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天巧
摘 要:為了更好地栽培樟樹,文章結合筆者參加生產實踐積累的經驗,對樟樹速生栽培技術要點進行了分析和總結,并提出了一些對策措施,以期為樟樹的栽培提供參考作用。
關鍵詞:香樟;優質苗;移栽;快速生長技術;肥水管理
香樟,常綠喬木,樹大蔭濃,四季常青,枝葉秀麗,全株有樟腦香氣,可以避臭,驅蟲,具有吸毒氣,隔噪音,具芳香的特性,深受人們喜愛,廣泛栽植于村旁、宅旁、庭園等處,是很好的城市行道樹種。同時,也廣泛地應用到工業、化工和醫藥等領域。因而,加強香樟栽培技術及種植管理措施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一、優質苗培養
1.收集和處理香樟的種子
在進行培植優質苗時,需要首先收集香樟的種子,并加以處理。香樟的種子屬于核果類,通常是在每年采收的時間是12月中旬到翌年1月。樟樹種子采摘之后,要及時地進行處理,防止降低種子的質量。采摘之后,將樟樹的果實進行堆積,等到果實變軟之后揭碎處理,這個過程中要保護果核不受破壞,隨后放進水缸用工具進行攪拌,確定攪拌的均勻性,使種子下沉,之后打撈出雜質,沉在缸底的種子通過砂藏法的方式保存起來。
2.香樟苗床的選擇
香樟樹的苗床要求相對沒那么多注意事項,幾乎在不同地域的樟樹培育中苗床的選擇有一致要求。香樟苗床要選擇地勢相對較高,排水溝較深的區域,這樣有利于樟樹根的發育。不過溝深也不是越高越好,而是根據樟樹的生長需要,盡量保持在30~40cm之間。除此之外,苗床的規格確定之后要先進行消毒處理,殺死土壤中的害蟲。再對土地進行施肥,使土壤中含有充足的養分,對于樟樹的快速生長有重要的作用。
3.香樟幼苗的栽培要點
不同的季節和地區,香樟樹苗的培育要點存在著差別。雖然香樟樹最喜的氣候是溫暖濕潤性氣候,卻不耐干旱,在瘠薄和鹽堿地等地區生長對樟樹十分不利,在春夏季根據地區的不同情況,對樟樹施用速效肥。在秋季時節,要注意控制氮肥的使用,并做好相應的水分控制,才能讓樟樹在生長過程中有足夠的養分。另外,還要注意樟樹幼苗培育過程中的病蟲害防治工作,對于出現的病蟲害要及時地實施措施,進行防治。
二、小苗移栽要點
1.選苗和栽前處理
小苗移栽過程中需要先選擇好要移栽的小苗。一般來說,選苗的過程中要重視小苗的質量而不是數量,即“選優不選量”。行道中樟樹的種植,選擇優質的小苗在后期的管理中更加的便利。樟樹苗木栽植前,要注意處理相關的部位,適當地除去葉片,這樣有利于減少葉面帶來的水分流失。同時要適當地剪短根部,對于后期的移栽工作非常的有利。
2.小苗移栽最佳時間和地塊設計
根據我國不同地區的地貌特征差異,在進行小苗種植過程中需要先考慮移栽地的環境狀況,灌溉排水系統是否完善,水源的充足情況及排水的通暢情況。廣西壯族自治區屬于南方地區,樟樹的種植過程中要結合南方的氣候條件以及土壤狀況,通過相應的技術措施解決種植中出現的問題。樟樹在種植中對溝的深度要求很高,一般來說有50cm 左右,畦溝的深度大概在60cm 左右,而圍溝的深度要求相對較高,在80cm 左右。同時需要注意,不同的溝之間要有相應的落差,不能太過一致。苗株種植時的間距規格應該在50cm×50cm 的,這樣也方便對土地空間更好地利用。另外種植過程中還要注意時間的掌握,樟樹小苗移栽的最佳時期是在每年3月的上中旬,不宜過早或過晚。過早容易出現凍害現象,太晚移栽對于整株的種植非常不利,會導致生產量過低,生長速度慢等情況。還要重視后期的撫育管理,全面掌握樟樹撫育管理中的狀況,通過技術措施及時處理樟樹生長中的問題,這對于樟樹的快速生長有重要的作用。
三、大苗快速生長技術
1.大苗移栽技術要點
大苗的移栽中要對季節,苗株行距等做好充分的考慮,根據具體的需要進行移植。移栽季節最合適的是在萌芽期前的5~10d,這個過程中需要保存必要的土球和樹體骨架枝條及大苗的葉面積。通過這種移栽方式,能夠減少對樹體的傷害,并在移栽后能夠快速地進行恢復。根據苗株的生長時長設計合理的株距,主要有兩種設計株距的方式。首先是3~5a內不移栽,這種情況下樟樹大苗的株距是2m×2m。另外一種移栽方式是適當地進行加密,在2a后整體進行移栽,移栽的株距為1m×1m。
2.大苗修剪成型的技術要點
