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佳
摘 要: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帶來的是經濟的快速發展,同時也不可避免造成生態環境遭到了破壞,保護環境已經成為當今社會一個重要的共識。樹林有凈化空氣的作用,美化環境,因此保護林業資源,創新林業技術,加強林業管理顯得尤為重要。本文通過介紹我國林業資源在育苗方面的一些現狀,通過分析并提出來科學、合理的措施,希望能夠通過本文為林業技術人員提供一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林業育苗;技術;管理;創新
林業在生態環境的保護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可以凈化空氣,美化環境,防風阻沙。而林業育苗作為林業生產的最重要的環節,培育優良的苗木資源對于環境保護意義重大。在培育林苗時需要創新技術,加強管理,雙管齊下提高林苗培育效率,滿足市場上的大量林苗需求。
一、目前林業育苗的現狀
工業化、城市化的建設,國內各個城市都加強了市貌市容的建設,因此樹苗有廣闊的市場需求量,然而現實是我國目前的林苗的培育技術往往并不能滿足市場需求,不利于生態文明城市的建設。現在育苗界現行的育苗技術仍然是傳統的育苗技術,把黏土裝在蜂窩形狀的紙和塑料袋中,在實際的操作上精心選擇品質發育比較好的林苗,并將其浸在水中使林苗種子萌發,種子萌發后再轉移到承載土壤的蜂窩紙和塑料袋中培育樹苗,在培養的過程中要精心呵護,定時消毒,等林苗發育到一定標準的時候可以放置到苗圃中再次進行培育,這種方法的有點時投入成本不高,技術要求較低,簡單上手,但是這個方法的弊端是林苗的成活率不高,苗株的生長狀態不均勻等。
二、林苗培育的問題分析
林苗的培育過程尚未成熟,用傳統的培育方式林培育出來的苗種成活率不高,出苗率很低,在人為篩選的苗子過程中,沒有統一的標準和原則,也沒有科學有效的方法進行輔助,主要依據種子是否飽滿、胚芽發育是否良好來進行選擇,受人為影響很大。這樣選出的種子不能100%達到出苗的標準,存在浪費資源的現象。袋子無法為幼苗提供充足的生長空間,而且袋子作為培養皿的營養成分分布不均勻,在一定程度限制了幼苗的生長,幼苗發育不良導致其根系和莖葉生長不發達,植株矮小,經常會發生畸形的情況,還容易被病蟲害侵襲,死亡率極高。林苗的管理上沒有完整的管理機制,對苗種不及時消毒,這樣預防疾病和病蟲害的抵抗能力也會很低,改變傳統的培育方式,改進育苗技術,借鑒國內的先進林苗培育技術是提高林苗培植率的重要方式。
三、育苗技術的改進和科學有效的管理方法
1.創新思維,提高苗種的出苗率。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現在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已經深入到人們的生產和生活中,在林苗技術的培育上也不例外。在世界上一些國家已經在林業技術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采用先進的技術使出苗率大大提高,我國也引進了這些技術同時根據本地的特點進行創新和改變,建立了完善的育苗機制,從選擇苗種、栽種、苗種萌發和預防疾病等方面制定了明確的標準和實用的操作方法。具體的林苗技術創新有以下方面:
(1)采用營養繁殖的育苗技術。營養繁殖技術的理論基礎是遺傳繁殖學通過無形的繁殖方式培育幼苗,這種方式彌補了傳統育苗的方式,保證優良的林木生物性遺傳到下一代的幼苗上,能夠有效保護生物的多樣性;同時也防止因引進外來的苗種而導致本地生態遭到破壞的現象。需要說明的是無性繁殖的培育方式苗株生長良好,根系、莖葉發達,苗種長勢良好,植株高,品相會整齊一致,有利于林業的規模化作業,省去了傳統的催芽和消毒的過程,培育良好的苗木直接嫁接,提高了苗種的成活效率。
