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素梅
摘 要:本文通過文獻研究、實地考察、系統分析等充分了解到,農村學校體育場地問題不僅是學校體育發展中的一個至今未被徹底解決的突出問題,更是能否保質保量地實施每天一小時體育鍛煉、能否真正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最根本問題。加快扶持農村學校體育場地建設已成為當務之急,也是達到體育教育公平、全面實現教育現代化的補短板工程。
關鍵詞:扶持;農村學校體育場地;學生體育活動;健康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410(2018)04-0050-03
體育場地是開展好農村學校體育工作的基礎條件,也是學生能否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關鍵因素。調研國家級貧困縣、全國百強縣和一般區縣的農村學校發現,不僅體育場地數量、種類參差不齊,而且,場地質量差別顯著。但普遍存在“差多好少”“舊多新少”“用多管少”等基本問題,體育場地問題是由多種因素長期綜合影響的結果。在國家要在2020年實現全面脫貧計劃的前提下,理清農村學校體育場地層次分明的現實問題,滿足廣大青少年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增強體質、增進健康的發展需求,加快精準扶持農村學校場地的建設力度,十分必要與迫切。
一、農村學校體育場地存在的主要現實問題
提及農村學校體育場地,很多人的心目中存留的印象或許是“條件差”,但都差嗎?差的能差到什么程度?在國家十分重視學校體育發展建設的新時代,當前農村學校體育場地存在的主要現實問題有哪些亟待解決呢?
1.“場地小”問題在農村學校依然存在
場地的大小決定著學校體育活動開展的內容、形式選擇,關切到體育活動的質量與效果。盡管農村地區總體上不缺土地,但就農村學校而言,體育場地面積不足的問題像部分城市學校一樣長期存在。“場地小”盡管不是農村學校最突出的問題,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孩子們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和鍛煉效果。例如,有的農村學校也存在上課劃片現象,每個老師都是在一個很小的限定區域內完成一節課教學,學生既跑不開,也不能確保都能在某專項體育場地上參與有針對性的活動。如對于僅有一個籃球場的學校,一旦遇到兩個班級同時上籃球課,勢必會造成其中一個班用不了籃球場,哪怕是投籃技術的教學也是如此。還有就是,小場地對于農村學校全體學生參與大課間而言,在同一個時間段同時參與大課間活動幾乎不可能,所以,有些學校分上下午輪流參與大課間體育活動,還有的不具備上下午分開安排大課間條件的學校,具體做法是今天一半班級,明天另一半班級輪流交替參與。還有甚者,低年級尤其是一年級學生不讓出來做操,而是由班主任組織做作業,究其原因,有的學校認為一年級小朋友不會做操或做不整齊,還有的認為低年級學生出來活動不安全等。小場地對學生體育活動的不利影響不容忽視。
2.“場地差”問題是農村學校普遍現象
農村學校的體育場地從總體上來看,多數是需要改善的,甚至有的無法開展正常的教學工作。場地差主要表現在質量上,有的是土質場地,遇到風沙天氣,不運動都已經是塵土飛揚;有的在上體育課時學生稍微一跑動就滿臉灰塵,根本無法走進操場參與任何體育活動。這樣的場地遇到陰雨天氣時,地面泥濘且濕滑,學生稍不留神就會滑倒摔傷,增進健康從何談起?有的場地差是表現在被全部硬化為水泥地,奔跑時間長了很容易造成慢性損傷,在水泥場地上運動不小心摔倒,還會造成擦傷甚至出現骨折等更嚴重的傷害事故。如一所小學在水泥地上組織學生做“跳背”練習時,練習中被跳的學生腿一軟沒有撐住,摔倒在地,當時門牙磕掉兩顆,體育教師后來受到家長的追責并不得不做了上萬元的賠付。還有個別學校的場地滿操場鋪的是沙子和石子,問起原因,校長一臉無奈地說,原來完全是土場地,因為天陰下雨無法正常開展體育活動,所以后來只好就鋪成了這樣,起碼雨后孩子們還可以繼續鍛煉。一次調研機會,筆者走進一所鋪設沙石場地的學校,學生在沙石相融的場地上足球課,筆者清晰地看到,學生用力踢球的瞬間沙石被順勢帶起,幾乎就要飛濺到別的同學的臉上,危險可想而知。還有些差場地遠看或許看不出什么破綻,但一旦走近就很容易發現場地是凸凹不平的,尤其田徑場中間的那塊足球場地面坑坑洼洼,學生在上面奔跑一不小心就會崴腳,輕者稍微出現疼痛,重者就有可能發生骨折等嚴重傷害,會給學習和運動都帶來不利影響。因此,一旦學校有一塊體育場地,無論大小都要力求質量有保障。
3.“場地險”問題在農村學校更為突出
