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項文荃

文徵明《小楷歸去來兮辭》
兒童寫錯字,一面由于教育未盡完善,一面由于客觀原因。所謂客觀的原因,主要的是存在于文字和兒童兩方面。關于文字方面的有:
1. 我國字形的構成不用字母,各個字各有它不同的形狀,字形千差萬別,它的組成雖各有意義,但并不簡單明了,非兒童所能了解。這是容易寫錯的一種原因。
2. 有些字的某一部分與別的已熟習的字似乎相同,兒童不加辨別就寫錯了。例如“些”的上半部“此”誤寫作“比”,“麪”的右半部“丏”誤寫作“丐”。
3.有些字的筆畫非常復雜,容易寫錯。例如“講”“蠅”“肅”“為”等字,兒童寫錯的很多。
關于兒童方面的:
1.初寫的時候,只求寫像字形,一個字大體的形狀寫得像了,他便認為滿意,至于部分的錯誤是不去注意的。
2.不知道字的組織,更不知道構成的意義,因此多誤會而寫錯。
3.初寫字的時候,手指運用不靈,執筆按紙等動作不能自由控制,寫的時候注意力常被拙劣的動作所牽制,所以容易分散,便寫錯了字。
4.因為練習機會不多,對于字形尚未熟悉,所以容易寫錯。平時兒童默寫時比抄寫時錯字更多,便是這個原因。
兒童多寫錯字,固然由于種種客觀原因,但能指導得法,這種錯誤也不難克服。下面所舉的各種方法,如果照著實行,多少會收到效果。
1. 兒童開始寫字,教師應將字的筆順、結構、位置等予以詳細指導,倘在這時候不加注意,任兒童亂涂,便易于養成許多錯誤的習慣。習慣既成,以后就難矯正。
2. 教師在黑板上寫字,字體要大,筆畫要清楚,結構和位置都要分別詳細說明,依照筆順給兒童看,叫兒童拿粉筆在黑板上試寫,后再用鉛筆或石筆在紙上及石板上練習。
3. 程度低劣的兒童,應予以個別指導。
4.把容易寫錯的字,特別提出指導,并使兒童多加練習。
5.利用時機,指導字的構成意義,例如“問”從“口”,“洗”從“水”,以減少兒童書寫時的錯誤。
6.做改錯練習,把兒童容易寫錯的字寫入句中,使其找出改正。或做正錯選擇練習,把一個正字和幾個錯字混列在一起,叫兒童選擇正字圈出來。如有做錯,應使共同或個別訂正。
7.批訂課卷,盡量摘出錯字,以促使兒童注意。
8.練習簿的首或尾附有《勘誤表》,叫兒童隨時把錯字寫在表內訂正之。
9.摘出全級兒童寫錯的字,制成《錯字正字對照表》,貼示于教室內,叫兒童時常觀看辨別。
10.制《錯字統計表》,貼示于教室內,按期統計各個兒童的錯字,填入表內,以激勵兒童少寫錯字。
11.默字可使兒童注意字的筆畫構成,應多做默字練習及默字比賽。
12.使程度不同的兩個兒童合寫一字,寫時依著筆順各寫一筆,二人互相交替寫下去,寫成一字為止。寫好了,叫其他兒童批評。如此練習,可使程度較低的兒童融合他人的經驗,矯正自己的錯誤。
13.我們已知道默寫比抄寫錯字多,年級愈低錯字愈多。由此可以推知練習次數的多少及技能的熟練不熟練,與錯字的多少成正比例。所以,多予兒童練習的機會使技能純熟,為減少錯字的要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