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榮
摘 要:蠶桑養殖作為我國歷史悠久的傳統農業活動,傳承至今仍然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位。然而現階段我國蠶桑養殖的狀況卻不容樂觀,自然、人文、市場種種因素影響下經濟效益很難保障。本文從蠶桑養殖現狀入手,提出幾點行之有效的方式提升蠶桑養殖的效益。
關鍵詞:蠶桑養殖;市場;效益
蠶桑養殖的歷史在我國可以追溯到古代,而現代工業化社會的發展卻給這一傳統產業帶來了新的生存危機。如何將挑戰轉化為機遇,進而實現蠶桑養殖產業的轉型與升級,提高經濟效益,這關系到我國蠶桑養殖的未來。
一、蠶桑養殖產業現狀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織絲的國家,絲綢之路的開辟見證了桑蠶養殖產業帶來的巨大經濟效益。然而近年來工業發展、環境惡化、農業勞動力短缺等問題迫在眉睫,我國蠶桑養殖業的發展也受到了多種外部因素的制約。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大量青壯年勞動力選擇進城務工,迫使蠶桑養殖行業的從業者多數為農村留守的婦女老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缺乏先進技術的學習和相關養殖方法的培訓,只能沿襲傳統養蠶技術保證最低收益,難以提高生產效率。其次,市場價格的變動無法控制。我國在2008年后,受到了世界范圍內的經濟危機的影響,絲綢的市場價格一路走低,這種現象給蠶桑養殖戶了一個致命的打擊,嚴重影響了蠶桑養殖戶的積極性。同時,蠶桑養殖戶的經濟收入完全取決于當年的蠶絲產量與市場收購價格,缺乏增值空間,難以吸引更多勞動力投身到蠶桑養殖行業中,市場競爭力占有很大劣勢。此外,蠶的一生要經歷卵、幼蟲、蛹、成蟲的發育階段,生長周期較長,相對于棉麻等農作物付出的經濟成本與人力成本更多,化學纖維的耐磨、易洗等優點更襯托出蠶絲實用價值的短板。
二、提升蠶桑養殖效益的方式
針對目前蠶桑養殖行業面臨的突出問題,為了有效提升蠶桑養殖效益,本文提出以下幾個方式予以解決:
1.引進科學養殖技術
針對蠶桑產業落后現狀,首要任務是整頓從業人群質量。政府應制定出優惠政策加大對蠶桑養殖人員的扶持力度,組織農業專家和專業技術人員下鄉實地考察,安排定期培訓傳授經驗,提高中老年蠶農的學習意識與熱情。例如規范桑園的樹形,定期作統一的枝葉修剪,根據地理條件統一配備適合桑樹生長的肥料,設置專門蠶種培育室,對害蟲進行及時的隔離防治,對于病蠶、蠶糞等廢棄物進行合理處理,避免細菌污染傳播,提高單位土壤的使用價值。同時轉變年輕群體的就業觀念,適當予以優厚的經濟補助,設置專門專業方向,提供開放式信息渠道和網絡平臺,提供專業對口的就業市場,引導專業人才從事蠶桑養殖,用年輕力量的創新思維與先進理念發掘產業的隱藏價值,彌補蠶桑養殖業人員短缺、年齡斷層問題,實現產業可持續發展運作。
2.拓展蠶桑產業市場
面對蠶桑市場不景氣現狀,政府職能部門應實施適當的干預與調控,拓展蠶桑養殖的銷售渠道,建立完善的議價計價機制,平衡市場供需要求,促進良性競爭。例如政府可安排桑農與絲綢紡織企業進行對接,簽訂正規的供銷合同,保證蠶桑年產量滿足企業需求,控制當年蠶桑培育數量避免滯銷,平衡價格波動。同時擴大出口市場,吸引外商注資,延伸蠶桑產業鏈,與沿線國家進行廣泛深度的貿易往來。發掘絲綢產品的文化價值,注入歷史文化理念,做好產品的營銷宣傳,開創新興產品市場。此外,引導旅游業與農業結合,吸引外來游客到當地參觀游覽,定期組織周邊中小學生到桑園春游,實現品牌效應,打響群眾口碑,從而帶來更大的商業利益。
3.開發副產品額外利益
傳統蠶桑養殖戶的收入大部分來源于販賣蠶絲,然而普遍收入較為固定,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物質需要,基于此急需發掘蠶桑的額外價值。蠶桑的價值并非止于蠶絲的販賣,其副產品的種類也不勝枚舉。例如桑葉可以制茶,桑根有降壓的藥效功能,桑果可以榨取果汁,桑芽中富含氨基酸可用于治療“三高”,桑枝可以作為制作人造棉的原材料,蠶蛹可以食用,甚至蠶糞中的葉綠素還可以提取出來增加經濟效益。將修剪下來的多余桑枝進行粉碎,再進行簡單的調配,還可以種植香菇。香菇營養價值高,口味香醇,價格高,有著巨大的消費市場。如此在保障桑農販賣蠶絲獲得穩定收入的同時,開發出的蠶桑養殖副產品帶來更多的額外收益,不僅創造出衍生的產業鏈,更提供了廣闊的勞動市場,開創出附加價值,將蠶桑養殖產業不斷發展壯大。
4.增加蠶絲的競爭價值
以往蠶絲由于價格昂貴、不易保存等特點,多數為經濟條件良好人士所青睞,日常生活中應用較少。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蠶絲已成為普通人亦可承擔的物品。但相比于棉麻和化學纖維,蠶絲顯然成本要更高。針對于此,應揚長避短,充分發揮絲綢的優勢,提高市場競爭力。一方面嚴格管控蠶桑養殖,提高蠶絲的質量,保證優質蠶絲生產。另一方面打響市場口碑,著重強調舒適度、高檔性、自然無公害、傳承傳統技藝等優勢,提高蠶絲的競爭價值。例如:針對國家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號召,緊抓“絲綢”這一重點將口碑打響,喚醒人們對于絲綢的重新關注,與知名服裝品牌聯合開發諸如絲綢帆布包、絲綢面料帆布鞋等多種周邊產品,吸引年輕群體對于潮流的追求與狂熱,提升經濟效益。同時絲綢的加工技藝應及時革新,在原有純白色絲綢的基礎上加入噴染、潑染、手繪等新工藝,使其更能贏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三、結語
總而言之,蠶桑產業如今正面臨著嚴峻的市場競爭態勢,提升蠶桑養殖的效益已成為目前亟需解決的問題。彌補傳統技藝的短板,發揮市場經濟的優勢,提高產品的附加價值,如此方能有效提高蠶桑養殖的經濟效益,保持競爭優勢。
參考文獻:
[1]范業君,徐延東.提升蠶桑養殖效益的方式——有效拓展蠶桑產業鏈[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05):283.
[2]余長香.拓展蠶桑產業鏈 提高蠶桑養殖效益[J].農民致富之友,2013,(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