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山,李榮且
(中交一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廣西 南寧 530000)
將EPC模式運用于現代公路工程建設中,可以充分發揮其在資源要素配置中的作用,可以切實保障我國公路工程實現全過程性管理,便于我國公路項目規劃及施工的優質組織實施,并且可提供穩定的基礎支撐條件。對此,文章主要以欽州馬萊大道市政道路工程EPC總承包業務模式為核心展開探討。
我國公路工程項目的傳統承包模式通常分為三步:設計、招投標、建設施工,通過這個模式的運行,則項目的設計以及施工等環節均是由不同的施工企業承包的,工作幾乎都是依次進行,這種傳統模式通常適用于簡單的建筑工程,未涉及到復雜的機械設備。這也是全球認可的,長期被運用到各類建設項目中,因而其管理運行比較成熟,道路建設各方面對于此模式涉及到的有關程序也比較熟悉。
EPC總承包業務模式主要是將市政道路工程項目的設計、施工、試運行等環節全部發包出去,并且只由一家有一定資質的公司進行總承包。對于總承包的公司而言,其需要對市政道路工程項目的全過程負責,協調統籌設計、采購、施工等建設環節之間的關系。此外,還要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將道路建設各環節進行深度交叉合作,以保證順利完成預計的施工進度,甚至縮短工期,有效節約項目的資金投入,并保證項目質量,確保良好協調工程建設各環節之間的關系,能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將傳統承包模式以及EPC總承包業務模式進行詳細的對比,可得到兩種承包模式的對比分析表,詳見表1。

表1 傳統承包模式與EPC總承包業務模式的對比分析表
從EPC總承包業務模式與傳統模式的對比中,可以看出EPC總承包業務模式擁有著較大的優勢??偝邪梢蕴崆斑M場,能夠有更充分的時間了解掌握道路工程相關的信息,并且可以切實了解到市政道路工程的實際需求,并綜合考慮其特點進行科學合理的投標方案制定,能夠盡可能地降低風險,并且還為后續的工程建設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其優勢主要有:(1)進行總承包項目管理的時候,相關單位只需要進行工期、資金、安全等的宏觀把控,相較傳統模式,省略了大量的審批環節,極大地提升了效率,也使得資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真正實現了項目管理的創新,也帶來了更大的經濟效益;(2)在總承包模式中,責任體系更加完善,傳統模式中出現的各建設環節相互推脫、扯皮的問題幾乎不會出現,這就極大地增加了設計、采購、施工等環節之間的流暢性,可以更充分地利用已有的資源,并進一步縮短工期;(3)相關單位不需要再單獨為市政道路項目配備專門的項目管理團隊,有效節約人力資源。
EPC總承包模式管理相較于其他模式管理有一個主要優勢,就是能夠良好地協調設計、采購、施工之間的關系。在市政道路工程項目中,設計、采購、施工三環節聯系緊密,并且相互制約,每一環節操作都會影響到市政道路項目是否能夠順利開展,并且對接下來的工作有著一定的影響作用,因而選用設計先行的策略。
2.1.1 充分發揮設計的引導作用
當市政道路項目在征集設計方案的時候,通常中標的方案都不是最優方案,還可能存在一些缺陷。因此在方案設計的選擇上,應當組織相關專家團隊對方案的科學性、合理性進行評估,并嚴格審核市政道路項目的總投資、工期、施工技術等。設計階段的工作會直接影響到后期道路建設的質量、成本的控制以及進度的開展等,甚至直接影響到道路工程的成敗。后期采購環節的計劃、機械設備購買和安裝,以及施工環節的方案制定、施工指導、竣工驗收等都是以前期的設計方案為依據。因此EPC總承包模式管理單位應該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盡可能做好設計環節的工作,便于后續采購及施工的順利開展。
2.1.2 整合資源實現各環節深度交叉
