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走進石月亮鄉的村村寨寨,只要問起“你們的書記怎么樣?”石月亮鄉的干部和群眾們都會翹起大拇指告訴你“然門然書記啊科打瑪”(意為“我們的女書記是個工作實干、為人耿直、熱心辦事的好書記”)。那么,這位作為群眾心里的“啊科打”,同事眼中的“女漢子”的女書記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呢?
一到石月亮鄉政府,就看到了余莉忙碌的身影,此時的她正在和同事們商量部署著相關工作。像這樣每天忙碌的工作在石月亮鄉已成常態,周圍的同事們都在認真工作著,大家都對書記忙碌的身影習以為常。今年已是她到石月亮鄉工作的第四個年頭,一千多個日日夜夜的工作和生活,也在潛移默化地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我到我們鄉一年多的時間來,我們的余書記工作上嚴肅認真,生活也比較嚴謹。對我們的生活很關心,在工作上,對我們的要求也是一絲不茍。”余莉的同事趙梓輝如是評價她。
翻開余莉的學習筆記本,上面記滿了自己的學習心得、學習感悟、自身的問題、工作中的不足以及工作的規劃和想法。在每個黨員活動日,黨委理論中心組學習會、干部職工學習日等,她都親自撰寫發言材料,把自己的感悟分享給大家,始終堅持抓黨委理論學習,不僅要求自己進步,也要班子成員和干部職工共同提高,以上率下,營造了整個石月亮鄉濃厚的學習氛圍。
“我認為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學是基礎,關鍵在做,更應該學加做,我作為基層的黨委書記,自己首先要履職盡責,抓好黨建工作。”余莉說。
石月亮鄉是全縣貧困鄉,資源和條件較差,全鄉總人口1.23萬人,有9個村,35個黨支部,黨員582名,其中農村黨員461名。由于歷史的原因,當前農村工作的開展難度較大,問題較多。如何通過“兩學一做”改變干部思想作風,不斷提高基層工作水平,打贏脫貧攻堅戰,成為了她必須直接面對的任務和挑戰。
“通過兩學一做,我們重新審視了發展的定位是否準確,發展的思路是否困難等問題,今年我們將采取集中安置和安居房建設等方式,來解決2000多人住房困難等問題,另外,在產業方面,重點發展草果、茶葉和中藥材,解決我們群眾增收難的問題。”余莉說。
為完成好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面對剛開始群眾不理解甚至很抵觸的情況,余莉一次又一次的深入到群眾家中,了解群眾的顧慮、宣傳政策、解答群眾的疑慮,走訪老黨員、看望困難群眾,帶領工作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深入農戶家、深入村民小組開展工作等,有時遇到偏執的群眾,她也會耐心、細致地說服、教育,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去做好工作,有時一忙就要忙到半夜,常常要摸黑回家,但她毫無怨言,始終盡心盡力、日復一日的做著自己的工作。
“我覺得她就是俗話所說的女漢子,把所有的責任和困難都扛在自己的肩上。進村入戶的時候,都會親自進到老百姓家中,聽取老百姓的疾苦,真正做到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同事九生才說。
在余莉的帶領下,石月亮鄉脫貧攻堅工作穩步扎實推進,2016年,全鄉減少貧困人口172戶634人,貧困發生率降至29%,同時通過了中央、省、州、縣各級脫貧攻堅考核督查組的各類檢查,鄉黨委政府被福貢縣委政府授予2016年度脫貧攻堅先進集體榮譽稱號,脫貧攻堅首戰告捷。由于在脫貧攻堅工作上表現突出,余莉被授予2018年度“云南省五一勞動獎章”。
我們相信,在這樣一位“啊科打”“女漢子”書記的帶領下,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石月亮鄉一定會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石月亮鄉人民群眾一定會過上幸福、美好的小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