美術教學相比,學生還是更傾向于能夠參與進來的課堂教學,他們不喜歡過于沉悶的課堂氛圍,更希望在比較開放的狀態下去學習。因此,教師就要不斷創新美術教學模式,結合中國寫意畫的特色,組織更加適合學生高效學習的教學活動,如做游戲、表演情景劇、實際動手創作、小組討論合作等多種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到美術學習活動中來,在濃郁的美術氛圍中,提升審美能力,保證學生美術學習的高效性。
在教學《寫意花卉》時,教師先做示范講解,然后學生進行臨摹,以掌握寫意花卉的技法,如教師先簡單指導學生如何選擇毛筆和宣紙。對于毛筆的選擇上要看將筆用水泡開后,筆尖是否如初,而生宣紙要看積墨的深入程度,且墨暈開呈圓形,邊緣整齊的就是好生宣。之后,以元代王冕的《梅花圖》為參考,著重講解寫意畫的簡練、奔放和注重意境的作畫特點,以及用筆的節奏感,剛、柔、轉、折,還有墨色的干、濕、濃、淡的對比運用,并學習古人疏密得當、層次分明的繪畫技法和注重“你若盛開,清風自來”的意境描繪的獨特魅力。學生在課堂上邊聽邊練,再有針對性地臨摹一幅寫意花卉圖,不僅鞏固了所學的美術理論知識,還提高了學習效率。除此之外,學生也可以選擇一首與花卉相關的古詩,根據詩意進行創作,體驗以詩入畫的美學理念。教師還可根據學生對寫意花卉的掌握情況,組織學生你一筆、我一筆,在一張紙上共同創作一幅寫意花卉圖,同時引導學生都積極參與進來,啟發他們的創作欲望,提高動手實踐能力。
四、開展拓展活動
有效的課外拓展,會對學生在課堂上掌握的知識進行必要的補充,使學生開闊視野,拓寬知識面,有助于更好地深入學習美術專業理論知識。但多數的拓展活動都是在教學大綱之外,沒有具體的規定,這就需要教師結合學生發展需要,開展適當的寓教于樂活動,著重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高尚品質,關注個性發展,豐富課余時間,讓學生與社會緊密聯系,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由于寫意花卉屬于寫意花鳥畫中的一種,教師應根據學生實際的知識掌握情況,進行適當的拓展,引導學生向更加深入的美術專業理論知識去學習。因此,我會簡單介紹寫意花鳥畫發展史,花鳥畫從新石器時代就有跡可尋,但寫意花鳥畫是以五代徐渭的落墨筆法為肇始,到宋代文人畫中的墨梅墨竹為高峰,再到元代趙孟頫、倪瓚等人以清淡的水墨寫意為特色,而明清則是寫意畫的繁榮發展時期,青藤白陽以及清初四僧等將寫意畫的瀟灑、豪放表現得淋漓盡致。學生通過有效的課外知識拓展,更加掌握寫意畫的筆墨特點,從而幫助學生提高寫意繪畫的專業知識。除了在理論上進行拓展,教師也可帶學生到戶外寫生,將他們的所見所聞結合課上所講的理論知識進行實踐,達到理論與實踐的高度融合,不斷增長繪畫技能,激發想象力,提高動手能力。
五、多元課堂評價
新時代的美術課堂教學不僅僅在教學方法上有所改進,而且適當地運用課堂評價能幫助學生認清自己的學習水平,查漏補缺,找到自己的弱點,從而進行有目的、有針對性的學習;對教師來說,也可以實時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關注到每個學生,并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區別對待,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所以,在新課標要求下,課堂評價并非只有學生自評、互評,還有教師評價,包括口頭評價、體態評價等,形式多樣,主體多元,有利于學生形成清晰的自我認知。
在《寫意花卉》課上,教師可以通過眼神示意,面帶微笑,和一些肢體動作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大膽創作、在學生臨摹、創作過程中,教師給予啟發性的評價,如對水平較高的學生可說“你的美感很好,如果再細致一些就更加完美了”,而面對水平較低的學生則要說“你的進步很大,課下多加練習,一定會有質的飛躍”等不同評價話語,會增強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自信心。接著,教師完成教學任務后,可讓學生自己評價一下對本節課知識的掌握情況,學生之間也可以通過小組共同創作的過程作為參考進行互評,最后,教師進行總結性評價。而且,這種多元化的課堂評價方式能夠讓學生多方面感知自己,從而在心中樹立最清晰的認知,找到需要努力的方向,高效學習。
六、師生共同反思
在整個美術教學活動完成后,師生要共同反思,找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不斷改進教學模式,研發既受學生喜愛,又能促進學生高效學習的教學活動。可見,課后反思不僅能幫助教師探索更適合教材的美術教學方法,促進小學美術教學的發展,還可以讓學生迅速找到課上遺留問題,彌補學習上的不足,提升美學素養。
在完成《寫意花卉》課程的教學任務后,師生進行反思,找出美術教學中的不足之處,并不斷改進和創新。如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勇于突破課堂的局限,可帶學生到博物館、美術館等文化場所進行考察研究,讓學生面對真實的繪畫作品進行臨摹,近距離地接觸藝術,感受藝術的美;也可將以寫意畫見長的藝術家請到課堂中來,為學生答疑解惑,更好地詮釋美學理念;同時還要密切關注教材的實時更新,不斷改進美術教學模式,堅持與時俱進,為美術高效課堂的構建提供保障。
綜上所述,從教材《寫意花卉》這一課的美術教學案例來看,學生通過課前的預習,做好學習準備;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運用合理的教學方法,組織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將中國傳統文化引入學生的美術學習之中,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并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學生對中國寫意花卉有更為深刻的認知,同時,還要注意多元化課堂評價對學生的引導作用,以及師生共同反思,不斷改進教學模式,探索更為適當的教學形式,促進高效美術課堂教學的構建。所以,為了讓學生在美術課堂上能夠高效學習,教師應結合課本教材創新美術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最大限度的豐富其想象力,激發創作活力,幫助學生樹立美術學習信心,而且適當進行拓展,加強學生對美術的理解深度,并不斷進行反思,提高教學質量,構建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梁仲楣.小學美術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研究——以“創意水墨繪羊城”課程為例[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7.
[2]梁仲楣.廣州特色文化融入小學創意水墨畫校本課程的實驗性研究策略——以小學嶺南版美術教材為例[J].美術教育研究,2017.
[3]劉艷麗.淺談小學美術高效課堂的構建[J].吉林教育,2016.
作者單位:
深圳市寶安區寶城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