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穎
開原市在1981年至1983年林業三定期間,按照上級文件要求和工作部署,為加快山區綠化,調動村民個人發展林業生產的積極性,給村民劃分了32萬畝的自留山。多年來,自留山在林業生產建設中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從目前情況來看,也存在著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自留山存在的突出問題
1.自留山實際面積與分山面積和自留山林照面積不附
自留山實際面積大于分山臺賬和自留山林照面積,這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它影響了對自留山的林權登記和自留山新舊林權證的換發,給鄉鎮政府解決村民自留山糾紛和司法部門審理自留山訴訟案件帶來一定的困難。
2.將天然雜木林也劃分了自留山
東部山區在劃分自留山時,執行政策不認真,將相當一部分不該劃作自留山的天然雜木林也劃分了自留山,而且對樹木沒有登記作價,在自留山的經營和管理過程中出現了個人與集體的林權糾紛。
3.自留山有效的權屬憑證遺失
在現階段給自留山進行林權登記換發林權證時,很多村民提供不出自留山有效的權屬憑證。因此,換發不了新的全國統一的林權證或不動產所有權證。按政策規定,自留山的有效權屬憑證為村組分山臺賬和1982年至1985年由開原市人民政府頒發的林照,由于時間久遠村組干部不斷地更換,大部分村組的分山臺賬已經丟失。在1982年至1985年發放自留山林照時,相當一部分村民由于種種原因,沒有辦理自留山林照。因此就沒有自留山的權屬憑證,村民在辦理自留山林權登記、林權轉讓、林木采伐、自留山繼承、國家集體征占用林地和林木補償手續時出現了困難。
4.自留山收回問題
包括兩個內容:一是按政策規定,自留山劃分到戶后,在規定期限內不造林綠化、不開發利用治理的,集體可以收回。開原市政府在清理自留山和責任山的文件中都有明確規定,自留山分而不治由集體收回,對這一條規定,在實際工作中有的集體收回了,也有的沒有收回。各鄉鎮村組執行政策不統一,收回與沒收回都沒有會議記錄,很難確定,在收回這一政策問題上,大部分自留山被村里收回,歸村所有,重新發包,收益歸村。按理說自留山由村民小組劃分的,收回也應由該村民小組收回,有一些鄉鎮也下發了收回自留山的文件,有的規定了自留山不治理由村收回造成了不少村民上訪,村委會越權發包案接連不斷。二是按自留山政策規定村民全家戶口遷出的,自留山應由集體收回,有的集體收回了;也有的集體沒有收回,村民心里不平衡,造成矛盾和上訪。
5.自留山林地使用權四至界限不清
由于自留山劃分的時間久遠,當時作為交界的地標物,現在有的不存在了,雙方界限發生糾紛,也有的因當時分山的一些當事人年齡較大,人已不在了,四至界限認不清而發生糾紛。
二、自留山糾紛問題的主要原因分析
1.村組干部在貫徹執行自留山的政策上不認真、不嚴格,在劃分自留山的過程中沒有按照上級文件的標準執行,隨意擴大自留山面積,超標一倍是普遍現象,山林比較多的村組有的超標2-3倍。
2.自留山收回問題執行政策不嚴,全家戶口遷出按政策規定應將自留山收回集體,但大部分集體沒有收回,造成自留山主隨意轉讓。
3.對沒有按文件規定植樹造林、開發治理的自留山有的集體沒有收回,村民委員會不經村民小組和村民代表大會同意將村民小組劃分給村民的自留山收歸村集體所有,對外發包侵害了村民小組和村民的利益。近幾年人民法院立案審理的林業案件中,有一半是涉及自留山收回重新發包的案件。
4.有些鄉鎮干部和林業部門缺乏自留山管理的工作指導,造成放任自流。
三、自留山糾紛類型及解決糾紛問題的探討
為加強對自留山的管理,充分發揮自留山在林業生產建設中的作用,對目前自留山所存在的問題探討如下:
1.自留山繼承糾紛
在處理自留山繼承問題時,要查清繼承人和被繼承人的戶籍情況及相互關系,確定是否具備繼承的資格。繼承人要有合法的繼承手續。如果繼承人不是本集體組織成員,只能繼承被繼承人自留山的林木,不能繼承自留山的使用權。在處理自留山上原有林木時一定要慎重,按劃分自留山時各鄉鎮的方案規定,有的作價歸了個人,有的沒有作價,明確歸集體。對自留山上的林木是否是原有樹木,認定有爭議,可以按樹齡鑒定。
2.自留山收回與補劃糾紛
在處理自留山收回與補劃糾紛問題時,必須按政策規定辦理,集體該收回的自留山必須收回,不該補劃的自留山不能補劃,不該登記發證的不能登記發證。
3.自留山面積不準糾紛
在辦理自留山登記發證和換發林權證工作中,一定要對照原始分山臺賬,到現場審核實測面積,個人和集體都不能隨意擴大自留山范圍。如果現在沒有了原始分山臺賬和自留山原始舊林照,要經過當時劃分自留山的當事人和相鄰自留山戶主到現場認定,確定自留山的四至范圍。
4.自留山私自換段糾紛
自留山交界一旦發生糾紛,都沒有合法界線的情況下,一律按原劃分自留山的位置界線確定。自留山主不經村組集體同意,不能私自串換自留山。界限不清,有糾紛的山段不能發放林權證。自留山主不在了,親屬沒有合法繼承手續不能自行繼承。
5.調整自留山引起的糾紛
已收回的自留山變為集體宜林荒山,在林改中又作為自留山退回給原自留山戶主是錯誤的,不符合政策規定。由此而形成了這段山即是姜某和沈某的承包山,又是韓某的自留山,即發了承包山的林權證,又發了自留山的林權證,必然造成糾紛。
6.自留山被村收回發包糾紛
在收回自留山的同時要收回山主手里的自留山林權證,在林權征收不回來的情況下,村、鄉、鎮要報請市林業局、市政府注銷原自留山的林權證。原自留山主持有的未交回的自留山林權證上訪不予支持,因自留山已被收回,原林權證已沒有實際意義了。解決此類問題可以走仲裁或司法程序,判定村里對外發包合同是否有效,再確定山的收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