在進行大苗移栽前,要對大苗進行適當修剪,修剪的尺寸根據當時的天氣狀況,苗木運輸距離等各方面進行綜合考慮,盡可能地保證每一株移栽的大苗都能存活。培育大苗時應經過移植,促使側根生長,出圃時就帶沿泥球,并適當剪去枝葉,以提高造林成活率。修剪過程中要注意保留骨架枝條,減少樹體的損傷,同時對樟樹的快速地進行恢復和生長有重要的作用。大苗栽植中修剪的情況和天氣狀況,苗木的運輸距離等之間的關系具體來說主要是,當天氣狀況較好,苗木運輸的距離相對較短,土球狀態大的情況下,可以適當地對疏枝進行處理,處理之后的葉片盡量保持在25%左右,這對保證苗木快速的適應環境并生長有重要的幫助。當天氣狀況較差時,苗木運輸的距離較短,土球的狀態大,要加強對疏枝的處理,葉片處理后在15%左右。當天氣狀況較差,苗木的運輸距離長,且土球較小時,通過強化疏枝的處理方式進行,還可以適當的考慮不留下任何葉片的修剪方式。
實際上,香樟樹大多數用于行道,在林帶和配植等方面的應用較少。可以根據具體的情況和用途,選擇適當的樟樹進行培育。當樟樹的主干比較直,體態較好的狀態下,可以對其進行行道的培育,但是如果樟樹大苗的枝干出現彎曲的情況下,可以作為林帶進行培植。后期的撫育管理中根據樟樹生長的特點,選擇適當的方式進行移植,并做好管理工作。這種方式既充分地利用了不同的樟樹在不同的情況下發揮相應的作用,又提高了對樟樹苗的利用率,節省培育成本。
四、肥水管理技術要點
樟樹栽培過程中要注意保證肥水,只有得到充足的水肥,苗木才能協調陽光、空氣、水分、肥等,保證樟樹的健康生長。因此,需要通過肥水的管理使樟樹能夠快速成長。具體來說樟樹的生長過程中需要陽光的照射,進行光合作用積累養分,所以在光照相對較充足的季節施肥。在植物的生理溫度和肥水以及空氣濕度相協調的季節,也可以進行多施肥,施肥的過程中還要加強控制水分,這樣有利于樟樹的快速生長。一般來說,香樟的施肥時間在定值以后在6、7、8月份各施肥1次。施肥以氮肥為主,先淡后濃。10月苗木已進入生長期,應停止施氮肥。樟樹的活動溫度最佳狀態下是5℃,生長的溫度最適宜的溫度是在14~28℃之間。當實際溫度在35℃以上,會阻礙植物的生長。施肥的過程中考慮到溫度的因素,合理地對肥水進行管理。還應該注意通風透光環境下對樟樹的成長影響,通風透光以及肥水的共同作用下,可以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對于提高光照的效果也有重要的作用,也直接地提高了光合作用的效率。植物所需要的營養大部分來自肥水和土壤,要注意選擇合適的土壤環境,良好狀態的土壤能夠有利于樟樹根系的發達,并滿足后期的生長。當肥力不足時,可以進行肥力的補充,以滿足樟樹生長的需求。可以通過冬翻、中耕的方式,施加肥力。在施肥的過程中,選擇適當的季節,通過合適的方法,提高肥料對樟樹的影響。
五、病蟲害防治
樟樹的主要病蟲害是樟葉蜂,其幼蟲取食樟葉當年抽的嫩梢,嚴重影響樟樹的生長。每年的5月上旬以及6月上旬分別為第一和第二代幼蟲期。對于樟葉蜂的防治可以通過使用90%的敵百蟲或50%的馬拉松乳劑的2000倍液噴殺,對于防治移植后的樟樹病蟲害管理有重要的作用。另外還要注意對樟巢螟的防治。樟巢螟的幼蟲成群集結于新梢上取食葉芽,并吐絲把葉卷成球狀,包住項芽,致使新梢枯死。樟巢螟在一年中可能會出現兩代,通常情況下第1代幼蟲出現在每年的5月底到7月中,第2代幼蟲尚未結成網巢時用上述藥劑噴殺,此時效果最佳。
六、結語
總之,香樟既是優秀的綠化林木,也是珍貴用材術中之一,加強香樟速生栽培管理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根據香樟樹的特征特性,從香樟的育苗、移栽、病蟲害防治等方面就其栽培技術進行了總結,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張昆山.香樟樹育苗移植栽培技術處理探討[J].科技致富向導, 2011(30):289-289.
[2]秦霞.香樟的功用及主要栽培技術[J].中國林副特產, 2011(3):18-18.
[3]譚外輝.淺談香樟樹的栽培技術[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 , (3):166-183.
[4]劉曉東.談香樟樹的栽培技術[J].廣東科技.2011(35):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