體育場地上是否有險情,除了出現這樣或那樣前面談到的擦、拉、扭、折等差場地上運動常出現的損傷,這里的“場地險”重點指向那些危害更嚴重的場地,如“毒跑道”,這樣的場地不僅僅是損傷,長期接觸這樣的跑道會對健康產生威脅。自2014年始,全國多個省份陸續發生“毒跑道”事件,所謂的“毒跑道”是指在校園操場改造中出現的塑膠跑道中含有毒素成分的跑道。經常在這種跑道上運動,學生會出現流鼻血、過敏、頭暈、惡心、嘔吐等癥狀。“毒跑道”的顯性特征是有異味,隱性特征是毒素通過人的呼吸進入身體或刺激皮膚出現過敏反應等。究其原因,是這些“毒跑道”的原材料存在質量問題,多數是采用廢輪胎、廢電纜等廢棄材料打碎制作而成。而真正的符合國際標準的塑膠跑道是由聚氨酯橡膠等材料組成的,具有一定的彈性和色彩,具有一定的抗紫外線能力和耐老化力,是國際上公認的最佳全天候室外運動場地坪材料,是無毒、無味的安全跑道。因此,為了孩子們的健康,也為了能夠為孩子們創造健康的運動環境,要嚴把場地修建質量關。制定相應的措施,嚴懲“毒跑道”責任人和連帶責任人是防止“毒跑道”事件再次發生的重要措施。廣大農村地區尤其經濟發展落后的貧困地區,這種“毒跑道”事件發生的概率會更高。一些商家為了謀取利益偷工減料,更有可能會采用假冒偽劣產品鋪設場地。這種場地改造鋪設帶有毒素的所謂的塑膠跑道,還不如原來的已硬化的水泥等場地,因為,急慢性損傷的發生遠沒有“毒跑道”等帶來的對生命健康危害大。
二、農村學校體育場地要滿足的最基本需求
幾乎人人都很清楚,學校體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體育場地是學校體育工作的最重要保障,在這一點上并沒有太多的人去強調。說明尚未充分認識到體育場地對學校體育工作的影響,對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影響,乃至對體育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的影響,最終是對體育教學質量的影響和學生健康成長的影響。如果說開展好學校體育工作軟件重要,但沒有硬件設施體育場地的保障,何談體育課程教學改革的順利實施?又如何有效激發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農村學校體育場地種類、數量、質量在問題突出的情況下,加快扶持農村學校體育場地的建設,要滿足以下最基本的需求。
1.滿足開足開齊體育課的空間保障
國家文件規定,小學一至二年級每周要求上4節體育課,小學三至六年級3節,初中3節,高中2節。但多數農村學校很難按規定開足開齊體育課,根源何在?通過對全國大量的調研獲悉,有的學校是領導不重視體育學科,無論場地大小都不把體育課開齊開足;有的學校是體育師資缺乏無法開足開齊。但最關鍵的因素是集中在體育場地不足上,有的甚至是嚴重缺乏。在無法保證按照國家規定開設體育課的課時數的學校中,有些學校小學各年級每周只上1-2節體育課。“中央七號文件”提出了學生每天在校鍛煉一小時的明確要求。但如果體育場地面積活動空間不能保障,體育課就無法開足開齊,需要全員參與的大課間活動更難開展。假如學校體育工作中不能保證體育課和大課間正常開展,每天一小時體育鍛煉自然就無法保證。因此,農村要開展好學校體育工作,其體育場地建設至少要能夠滿足開足開齊體育課的空間保障,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的目標才能有望達成。
2.滿足每天一個大課間的全員保障
“中央七號文件”明確規定,全面實行大課間體育活動制度,每天上午統一安排25~30分鐘的大課間體育活動,認真組織學生做好廣播體操、開展集體體育活動。但實際上大課間無論是人數上還是時間上都難以得到最根本的保證。學校體育是要重普及,需要面向全員參與的體育,大課間體育活動是制度化的全員參與的群體性體育活動。基于場地不足的程度,出現有多種實施大課間的方式方法。有的學校是上下午各安排一個大課間,讓全校學生在一天之內都能參與到大課間中來。有的學校采取的是小學一至二年級即低年級學生不參與。有的學校是采用大課間自由活動的形式,學生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三五成群地在學校操場或任何可以活動的空地上運動,如有的在教學樓前跳繩、有的在走廊中踢毽子等。還有的學校一半學生在室外做操,一半學生在室內適當活動做室內操。也有極少數學校根本就沒有安排大課間,其中多數是因為場地過小,當然,也不乏因為學校領導不重視而不上大課間的現象。以上這些都集中反映了一個很突出的問題,學校體育場地不足,無法滿足每天一個大課間的全員參與保障,一定程度上會對學生體質健康產生負面影響。因為,除了學生參與的鍛煉時間少,也不利于學生運動習慣的養成。因此,農村學校體育發展只有解決了場地不足的問題,全員參與大課間才能實現。
3.滿足課余鍛煉與訓練的安全保障
