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昕
不能不承認,我們是虛榮的。
在網絡社交中,盡管彼此不曾謀面,相互沒有手與手的觸碰、眼神與眼神的交流,但我明白,我很在乎你。我投放到網絡平臺上的任何動態,都迫切希望引起你的反應和關注,得到你的叫好與點贊。雖然現實的我與網絡上的我存有差距,但我敢肯定,我是把我盡可能好的東西放在你的面前。
“大可不必把朋友圈的點贊當回事。”朋友聊起一件事說。前不久,他將他寫的一篇散文通過公號推送到朋友圈,很快就獲得數十個點贊,大多都是熟悉的名字。但滑稽的是,公號所顯示的點擊數僅只有寥寥的個位數。朋友一臉的苦澀,“鏈接都沒點開,文章都沒看,就直接點贊,這是個啥子意思嘛?”
一般來說,人是耐不住無聊的。樂于社交,喜歡在人群中晃動,一是排遣寂寞,二是找找存在感。所以,德國哲人叔本華認為,在此格局下,要一個人去贊美他人其實是件困難的事,即便贊美了,也常常是言不由衷,被迫的、不情愿的。只有真心喜愛一個人的時候,贊美才是自愿的,發自肺腑的。
因此,不必被網絡社交中的鮮花或是雪花所左右。據《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10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0.6%的受訪者在意他人對自己網絡社交動態的反應,55.8%的受訪者發完動態后會反復刷新查看是否有點贊或評論。62.9%的受訪者認為,過度在意網絡社交平臺上他人的反應會給自己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負擔。一位大四在讀的受訪者說:“與其沉浸在自己營造的虛假滿足中,倒不如積極面對生活,多在現實生活中交幾個朋友。”
為求得喝彩,曬一些不切實際的光鮮,那就更無必要了。平實與樸素才是日子的本真,沒那么多的鮮艷與光環。那位把人視為“社會的動物”的古羅馬哲學家塞尼加說:“如果我們不把自己的命運跟其他更為快樂的人相比,避免自尋煩惱,我們將會對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感到高興。”
盡可以更寧靜些更本真些,只要是真實的、有內蘊的,不矯情、不虛飾,當會贏得贊美與喜愛。
“看在上帝的面上,請閉上嘴,讓我愛你。”這是英國詩人約翰·鄧恩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