(2)推廣嫁接育苗技術。嫁接技術是一種高效的育苗方法,在使用時需要注意當地的氣候條件和土壤的質量,同時考慮操作人員的技術水平將植株嫁接到砧木上。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需要注意必須選用質量上乘的砧木,在嫁接前對一定要對砧木進行施肥;選取苗株和運載輸送苗株時不能破壞苗株的生命力和活力,否則降低植株的生長,導致植株枯萎發霉;除此之外在嫁接時需要注意嫁接的速度和效率,快、平、準、緊進行嫁接工作。只有按照快、平、準、緊的原則有條不紊進行才能為嫁接的苗木提供良好的環境,嫁接出的苗株才能充滿生命力和活力。
(3)使用插干育苗的技術。這種方法是在品種優良的植株上專門選取一截苗木枝干或者枝芽,然后轉移到營養成分均勻的黏土或者有豐富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的組織培養液基質中,這樣為苗木提供了充足的營養成分,從而促進苗種的優良生長。這種育苗方法是趨于傳統的育苗方法,有一定的不足,選取的枝芽要注意使用有一定數量的芽葉并且保證其含有大量的水分,這樣的枝條提供了光合作用的場所形成生長素,從而提高扦插的生存率。扦插的方法雖然簡單上手,單位面積的產量也高于營養繁殖的產量,但是其對樹種和樹齡的要求較高,樹種的遺傳性會決定插條扦插的成活率,所以在選擇時一定要選擇幼齡和壯齡的枝條進行扦插。
(4)普及化學除草劑的使用。苗種的發育和保存是林業育苗的重要環節,可以借助化學除草劑來保證。在科學分析苗種和雜草的生長的習性,利用不同的除草劑在幼苗沒有影響的前提下進行除草,除草劑需要根據土壤的深度來選擇,對于微小的種子要采用內吸傳導型除草劑;同時除草劑也是需要根據時間來選擇的,在初期發育的階段使用觸殺型除草劑,種子萌芽初期幼苗和雜草的區別是比較大的,除草劑的使用可以滲透到土壤的深處,達到除草的效果。
2.林業育苗的管理措施。在育苗環節僅僅通過改革創新是不夠的,還需要強有力的管理措施和管理方法,只有技術和管理兩方面結合才能提高幼苗成活率,保證林業育苗的工作有序開展。具體的管理措施如下:
(1)完善育苗的管理機制。為了林業的長遠發展,需要改變林業育苗的原有結構,通過合資、兼并及參股等多元化的管理方式豐富林業育苗的機制,擴大林業育苗的市場,創新機制,促進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2)做好育苗期間的管理工作。育苗期對林業育苗的管理至關重要,在育苗期選擇優良種子、及時對土地進行翻整和施肥,定期對種子進行消毒處理等環節上一定要從細節處落實,充分做好前期的準備,苗期的管理和苗木的成活率有很大的關系,需要特別注意。
(3)建立科學的苗木質量評價體系。科學的苗木質量評價體系鮮明反映了育苗的理念,以前人們的評價都是通過肉眼觀察苗高、地徑、根系和莖葉的長勢來分析的,沒有明確的標準,與評價人的專業程度有很大的關系。科學的苗木質量評價體系是根據考慮扦插苗是否充分幼化處理、根系是否平衡以及是否具有空氣切根后形成的愈傷組織來進行審視的。
四、結語
總而言之,目前的林苗培育存在著很多的問題,不僅需要改進樹苗的培育技術,提高樹苗的成活率,還要完善管理機制,打破傳統的管理模式,規范評價的標準,這樣才能實現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滿足市場對林苗的規模需求。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國在育苗的網絡推廣上還沒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技術上還有一些尚未攻克的難題,在提高苗木的成活率上落后于發達國家,這是需要和發達國家借鑒和參考的地方。
參考文獻:
[1]劉大偉. 論林業育苗的技術和管理方法[J]. 農業與技術,2015,(6).
[2]殷岳武. 淺析林業育苗技術的問題及措施[J]. 農業與技術,2015,(12).
[3]張清. 探析林業育苗技術管理中的問題與對策[J]. 農技服務,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