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要技術經濟指標
1.1 研制出系列新產品,提高了橡膠產量,延長膠樹經濟壽命。依據橡膠樹營養生理和產排膠特點,開展了鉬、鋅、硼等微量元素和賴氨酸等有機養分的作用機理和效果研究,研制出橡膠樹新型增產素。產品應用平均提高產量5 %以上,割膠用工減少30 %以上,死皮發病率相對降低2/3,耗皮量減少20 %~40 %,膠樹經濟壽命延長1/4~1/3(8~10年)。
1.2 自主設計了生產工藝,解決了生產關鍵問題。針對產品pH值、營養元素含量和粘稠度及加工過程的溫度等關鍵技術指標,綜合運用pH值在線檢測、機械攪拌、恒溫加熱、聚乙烯醇先吸脹再溶解、冷卻機組快速冷卻等方法,自主設計出橡膠樹營養增產素生產工藝,解決了生產過程中攪拌不均勻、容易燒焦、聚乙烯醇難溶解和冷卻速度慢等關鍵問題。
1.3 自主研發了生產線,實現產品產業化生產。根據生產工藝流程和生產關鍵參數,對主要設備進行自主選型、定制、組配,研發了一條日產6 t,年產2 000 t的生產線。其生產效率是人工配制的5倍;能耗低,燃料成本降低2/3;環保,廢氣和廢液排放少;產品均勻度和穩定性好。
1.4 制定了《橡膠樹割面營養增產素》企業生產標準,通過了產品的肥料登記,注冊了“橡豐”牌產品商標。
1.5 授權了1項發明專利和 1項實用新型專利。
1.6 研究成果獲得2項科技進步獎,1項中國專利優秀獎,系列產品獲得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優秀產品獎。
1.7 研究成果經中國農學會組織專家評價認為整體處于國際先進水平,其中產品配方與生產工藝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2 應用情況及經濟社會效益
2.1 應用情況及經濟效益
目前生產線年產產品約700 t,直接年新增產值約700萬元,每噸產品利稅0.3萬元,三年累計新增利稅630萬元。產品已在海南農墾及廣東農墾和海南儋州、白沙、瓊中等市縣部分民營膠園使用(分別占全國和海南可使用面積的12 %和20 %)。三年多累計應用面積達18.2萬hm2,平均提高橡膠產量5.0 %,共增產干膠1.22萬t,新增利潤2.25億元。
2.2 社會效益
本成果促進了橡膠樹營養增產素生產的標準化和產業化;通過產品的應用,提高橡膠產量,促進膠農增收,同時降低耗皮量20~40 %,減少割膠用工30 %以上,延長膠樹經濟壽命8~10年,降低勞動成本,提高國產膠的市場競爭力。
(摘自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橡膠研究所網,2017-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