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新登
摘 要:我國農村生豬養殖是養殖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生豬養殖的規模在擴大,但農村生豬養殖的問題也開始凸顯。如果不加以規范,極易造成生豬傳染病流行,對養殖戶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關鍵詞:農村養殖業;生豬防疫;對策
近年來我國農村生豬養殖業規模逐漸擴大,但我國農村生豬養殖多以散養戶為主,飼養方式多樣,缺乏防疫意識,缺少防疫資金和設備,容易造成傳染病傳播。
一、我國農村生豬防疫存在的問題
1.生豬防疫資金缺乏。由于農村生豬養殖多為散養形式,養殖戶資金有限,基礎條件差,有些農戶沒有基本的防疫消毒設施,也沒有注射疫苗的資金費用。并且生豬防疫工作需要貫穿于整個生豬養殖過程,大大增加了養殖戶的支出。
2.生豬防疫設備不足。生豬規模化養殖需要配備一定的專業防疫設備,實現農村生豬養殖的科學化、規范化,有效降低生豬疫病的發病率。許多農村專業養殖戶已經形成了規模化養殖的雛形,但受到觀念和資金的限制,在短時間內無法完成完整的防疫設備配套,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生豬傳染病流行的概率。
3.農村獸醫人員短缺。畜牧業的快速發展帶來了獸醫人員的緊缺,我國獸醫體制不成熟,獸醫后繼人員不足,無法適應大量的工作,工作環境和工資待遇也無法吸引獸醫工作人員,獸醫工作人員工作臟、苦、累、工資低等收入不穩定因素,導致防疫專業人員短缺,無法吸引年輕人進入,某些農村出現獸醫人員斷檔,青黃不接的局面,導致生豬防疫效果差,極易帶來經濟損失。
4.防疫工作操作不規范。農村生豬養殖人員素質不高,防疫工作操作不規范,對生豬防疫情況不掌握,沒有了解疫苗藥性,導致過量或重復使用,甚至使用同一個針頭進行生豬防疫,不經過消毒,增加了生豬之間的交叉感染率。受農村經濟社會水平的限制,疫苗從儲藏冷庫到養殖戶中需要的出庫和運輸時間過長,甚至可能受到陽光照射,使疫苗的效果大大降低甚至完全失去效果。疫苗注射過程中出現飛針和疫苗跑、冒、漏、注射不足的現象,嚴重影響了防疫效果,使防疫質量難以保證。
5.養殖戶知識普及度不足,政府部門不重視。農村養殖戶沒有防疫意識,或者有防疫意識但不重視生豬防疫,缺乏安全意識和責任心,意識不到防疫的重要性,養殖戶多是農民,對生豬防疫知識了解甚少,片面認為防疫時間越早越好,在豬崽時期便接種了疫苗,很不利于生豬的生長。一些疫苗在防疫過程中因為生豬的品種、健康狀況和接種方法的區別,出現一些免疫反應,造成生豬的免疫反應甚至死亡,就會出現養殖戶索賠和拒防的情況,影響生豬防疫工作的開展,使強制免疫落實難度大。政府有關部門也比較關注大型生豬養殖場,而忽視農村散戶,某些地方的防疫工作宣傳和普及都是走過場,沒有真正落到實處。有關部門對獸醫防疫專業人員的培訓不夠,基層防疫部門資金不足,導致農村生豬防疫工作效果不佳。在以散養為主的農村地區,要完成國家規定的兩季三免和強化免疫的效果,工作量非常大,而且面臨人員不足的問題,免疫程序復雜,群眾不接受,防疫工作很難不出現漏洞。
二、農村生豬防疫對策
1.完善基層農村防疫技術和防疫體系建設。增強對農村防疫人員的培訓,加強技術創新,政府可以加大資金投入,提高基層防疫人員的福利待遇。重視對基層獸醫的培訓,提高基層獸醫的基層素質,建立定期、計劃性的、有明確目標的長期培訓機制,培訓包括業務素養和職業道德素養的同步提高。農村生豬養殖規模不斷擴大,基層防疫工作人員的素養無法滿足防疫的要求,可以定期培訓,提升防疫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還可以舉辦專家講座,提供外出學習培訓機會等,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專業防疫隊伍,健全農村防疫工作崗位責任制,完善考核激勵制度,將防疫工作向規范化、科學化的方向改善,全面提高農村生豬養殖防疫水平。
