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宏彬 藏春雷
摘 要:隨著經濟時代的發展,各行各業也緊跟時代的步伐。牛的養殖規模也逐步擴大,因牛的生存環境對牛肉有直接影響,所以在牛的飼養過程中,不良的飼養環境會加大牛的病菌感染概率,若不能對其有效控制,將會有病牛或死牛的現象發生。為保證牛群有健康的生長環境,本文將對牛腸道疾病的發病原因與防治方法進行相應總結。
關鍵詞:牛;腸道疾病;發病原因;防治策略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牛肉也成為老百姓必不可少的食品,所以養殖戶也逐漸擴大養殖規模,其技術也得到明顯提升。但也因規模擴大的影響,牛的疾病問題日漸顯著,養殖牛群的整體健康狀況,取決于對牛疾病的控制與預防及治療效果。在目前牛養殖業中,防治牛疾病仍是各大養殖戶的首要任務。
一、牛養殖行業目前概況
牛的健康情況決定了人們食用牛肉的質量,從而提升養殖戶的收入水平。但由于我國部分養殖戶處偏遠地區且經濟相對落后,仍是沿用傳統的散養方式。在散養牛的情況下,對地理環境及草場質量等都有較高要求,但部分養殖戶對養殖牛群技術并不科學合理。近年來,我國經濟水平有了顯著提升,人們對牛群的需求量逐漸增加,相關部門對牛肉質量檢測越來越嚴格,所以牛群養殖技術也得到了明顯進步。由于在實際飼養牛群時仍存在許多問題,所以現如今牛群養殖戶首要任務應是完善牛群預防疾病的方案并學習相關的疾病治療手段,使牛群健康成長,為消費者食用健康的牛肉做出保障。
二、分析養殖牛群患腸道疾病的原因
1.綜述養殖牛腸道疾病
牛腸道疾病屬于RNA病毒科的一個種類,在養殖牛的生長過程中,若感染此種病毒,會影響產奶量,使牛出現食欲下降、缺乏精神狀態以及便血等現象。若不及時治療使病情加重,會誘發下痢病或引發呼吸道癥狀,對牛生長于繁殖都有嚴重影響。
2.分析?;加心c道疾病原因
(1)家禽傳播。由于在自然界中會增加?;寄c道疾病的概率,家禽就會成為向牛傳播疾病的感染源,養殖人員并未意識到家禽感染的問題,沒及時控制其感染源,病毒通過空氣或水源等傳播媒介,使牛群也隨之感染腸道疾病。
(2)牛犢初乳質量不合格。部分規模大的牛養殖戶喂養初生牛犢的初乳質量不達標,使牛犢體內的陽性抗體存有率高,從而引發病毒感染。若牛舍環境條件不過關,對牛糞清理不及時,母牛在哺乳時期身上存在大量的細菌與病毒,會導致牛犢飲用初乳時細菌通過乳汁流入牛犢體內,引發病毒感染。腸道病毒能在牛的消化道中不斷繁殖,并能長期存活在酸性環境中,將牛糞便作為相互傳播途徑,對牛的健康構成嚴重威脅。由于腸道疾病具有隱蔽性,在感染初期不易于被養殖者發現,所以導致疾病程度加重,誘發多種并發癥,例如肺炎和乳腺炎等。若母牛在孕期患病,會發生流產甚至死胎的現象,直接影響了牛群的繁殖與健康,養殖戶對其母牛身體也要及時治療與調養,損害了養殖者的經濟利益。
(3)牛群未按時接種疫苗及檢疫。大部分養殖戶都會忽略為牛群接種疫苗的過程,所以導致牛群在受細菌感染時沒有抵抗力,增加其患有腸道疾病的概率。除此之外,養殖戶沒有按時安排牛群的身體檢疫。由于腸道疾病初期具有隱蔽性,若牛群未按時檢疫,則未能發現病原所在,錯過最佳治療期導致其病情加重,影響牛群的生命健康。在養殖戶決定擴大規模外引牛群時,未對外引牛群進行相關的身體檢疫,如果有攜帶感染源的牛群融入原牛群中,將會擴大牛腸道疾病的感染范圍。
(4)牛舍衛生環境不達標。牛舍的衛生環境直接影響牛的身體狀況,衛生條件質量差的牛舍會給予細菌充分的繁殖空間,細菌的肆虐嚴重影響牛的身體狀況也會增加牛的患病概率。牛舍內溫度未隨氣候相調節、飼料質量有問題、空氣不流通等都是使牛患上腸道疾病的重要因素。
三、牛腸道疾病的預防策略
1.避免家禽傳播
在牛群和家禽同時養殖的情況下,因兩類種族身體狀況有較大差異,應將兩者之間分開飼養,若發現家禽出現腸道感染時,要及時患病家禽進行隔離治療,以防感染其他家禽從而擴大傳染源,威脅到牛群健康,并對家禽舍和牛舍全面消毒。
2.嚴格要求牛初乳質量
為使牛犢健康成長,養殖戶對母牛初乳質量應進行嚴格把控。在發現母牛懷孕時,應對其進行全面身體檢查,并隔離飼養,保持牛舍內的環境衛生,對其使用的飼料應合理搭配。在牛犢出生后,應對牛犢和母牛進行身體檢查以免體內存有隱蔽病原體,對母牛的乳汁應送到相關部門檢驗是否可供牛犢正常食用。
3.定期對其接種疫苗及檢疫
養殖牛群從出生、生長到成年的階段,養殖戶應定期對牛群進行對應的疫苗接種,減少牛腸道疾病或誘發其他疾病的發生概率,從而提升牛群的養殖質量。牛在生長階段會受氣候溫度、使用飼料及生長環境的改變極易增加患病概率,所以養殖戶必須將對其接種疫苗放在首位,增強牛群的免疫力與抵抗力。為使牛群健康成長并保證牛肉質量,養殖戶可采取將公牛與母牛分開飼養、配對和繁殖的方式。若需外引種牛時,應將其進行嚴格的檢疫,了解外引牛的基本情況,并將其隔離飼養兩到三個月,確認無病原體攜帶時,才可使其進行配對工作。養殖戶應對牛群定期采取檢查措施,充分掌握牛群的基本情況,若發現牛有腸道疾病的病癥發生時,要將其迅速隔離并對癥下藥,充分保證牛群可以健康成長。
4.做好養殖牛生存環境的衛生工作
養殖戶在建設牛舍前,應提前考慮到牛舍通風的性能并做好計劃,牛舍內部溫度設置要做到可人為調節,為牛群提供冬暖夏涼的生活場所,保證牛群在生長時達到身體的最佳狀態。在建設牛舍前,應選擇方便牛群輸出和購進的合適位置,可節省大部分的財力及人力。在養殖牛的過程中,為減少其發病幾率,應經常對牛舍殺菌消毒和滅蟲,切記要選用對牛群身體無害的殺蟲劑,保障牛群身體健康和牛舍清潔度。
四、結語
隨著消費者要求的提高,養殖戶也應學習更多有效的養殖方式,提升自身的養殖技巧,采用有效預防牛疾病的手段,可減少牛群腸道疾病的患病率,為消費者食用牛肉的安全性以及養殖者自身的經濟效益都做出負責的保障。
參考文獻:
[1]朱彤.牛腸道病毒 VP2 蛋白免疫原性研究及診斷方法的建立[D].長春:東北農業大學,2015.
[2]付永凱.牛腸道疾病的發病原因及防治策略[J].畜牧獸醫科學(電子版),2017,(0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