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正永
摘 要:隨著科技的發展,時代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提高不少,環境卻被破壞得越來越嚴重,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也面臨著溫室效應,全球變暖的巨大挑戰。新一輪的退耕還林項目建設工作對于我們生態環境的保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巨大背景下,我國一直在進行著全國的退耕還林項目建設工作。本文首先講述了新一輪退耕還林對于改善我們生存環境以及建設國家,改善經濟的重要作用,然后結合我國實際情況,研究了退耕還林項目實施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最后從一個基層工作人員的視角對于其中出現的問題提出了一些見解和解決方案。期待新一輪退耕還林項目建設工作進行得更加順利。
關鍵詞:退耕還林; 氣候變暖; 環境
我國作為世界人口第一的泱泱大國,身為一個發展中國家,經濟的發展必不可少,但是現在國家以及其他各個組織也都越來越重視我們的生態環境,保護環境成為我國現發展階段的重要目標。過去這些年人們因為戰火、不合理的森林砍伐、草原過度放牧等等原因,環境被破壞得越來越嚴重,土壤變沙漠,水分嚴重流失,氣溫逐漸失去平衡,讓我國的持續性發展受到了限制,因此保護環境刻不容緩,退耕還林已迫在眉睫。近幾年,我國已經有過退耕還林項目的實施,其中有著諸多問題。為了優化新一輪的退耕還林項目,這里就以基層身份來分析過去植樹造林過程中所遇到的一些問題,以期待能夠尋求更為有效的解決方案。
一、退耕還林的重要意義
生態的改善以及林木的生長其根本之保障是如今實施新一輪的退耕還林項目,退耕還林不僅能夠使得困難群眾生活得到改善,也能在推動整個市場經濟發展中有一定的作用,而且是從根本上使得農村里面的農業結構調整,從而達到向更好的經濟生活。另外,在實施過程中,需要進行嚴格的監管與實際性保障操作,比如規模治療,優勢學習這兩個方面,最好能夠做到各方面互相結合,讓生產與建設,發展與創新,生態結構與改造模式相結合,能夠實現整個退耕還林的項目進行同時能夠使得項目能夠高效完善的進行下去。
二、退耕還林工程實施過程所存在問題
1.規劃區域不完善。退耕還林項目進行時會因為各種原因導致在區域劃分和布局出現各種問題,因此因當盡量規避這一方面問題,為后期做好項目鋪墊。
2.技術培訓不足。在退耕還林項目開展之后,我們會發現,農民對于退耕還林的管理以及在改造技術等方面鮮有了解,這就導致群眾可能無法將資源及效益運用到最大化,導致其能動性嚴重不足,容易在這方面產生誤解與后期困難。
3.能源與資金管理問題。雖然現在居民生活中以使用電能源為主,但柴草對于有些農村居民來說仍是一種重要能源。另外,對于資金管理來說,很多時候可能資金下發不到位,或者是在財政開支中有低收入高投出的這一現象,導致群眾基本生活不能得到保障。正也就造成了整個項目的發展瓶頸,甚至導致項目出現中斷現象。
4.宣傳力度小。在退耕還林項目進行之前,總會有群眾問題,最主要的問題則是將在退耕還林之后,或許會對綠化及安全事業有利,但后期對于農民群眾自己來說,后期得經濟效益就缺少了保障。加上實際宣傳力度小并沒有讓農戶知道實際性保障和后期優勢所在,則在某些情況可能會導致整個項目根本無法進行。
三、新一輪退耕還林項目建設工作的建議
1.加強宣傳與重視程度。退耕還林是一項非常好的政策,在此基礎上人民群眾或者是整個生態環境都將會得到良好的效益,那么,這樣一個好的生態項目就需要加強力度去進行宣傳,讓群眾能明白項目的實際性意義。政府需要在此方面加強對項目的重視程度,同時應當大力宣傳讓群眾知道項目的利益性。積極開展思想會議以及政策宣傳工作,讓群眾知道為了不造成后期的惡性循環,需要提前治理好以防止出現水土流失,農作物減少,生態惡化,各種災害發生這樣的情況,讓廣大群眾能夠在宣傳作用下自發性地投入到整個項目過程中來。
2.政府政策指引,發揮群眾主觀能動性。政府政策需要落實到位,在整個退耕還林項目中,要將整個過程羅列清楚。每個群體應當發揮什么樣的作用,讓每個人都積極響應這樣的一種政策,調動群眾的積極性。在建造中提出明確受益目標,在造林完成后應當發放林地林木的歸屬權,讓群眾能夠信服,另外也能讓群眾更好的保護這片樹林,為退耕還林項目做巨大貢獻。
3.明確驗收制度,加強項目監管。由林業局組成的小組可以對整個項目進行準確化驗收,在整個造林的質量,面積規模,以及林業的發展預測都要進行嚴格的檢驗。在整個項目完成后應當按照嚴格的制度來保證林業的安全,應當實行獎勵和監督政策,在整個林業的安全上由各個部門監管實行,按照指令建立監管系統,通過現代化技術進行實時監管。也能在監管的同時將政府補貼進行準確性下發,在整個項目前中后期都能夠嚴謹對待政策,能夠保證整個工程能夠全面有效地進行。
4.完善退耕還林項目的其他方面。退耕還林項目完成之后,為了能進行進一步的工作,也為了進一步體現生態環境實際上起到的作用,能夠真正在生態經濟以及社會經濟效益的基礎上完成目標,我們應當從以下幾點加以完善。
堅持從實際出發,能夠在各方面后期發展中將資金妥善利用與保存,查缺補漏,認真對待工程的每一項任務。另外,應當在生態改善的道路中加速前進,爭取做到最大程度上保證減少水土流失,增加農民經濟收入,減少收入少的問題,增加有效面積使用,只有將資金與實際性問題處理好,才能真正意義上讓群眾進入脫貧致富的道路,才能讓退耕還林顯示出其工程的另一重要意義。
不同的自然條件,不同的區域地域,不同的人文環境,都有其不同的發展狀態。對待所有區域必須有差異對待,根據每個地域的現實條件,培養適宜的林草項目,根據不同的經濟科學狀況,也要合理制定退耕還林的整個項目規劃,能夠全面確定發展項目的目標和任務,達到項目的最大效益以及生態的最大效益。
四、結語
實施退耕還林有著其必要進行的理由,不管是水土流失,還是土地荒漠化,我們都應當盡量減少這樣的生態惡化情況。退耕還林是我國目前最主要的保護環境的措施,其中雖然還存在一些問題,但是這些問題正在被努力且有效的解決。我們應當做好準備,充分發揮退耕還林在生態上的作用并實現其應有的項目效益,最終能讓我過進行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
參考文獻:
[1]李治.淺談基層如何做好新一輪退耕還林項目建設工作[J].農技服務,2017(10):181.
[2]劉行波.淺談新一輪退耕還林工作中的經濟林建設[J].中國林業產業,2016(11):207.
[3]王玉發.文家店鎮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綠色科技,2016(15):214~215.
[4]楊秀奎.新一輪退耕還林的思考[J].中國林業產業,2016(4):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