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瓊清
摘 要:我國是農業大國,糧食生產肩負著我國國農業經濟發展的重任。水稻是我國非常重要的糧食作物,其在人類歷史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本文就重點分析了優質水稻應具備的條件和栽培技術,以期推動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及綜合國力的提升。
關鍵詞:優質水稻;栽培技術;病蟲害
優質水稻是一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在環境條件上需要高溫多濕和陽光充足,凡能蓄水或灌溉方便的地方都能種植。隨著水稻栽培技術的提高,優質水稻以其特有的優勢在水稻種植中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并且優質水稻的出口量也為我國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
一、優質水稻所應具備條件
針對優質水稻來講,其品種不僅要有傳統水稻品種的諸如抗性強、產量高及適應范圍廣優良特性,而且還應具備如下特征。1.外觀好。米粒較大,充實飽滿,整齊均勻,加工精度高,整精米率高,堊白小,富有光澤,胚乳半透明,無黃米粒與雜質,外觀整潔、美觀。2.適口性好。蒸煮過程中散發清香,飯粒比較充盈、完整,表面潔白且富有光澤,質地軟且富有彈性,不黏結,即便冷卻后也不出現變硬、回生等情況。3.營養高。對于稻米營養品質而言,蛋白質含量起到決定作用。在稻米營養結構中,其蛋白質為最好的谷物蛋白,易被人體消化與吸收,因此,稻米中的蛋白質含量越高,其整體的營養價值也就會隨之增高。4.衛生。優質稻米的農藥殘留、有害物質含量等,均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糧食衛生標準》當中的相關指標相符。
二、優質水稻栽培技術
1.薄膜育秧
(1)薄膜育秧技術。基于傳統的濕潤育秧,用薄膜加以覆蓋,能起到保濕、增溫的作用;可根據實際需要提早播期,預防爛秧的情況,最大限度地提升成秧率。薄膜保溫育秧有著較好的實用效果,但有著比較強的技術性,應做好如下方面。①處理種子。在播種之前,應先晾曬種子,然后精選與消毒。種子消毒多使用施保克,如要消毒1kg種子,用1mL施保克兌水持續浸泡60~70h然后撈出,不清洗,直接進行催芽處理,當發芽率達80%后,便可播種。②選擇最佳節令,則是扣種稀播。如果氣溫開始回升,并且穩定在10℃以上時,便可播種。通常情況下,在3月中上旬開始播種居多,當到立夏時,適宜移栽。在播種量方面,以600~750kg·hm-2為宜,并培育壯秧。③添加覆蓋物。為了有效預防薄膜直接壓在種子上,而對其出苗造成影響,或是出現燒苗狀況,可以在種子上覆蓋一層較細的農家肥,并且在農家肥上覆蓋松毛,或者加蓋秸稈之后再蓋膜。
(2)秧田管理。關于出苗期的保溫、保濕管理。①自播種到一葉一心期,需要嚴密的封閉薄膜,為稻苗發育提供高溫、高濕的環境,這有利于苗扎根、快速生長。②煉苗期,可以根據當時天氣,適時揭膜蓋膜。③一葉一心期到二葉一心期,要求切實做到適溫保苗,通常情況下,膜內溫度控制在25~30℃為宜,在此期間內,可根據實際需要,增加通風量與時間,可采取一面揭開或兩頭通風的方式來行此操作,日揭夜蓋,最后全揭,以此來達到煉苗的目的,使苗更好地適應膜外的環境。④在揭膜方面,以9:00為宜,先灌水然后再揭膜,促使整個墑面始終處于淺水狀態,避免生理失水而造成死苗情況。當揭膜之后,便可按照水育秧方式來進行管理。⑤在揭膜之后,應注意及時的排灌水。當秧苗生長至三葉期后,通氣組織已形成,而且在適應缺氧環境方面的能力也在逐漸增強,但因母體內的各類營養已經基本耗盡,因而會出現自給能力不足的情況,另外此時的秧苗還具有較弱的低溫抵抗能力,外加苗體的不斷增大,葉面蒸騰幅度增加,需要更多的水分補充,此時,需保持淺水層,但不能過多,不可淹過心葉。如果遇到冰雹、寒潮等惡劣天氣,可灌深水,以此來護苗,當寒潮后,可漸序性放水,不能短時全部放出,這會導致生理死苗。⑥苗期需適時追肥。在水稻培育壯秧過程中,秧田追肥為其有效措施,需及早施斷奶肥,需要在二葉前、后,按5~8kg·hm-2施尿素;在轉載的前7d,可追施送嫁肥,即尿素3~5kg·hm-2。
2.塑料軟盤旱育秧
(1)塑料軟盤旱育秧技術。用塑料盤育旱秧,對秧苗生態環境具有改善作用,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優化產量結構及農藝性狀。此外,還可以適時早栽,高分蘗率,返青快,這對水稻高產、穩定有利。育秧時,需做好如下內容。
