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華



摘 要:通過對連江縣林業工作站建設情況的調查,分析出當前林業工作站建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了發展對策與建議,以期為林業工作站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林業工作站;建設現狀;發展對策
連江縣地處福建省東部沿海,境內多山,以低山丘陵為主,轄22個鄉鎮,設有22個林業站;全縣土地總面積10.91萬hm2,林業用地面積7.09萬hm2,占65.0%;非林地面積3.82萬hm2,占35.0%;森林覆蓋率52.3%。林業工作站(以下簡稱林業站)是林業部門最基層的管理服務機構,是各項林業工作的“落腳點”,對林業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它承擔著政策宣傳、林政執法、資源管理、科技推廣、生產組織、和社會服務等重要職能。近年來,林業站在連江縣實施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國土綠化和森林質量提升、森林病蟲害除治、創建省級森林縣城、加快林業產業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資金、體制等原因,其自身建設和職能發揮上仍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亟待解決完善。
一、連江縣林業站建設現狀
1.機構設置及管理體制
連江縣設有22個林業站,即每個鄉鎮1個林業站,有的林業站同時加掛了防火辦、野生動物保護管理站等牌子。林業站是縣林業局的派出機構,機構管理體制為垂直領導,林業站人員編制、工資、固定資產均屬縣林業局管理,林業局負責業務技術指導。同時林業站又是代表林業局行使林業管理和服務職能。
2.人員配備及經費來源
目前,全縣林業站核定編制65人,在編49人,其中實際在崗40人,借調到縣局9人。每個林業站均配有一個站長或負責人。在崗干部職工中,具有大專以上學歷(包括在職大專)36人,占73.5%;中專6人,占12.2%,高中6人,占12.2%;初中1人,占2.1%;職稱情況為:目前林業站中僅1人獲得高級專業技術職稱,占2.0%,中級8人,16.3%;初級23人,占51.0%;獲得技師職稱2人,占4.1%;高級工7人,占14.3%;中級工5人,占10.2%;初級工1人,占2.1%;各林業站均為財政核撥事業單位。
3.辦公條件及主要職責
林業站辦公用房均設在鄉鎮人民政府辦公大樓內,沒有獨立的辦公用房。其中有14個林業站有獨立一間辦公室,占全縣林業站總數的63.6%,辦公室面積不大,約10-15m2;其他8個林業站都是與鄉鎮農業服務中心、村建站、民政辦等科室混合辦公;22 個林業站均只配備辦公桌椅2-3套,檔案柜2個等基本辦公設備,無固定電話;交通工具方面,琯頭、東岱、蓼沿、小滄4個鄉鎮各配備了一部摩托車;鳳城、敖江、浦口、曉澳、蓼沿、小滄6個鄉鎮有GPS辦公設備,其他鄉鎮尚未配備;到目前為止,我縣只有蓼沿林業站達到服務能力建設標準,人員、辦公設備、基礎設施、制度建設、交通工具方面相對完善,大部分林業站辦公條件跟不上新形勢下林業工作的要求。
林業站主要職責:宣傳與貫徹執行林業方針、政策;協助縣級林業主管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制定和落實林業發展規劃及開展森林防火、林木采伐、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等工作;配合縣級林業主管部門開展森林資源調查、造林檢查驗收、林業統計和林業科技推廣等工作;協助有關執法部門查處征占用林地案件;配合鄉鎮人民政府建立健全鄉村護林網絡和管理鄉村護林隊伍。以2017年為例,全縣造林1205 hm2,森林撫育1333 hm2,基干林帶封山育林1154 hm2,病蟲害防治588 hm2,受理林業案件25起;至2017年底,指導、扶持林業合作組織7個、大戶 3戶,為全縣林業各項工作順利推進做出積極貢獻。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1.資金投入少,基礎設施建設滯后
隨著我縣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深入和社會環境保護的重視,林業工作任務將越來越繁重,縣財政投入十分有限,林業站基礎設施建設重視不夠。全縣僅有一個林業站達到服務能力建設標準,有3間辦公室,面積共約40m2,所有林業站辦公室均設在鄉鎮人民政府辦公樓內,部分林業站和其他科室混合辦公。雖然目前林業站均配備計算機、通信設備等,但大部分計算機配置較為落后,而且只有林業站站長或負責人才有,交通工具僅有4部摩托車,一些必要的辦公設備如GPS地理定位系統極為缺乏,只有部分鄉鎮購買,這在一定程度上難以保障林業工作的正常開展。
2.隊伍結構不合理,專業技術水平不高
林業站現有人員中,專業技術人員占69.3%,工勤人員占30.7%。專業技術人員中高級職稱占2.0%,中級職稱占16.3%,初級職稱占51.0%。學歷結構上,大專以上學歷占73%,但大部分通過函授、電大等授課方式參加學習獲得學歷。專業結構上,林業站人員進出頻繁,人才隊伍不穩定,部分年輕人考上公務員調離林業站。真正學林業、懂林業技術、愛林業崗位的人偏少,加上實踐經驗不夠,而且每年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培訓大部分以公共課程為主,專業培訓相對少,因此林業站人員無法及時了解和掌握林業新信息、新知識、新技能,導致整體素質不高。