農村學校體育場地的建設要力爭滿足開足開齊體育課和全員參與的大課間,課余鍛煉與訓練的安全保障也不容忽視。課余鍛煉除了按照國家規定的,在沒有體育課的當天安排一次課外體育活動,還有一些對體育有一定興趣愛好的學生,會在課余時間經常進行自主鍛煉。具有一定運動基礎和達到一定專項化程度的學生,還會參與到學校組織的各種運動競賽中去,課余鍛煉與訓練活動中的安全問題就不容忽視。安全問題有可能因哪些因素造成呢?過硬場地上經常進行田徑徑賽項目訓練易造成脛腓骨骨膜炎,經常在這樣的場地上打籃球會造成髕骨勞損等,這些都屬于慢性損傷。在過小的場地上練習田徑投擲類項目安全隱患也不容忽視,被器械刺中、砸傷的現象也時有發生。在校園足球開展以來,喜歡足球的孩子越來越多,無論是足球隊還是業余愛好喜歡足球的學生,足球練習活動要能確保有安全的場地。假如長期在凸凹不平的場地上踢球,踝關節扭傷的概率會大大增加,在過硬場地上踢球,一旦奔跑搶球撞倒在地,輕者擦傷,重者骨折現象也很難避免。因此,農村學校體育場地的建設要能夠充分從安全保障條件方面做文章。
三、精準扶持農村體育場地建設的基本思路
農村學校體育條件優劣程度與農村學校體育發展速度關聯度大,更與農村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息息相關。所以,基于農村學校體育場地存在的若干現實問題,精準扶持農村學校體育場地建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政府精準扶持實施農村學校體育問題場地的改造工程
在國家扶貧戰略的總體部署下,在2020年實現完全脫貧的戰略目標確定下,教育的脫貧要能輻射到學校體育的精準扶持上來。當然,部分農村盡管不屬于國家級貧困縣,但場地小、場地差、場地險的現象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從政府層面,在大力推進農村學校體育發展的各項政策中,需要制定一項針對農村學校體育場地的改造、促進場地質量提升的政策。尤其需要政府精準地對那些問題場地學校進行分層重點扶持。盡量減少問題場地給學生帶來的鍛煉少甚至造成運動傷害的可能性。基于此,在全國范圍或以區域為單位設立農村學校體育問題場地政府改造工程十分必要,這是農村學校體育精準扶持的重要舉措。
2.社會精準捐助加大對農村特困地區體育場地建設力度
社會捐助(或捐贈)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社會團體出于愛心,自愿無償地向公益性社會團體、公益性非營利單位、某個群體或個人捐贈財產進行救助的活動。廣泛開展和推崇社會經常性的捐贈或捐助活動,開發和促進我國農村貧困地區的扶貧力度,有利于促進我國的社會公益事業的發展。在農村學校尤其是特困地區的農村學校體育場地建設缺口大的情況下,發動社會捐助力量,精準捐助于這些地區的體育場地建設意義重大。在推動農村學校體育場地建設過程中,政府的力量無論從力度上,還是從受眾面上都是最大的。但是,社會捐助也不容忽視,因為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彌補經濟基礎相對薄弱的地方政府的扶持不力。同時,發揮社會捐助力量,加大對農村特困地區的體育場地建設,有望趕上經濟條件稍好的農村地區的場地質量與數量,從而確保體育課活動的有序開展。同時,發動社會捐助力量,在有利于弘揚我們中華民族扶貧幫困、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的優良傳統和美德的基礎上,對促進我國農村地區學校順利開展學校體育工作,促進青少年學生的身心健康也發揮重要作用。
3.企業精準投資共建場地滿足農村居民與學生體育需求
企業投資是企業發展和帶動其他事業發展的重要方式,按照投資方向,可以分為對內投資和對外投資。其中,對外投資是指企業以現金、實物、無形資產等方式或者以購買股票、債券等有價證券方式向其他單位的投資。在扶持農村學校體育場地建設方面,一些有關學校體育的產業公司在發展運營過程中,可以考慮采取共建、共享的方式投資建設和改善農村學校體育場地。如,對于那些無法正常開展學校體育工作的農村劣質場地學校,企業可出資為這些學校建設質量優、性能好的場地,一方面滿足學校開展正常的體育活動所需,另一方面也在做好各種安全防范工作的前提下,錯時對社會開放場地,尤其是為企業發展提供便利。如投資企業可以在節假日的時間利用建好的場地組織開展一些項目的短期培訓等,充分利用體育場地,并發揮其最大價值。
四、結束語
無論是原有的舊場地,還是開發建設的新場地,都存在安全與合理使用問題。基于對農村學校體育場地基本情況的了解,充分考慮農村學校全體學生健康發展和終身體育鍛煉技能形成之需,廣大農村地區的學校體育場地的安全合理使用不容忽視,防傷、防塵、防毒是需要認真做好的重點工作,否則學生的健康就會因為在不達標、不衛生、不安全的場地上運動受到嚴重危害,體育鍛煉難以發揮應有的健身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