①大田選擇及塑盤準備。如果是海拔高于1800m的大田,即一垡田;如果是海拔低于1800m的地區,其能夠在5月前后完成其他作物的收獲,即二垡田,且水源充足,能夠較好地保障整個移栽的用水需要。在秧盤方面,可以選用561型育小苗與中苗,而用434型育大苗與中苗。
②選擇苗床與準備壯秧劑。在選擇苗床時,需選擇在地勢比較平坦、灌溉方便、背風及向陽的田塊,1hm2大田所需的苗床量為155~220m2。壯秧劑是為更好地壯秧與防病,依據水稻旱育秧所具有的生態與生理特點而特別研制的一種能夠實現增效、配肥、調酸、消毒等功能的水稻育苗床土調理劑,主要由植物化控劑、增效劑、秧苗營養劑、土壤增酸劑、防病消毒劑等組成。A植物化控劑能夠調節秧苗的生長發育,對于根系生理活性具有強化作用,還能增強吸收肥力能力,除了能加速根系生長之外,還能對秧苗徒長加以預防,增強秧苗的抗逆性;B增效劑可增強土壤的吸附性、改善通透性,在改良土壤以及提高肥效方面有突出效果;C秧苗營養劑有諸多元素與微量元素,一次性使用,便可滿足秧苗生長的多種營養需要;D土壤增酸劑主要用作調酸;E防病消毒劑主要用于育秧期間的立枯病、青枯病的防治。
③準備盤土。選那些具有較強黏性的肥沃旱地土或者是水田土,不可使用砂土或煤灰,不能將細農家肥摻在土中,避免散苗。在播種之前,可按照每盤3kg過篩,后依照0.75kg壯秧劑與100kg土的比例充分混合后裝盤,或者是用壯秧劑Ⅱ搖均勻,然后依據150mL處理5kg谷種的比例加入,充分拌勻,拌種時間為當天晚上,拌好后捂10h便可播種。
④種子處理。主要是水稻惡苗病的防治,主要有兩種方法,分別為壯秧劑Ⅱ拌種和一同薄膜育秧。
⑤理墑。依據1.8~2m下線,其中,埂寬0.5~0.6m,墑面寬控制在1.3~1.4m,呈現典型的低墑高埂型,對于墑面而言,要適當低于埂10cm,平整墑面。
⑥播種期。依據擺秧期實況,從秧齡開始推算播種期,通常情況下,擺秧秧齡區間為25~30d。因此,可以根據地區實況,酌情選擇播種時間。
⑦播種量。針對每盤的用種量而言,常規水稻為60~70g,3~6粒/穴;而雜交稻為30g,2~3粒/穴。
⑧裝盤及播種。播種期間,以晴天、早晨且無風天氣為宜,在墑面上澆足底水,把2個秧盤順墑平排在上面;將事先已經攪拌有壯秧劑的土,用篩子篩至盤深1/3~2/3,此時以3~4次分割催芽的種子,并均勻方式撒入孔穴,控制空穴率,使之低于10%,完成撒種后,用營養土將之蓋好,蓋土,應低于盤面1.5cm。
⑨防除雜草。通常情況下,以人工除雜草為宜。如果選用藥劑來防除草,可以按照每1m2用0.3mL殺草丹兌水0.1kg來進行噴施。
⑩蓋膜。在蓋膜之前,用麥稈或者是松毛蓋于育秧盤上,將其作為支撐物,然后澆透水,最后便可蓋膜。
(2)苗期田間管理。
①溫度管理。播種之后至現針之前,此時期為密封期,多進行保濕與保溫處理。而當秧苗變綠之后,可小規模地通風、控水,加速根系的生長,建議日出通風,而到日落前3~5h內關閉。當秧苗已有一葉一心之后,便可適當增大通風量,煉苗4~5d之后,揭開一面薄膜,將麥稈或者是松毛去除,然后用竹片把膜搭建成40cm左右的小拱棚,然后蓋膜,當晴天時,可在10:00—17:00將兩頭揭開來通風。持續管理7d之后,白天便可將膜揭去,露天管理,晚上如果有霜,需蓋薄膜,預防霜凍。當苗長至13cm左右時,便可擺秧。
②水分管理。出苗到未揭膜之前,不可澆水。揭膜或者通風之后,苗尖早晚無水珠,或者是間葉片卷曲時,需補水分,可在上午或傍晚以噴澆的方式澆水,澆透水為佳。
③追肥。在苗期,通常無須施肥,如果需施提苗肥,可以按照4~6g·m-2的比例噴施尿素水,施肥之后,需用清水澆透。
三、結語
隨著環境污染不斷惡化,其對農業的發展造成了較大的經濟損失,對優質水稻的需求量不斷增大,我們要充分發揮技術力量的優勢,做好薄膜育秧和塑料軟盤旱育秧環節,更好地順應我國的發展,有效提高優質水稻的產量,滿足人口日益增加帶來的糧食需要。
參考文獻:
[1]王延林. 優質水稻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J]. 農業與技術, 2016, 36(6):229-229.
[2]張鈺馳. 優質水稻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措施[J]. 農村實用科技信息, 2011(8):37-37.
[3]鄭建平. 無公害優質水稻栽培技術的發展探析[J]. 農業與技術, 2013, 33(8):1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