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強制休假是指在事前不告知的情況下,對相關部門風險崗位人員實施強制離崗休假的行為。強制休假所安排的接替人員,必須按照規定和代理崗位的操作流程進行工作,認真履行所代崗位職責,對代理期間所發生的屬職責范圍內的問題承擔相應責任。但筆者在對基層央行審計中發現,由于規定的崗位設置與基層業務崗位人員配備不足之間的矛盾,導致制度執行困難,強制休假無法落到實處現象時有發生,存在風險隱患。
筆者在對某支行強制休假執行情況進行審計時注意到,該行會計主管休年假辦理移交時,由退居二線且居于外地的原分管領導接交。經過深入翻閱資料發現,一是強制休假沒有事先經過三級審批。沒有強制休假審批單,僅是在交接登記簿上蓋有個人私章以示接交,且把公休假一分為二,注明前兩天為強制休假時段。二是借用接交人(原分管領導)的CA證書代為審批。在業務操作處理過程中,代崗員用接交人(原分管領導)的CA證書代為審批。三是CA證書沒有及時更換,明知原分管領導不在當地,沒及時更換CA證書給新分管領導接替接交工作。但據了解,該領導早已退居二線,長期在外地照顧孫子,接受移交的工作后,也難以到現場操作具體業務。由于縣支行規定的崗位設置與基層業務崗位人員配備不足之間的矛盾,加上CA證書更換較為不方便,不得已而在會計主管出差或休假時借用接交人(原分管領導)的CA證書,以確保形式上有接交人。
該案例的發生暴露出該支行:一是強制休假隨機性、強制性、突然性缺失。強制休假是指在事前不告知的情況下,對相關部門風險崗位人員實施強制離崗休假的行為,而該支行是會計主管提出休公休假在先,履行強制休假手續在后,存在順序上的顛倒,強制休假隨機性、強制性、突然性缺失,失去了強制休假防范風險的本意;二是只聞其人不見其影。強制休假所安排的接替人員,必須按照規定和代理崗位的操作流程進行工作,某支行強制休假接崗人員不在現場遠在外地,而是由其他不可兼崗的人代替兼崗,借用接崗人的CA口令操作,表面上不違規,實際操作上嚴重違反了內控制度。強制休假成了一句空話、一種形式、一種擺設;三是做假不打假。會計主管強制休假是由行領導負責監督交接的,某領導明知接崗人員遠在外地,卻在交接簿上簽名以示監交,存在作假的行為,不利于風險的防范;四是背鍋不怕黑。接崗人員必須按照規定和代理崗位的操作流程進行工作,認真履行所代崗位職責,對代理期間所發生的屬職責范圍內的問題承擔相應責任。本案中,接崗人員未在場,而是由其他人員代為操作,一旦發生業務差錯或責任事故,相關責任難以明確。
此案暴露出一些單位和部門在強制休假的管理上無視制度的存在,內控制度執行不嚴,使相關制度形同虛設,雖然存在人員不足等一定的客觀原因,但其背后隱藏的風險卻不容忽視:一是責任不明確。未真實反映會計人員業務交接情況,接崗人不在現場,代崗人員用接崗人員的身份處理業務,接崗人與實際代為其操作人員間未履行任何手續,未以會計檔案形式保存,不具備法律效力,一旦發生業務差錯或責任事故,相關責任難以明確;二是業務增風險。代崗人員不辦任何手續的根本原因在于違規兼崗,以信任代替制度,違反內控制度要求,事實上形成了業務操作“一手清”,操作是一個人,審核也是一個人,風險控制措施無法有效實施,可能給心存邪念之人以可乘之機,存在風險隱患,亟需引起有關部門和領導的重視。為杜絕此類現象再發生,切實防范資金風險,建議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嚴格規范強制休假程序。支行要對全行要害崗位的安排作出統一規劃,具體休假日期、休假人員等信息必須做到嚴格保密,不得提前告知休假當事人。休假前一天,由當事人部門和辦公室共同填寫《強制休假通知單》,經主管行領導(股室負責人休假報主管行長、行長)審批簽字同意后通知休假人員,并按規定辦理好業務交接手續,安排人員進駐進行審計檢查。
二是科學安排強制休假時間。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業務人員的配備不能僅僅滿足于崗位設置的基本要求,要留有余地,充分考慮重要崗位人員強制休假和職工正常出差、培訓學習的需要。嚴格落AB崗制度,保證兼崗合理規范、固定有序、松馳有度。在安排人員休假時,同一部門人員的休假時間要做到適當分散,可以安排在不同的月份,避免影響日常工作的正常開展。年初可征求員工意見,根據股室工作安排及員工實際,對個人強制休假計劃作出彈性安排,可大概明確每個要害崗位職工大致休假時段,按照強制休假制度予以科學安排。
三是合理確定強制休假崗位。各支行可根據自身業務實際及人員實際,對單位各要害崗位進行風險評估,在評估過程中可加入崗位廉政風險防范因素,然后根據風險系數的高低合理確定本單位需要實行強制休假的要害崗位,同時明確實施強制休假以不影響全行工作的正常開展為前提。
四是認真開展業務審計監督。審計要求采取現場檢查方式進行,重點是檢查業務操作是否嚴格執行內控制度、經辦業務有無明顯疏漏、重要物品是否安全使用等方面。審計人員開展每次檢查要求進行詳細記載,并做好工作底稿以備存檔和復查,審計結論要提交主管領導審閱簽字,并作為被審計人員全年績效考核的重要依據,以真正達到強制休假防范崗位風險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