3.林業站人員少,工作任務繁重
2008年以來,林業站管理體制雖已從“縣鄉雙重領導”轉移到“以縣主管部門管理為主”軌道上來,但仍然很多林業站工作人員身兼多職,除了完成上級林業主管部門下達的各項工作任務,還要做好鄉政府分配的工作,無形之中加大了工作量,導致林業干部職工不能專心做好林業本職工作。全縣林業站現有人員49人,其中抽調縣局9人。大部分林業站人員只有1-2人(見表1),自然影響林業工作任務的完成情況。
4.部分職能發揮力度不足,影響林業工作整體提升
近年來,隨著林業的發展以及我縣創建省級森林縣城對生態環境的提升,林業工作任務越來越繁重,由于林業站在管理體制、隊伍素質、建設經費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直接影響到林業站部分職能的發揮,尤其在林業科技推廣、林業科學經營管理、服務和指導林農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從而影響我縣林業的整體提升。
三、發展對策與建議
1.加大投入,全面改善辦公條件
一是要爭取項目扶持。要積極申報省林業廳關于加強標準化林業站和林業站服務能力建設項目,切實抓好項目落實。二是爭取政策支持。積極爭取上級林業主管部門研究出臺相關政策,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用于林業站建設。三是爭取縣級財政投入。積極爭取縣財政做好林業站建設項目配套,增加林業站經費預算。力爭通過上述措施,切實解決辦公用房缺乏、辦公設備陳舊、工作儀器缺乏、業務裝備落后等問題,確保林業站工作的正常、有序運行。
2.加強培訓,提高林業人員整體素質
一是林業主管部門對林業站工作人員要有計劃、有步驟、有針對性地開展業務知識、相關法律法規等繼續教育培訓,并與實踐相結合,以此進一步提高基層林業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提升其專業素質和行政管理能力,為更好地發展林業,提供優秀的人才隊伍。 二是考錄相關林業專業人員,優化年齡結構。目前,林業站隊伍力量削弱、工勤人員年齡老化、知識弱化等問題突出。考慮林業崗位屬于艱苦崗位,縣林業局要主動與人力資源和社會勞動保障局協商,每年招考林業站人員時最好是男性,專業方面必須要求森林資源類,合理制定其崗位招考條件,從而優化年齡結構和知識結構,逐步解決林業站人員青黃不接的問題。
3.理順管理體制,建立激勵機制
林業工作野外作業較多,屬于艱苦行業,根據《福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省財政廳轉發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財政部關于調整林業有毒有害崗位津貼的通知》文件精神,建議所有林業站人員都可以享受有毒有害補貼,并列入工資基金特崗津貼管理,同時根據鄉鎮偏遠程度,對林業站績效工資和辦公經費補貼給予適當傾斜,體現了上級部門對林業工作的關心和重視,從而增強社會對林業工作的認可。根據《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鄉鎮林業工作站建設的意見》(閩政辦[2016]150號)文件精神,林業站專業技術人員申報高級職稱評審,論文發表不作硬性要求,側重對其工作業績和基層實踐經歷的考核,對在林業站工作滿25年并取得中、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證書的可直接聘任,不占核準崗位數,縣林業主管部門要鼓勵年輕人扎根基層工作,同時要主動與人事部門溝通,多爭取中高級職數,讓獲得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人員都可以聘任相應的崗位,從而享受相應的工資待遇。
4.建立林業工作中心站,確保林業工作順利開展
鄉鎮林業工作站現狀還是雙重領導,不能集中精力專門從事林業工作,建議由幾個鄉鎮組合成立中心站,單獨辦公,專職從事林業工作。全縣林業工作站人員統籌使用,明確中心站為縣林業局的派出機構, 加強縣林業局對林業工作站的直接領導,從而提高工作效率。我縣根據地理區位可以劃分為5個中心站,如表2。
5.發揮社會化服務職能,真正體現林業工作站的地位和作用
林業工作站在縣級林業主管部門的領導下,要根據當地實際,各有側重點、有效地開展職能工作,這是林業工作站的立站之本。林業站人員要增強為民服務的意識,在基本業務上簡化辦事程序和環節,加快林業信息化建設,提高工作效率,為當地林農提供優質便捷的服務。建議創建林業服務示范窗口,并設立群眾意1見箱,加強監督確保服務質量,為林業站充分發揮各項職能創造良好條件。
參考文獻:
[1]杜一均,王 歡.宣漢縣基層林業工作站建設現狀及發展對策[J].四川林勘設計,2015(1):70-72.
[2]莫家翠.基層林業工作站建設主要問題與對策[J].農業與技術,2012( 32) :64.
[3]常禮斌.關于陽城縣鄉鎮林業工作站建設的探討[J].山西林業2008(3):12.
[4]莫家翠.安岳縣基層林業工作站建設現狀與對策[J].四川林勘設計,2014(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