EPC總承包模式的重要觀念在于充分有效利用承包單位的資源,將企業之間的外部協調變為企業內部溝通,從而完成設計、采購、施工環節之間的深度交叉,能夠更好地發揮三者特點,并可以進行互補,避免出現工作盲區,而且管理層次更加明確,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此外,在制定設計方案時將施工人員的建議納入考慮范圍,積極引進優良的工藝、技術等,能為后期施工提供便利,有助于縮短工期,有效降低變更概率,可以有效提升效率,擴大經濟效益。
2.1.3 優化設計
在EPC總承包模式管理下,設計費用通常小于總投入的5%,而其中的大部分則用于設計所決定的工程量建設,約占總投入的60%~70%,故優化設計對于道路工程項目的成本控制是有著重要意義的。總承包單位往往為了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會強化設計方案優化,這同樣也有利于業主方的利益。馬萊大道通過設計優化節約成本上千萬元,這充分體現了EPC總承包模式管理下的優化設計的優勢所在。
在市政道路項目的建設中,其采購環節中成本最高的通常是設備的購買,約占采購成本的60%。要有效控制采購成本,必須優化采購方案,提升效率。當前部分國內EPC總承包單位還不具備完善的采購體系,此環節的工作涉及到多個部門協調,需要部門間做好良好的溝通。公開采購應當提前和相應的交易方進行溝通,協商時間,并盡量爭取更多的優惠。在企業采購中不斷完善采購制度,并創建相應的供應商數據庫,便于提升今后采購的效率。采取EPC總承包模式,可以從采購涉及的各部分抽取一定的人員組建專門的項目采購小組,明確分工,有效減少采購時間,并保證高質量高效率,還能有效控制成本。
近年來,EPC總承包模式發展迅速,其主要原因在于業主往往沒有相應的項目管理能力,不具備專業技術以及降低風險的能力,選擇這種模式后,所有的風險都由EPC總承包企業承擔,也就使得承包企業必須充分利用自身資源去控制道路工程項目中存在的各種風險。在風險管控中,合同管理起著關鍵的作用:(1)對分包標段的劃分要合理科學,在合同內要清晰地明確其責任范圍,簽署完畢后對相關單位組織合同交底工作,若存在定義不清楚,界面模糊的地方,需要進一步約談,可作為合同的補充協議。(2)合同內必須結合具體情況,考慮到材料、人工價格等變化的應對措施,以及出現變更的計價程序,嚴禁為了中標而忽視價格風險的存在。(3)合同中應明確限制相關設備、材料的價格,不能任由業主要求,造成總承包企業的利益損失。(4)在投標前,總承包企業要充分做好調研工作,其中包括經濟情況、價格、法律法規以及自然狀況等,盡可能保證風險評估的準確性。(5)完善索賠管理措施。總承包企業需要對工程項目索賠有清晰的認識,其最正確的定位應該是保證利潤的實現。在項目前期,就應當建立相應的索賠小組,專門負責涉及到索賠的各項事宜。索賠同樣也涉及到多個部門,需要良好協調,而且相關部門應該參與相應的索賠培訓或交流,能夠有助于索賠工作的順利進行。
在道路工程項目管理中,涉及到多個領域的內容,采用EPC總承包模式管理,就需要復合型人才,不但要專業素質過硬,還要具備一定的相關法律、管理、經濟等的知識。其中項目經理管理著整個團隊,是團隊的核心人物,其綜合素質直接影響著項目的成敗,因此當前對于項目經理的要求是相當嚴格的,不但需要是全方面的人才,還需要充分了解每位員工的優勢進行合理分工,并制定出相應的工作程序及考核體系。
采取EPC總承包模式進行市政道路工程的管理工作,能夠更好地保證我國現代市政道路項目的設計優化以及施工建設的質量。通過EPC總承包模式管理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資源,實現高效率采購、高質量施工,并有效縮短工期等,有著良好的應用前景。
[1]蘇 鑒.EPC總承包模式下的工程項目管理問題分析[J].科技與創新,2016(6):87-88.
[2]陳偲勤.以項目管理公司為主體的EPC總承包模式設計管理策略分析[J].中國市場,2014(44):35-36.
[3]毛洪浪.EPC總承包模式下業主的項目管理與承包商風險分析[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4(8):449-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