2.加強防疫知識普及,建立對農村散戶的完善的管理制度。提高農村養殖戶的防疫意識,加大對農村生豬防疫的宣傳,調派專業人員對養殖戶傳授專業防疫知識,進行現場指導,指導養殖戶正確使用疫苗。生豬疫病有些由復雜原因引起,需要全面綜合考量。注射疫苗時要保證疫苗的合格性,禁止過量使用或重復使用。幫助建立完整的防疫制度,針對當地實際情況,制定完整的接種防疫程序,針對生豬的生長情況制定相應的接種計劃,提高防疫效果。樹立先進的防疫理念,要使生豬養殖戶意識到,防疫是實現生豬養殖預期效益的保障,沒有防疫,不僅會影響到生豬的正常生長,還可能導致一系列的傳染病,帶來不可估量的經濟損失。先進的防疫理念也為相關部門帶來了順利開展防疫工作的堅實的基礎。
3.加大資金投入,加快基層獸醫站的建設。為了加快基層防疫工作的開展,就要加快基層獸醫站的建設。當下農村獸醫站不正規甚至沒有,獸醫工作人員待遇低,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嚴重不足。有關部門要加強農村生豬防疫工作,就要加快對基層獸醫站的建設,提高獸醫防疫人員的福利待遇,加大人才引進的力度,為基層防疫工作的開展提供人才保障。同時加強農村防疫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生豬疫苗儲藏、運輸冷藏設備的配備,確保疫苗質量和效果,落實行政首長負責的責任機制,做到責任明確,落實防疫任務,確保防疫密度和效果。加強免疫反應死亡補償力度,消除群眾拒疫心理,針對農戶害怕生豬出現免疫反應死亡而不愿給生豬注射疫苗的心理,同時政府補償少,養殖戶意見大,工作人員也害怕出現免疫反應而減少疫苗劑量,影響了生豬防疫工作的正常開展。對于免疫反應致死的生豬,政府可以適當提高賠償額度,及時補償養殖戶的損失,消除養殖戶的后顧之憂,確保防疫工作順利推進。
4.制定嚴格的消毒措施。農村生豬防疫工作要根據具體情況,制定嚴格的防疫流程并注意實施。保證用完的疫苗針管要隨手丟入垃圾桶,防疫工作結束后安全處理。針頭要隨豬更換,多準備消毒藥并不時更換,消毒藥水要根據說明書配制,消毒時要將糞便沖洗干凈,方可消毒。對病死豬做到無害化處理,利用腐化處理法,或者挖坑、焚燒、深埋等方法處理病死豬,處理場地嚴格消毒。
5.加強生豬飼養管理,從源頭上減少生豬患病概率。推行規模化和標準化生豬養殖,改變散養模式,實行封閉式管理,堅持“養重于防,防重于治”的原則,加強生豬養殖戶以及周邊環境的治理,提高飼養管理水平和防疫技術水平,推進規模化養殖。生豬科學化養殖表現為與環境相結合,建設糞便無害化處理與防污治污同步推進,協調發展;與種植業相結合,大力推進生態農業,循環經濟;健康養殖與規模養殖相結合,實現規模化、標準化、安全化生產,確保農村生豬養殖業健康、長遠發展。
三、結語
生豬疫病會給養殖戶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并且危害消費者健康。農村生豬防疫面臨的問題,需要有關部門加強工作管理,加快培養防疫人才,轉變養殖戶觀念,提高防疫意識。實際操作中要嚴格按照疫苗注射步驟,嚴格按照標準操作。加強防疫宣傳,增強養殖戶防范意識,推動畜牧業健康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梁永文.農村生豬防疫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畜禽業,2017,28(10):54-55.
[2]馮梅.農村生豬防疫存在的問題及建議分析[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7(08):193.
[3]胡亨兵.農村生豬防疫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16(0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