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陽醫學院組織學與胚胎學教研室)
現代的教育理念,學生是主角,教師是配角;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能動性。我們不僅要在授課過程中考慮學生主體因素,主張開放,重視平等,也要體現在考試中-作為檢驗教學效果的主要指標。學業成績是評價教學效果和學習效果的主要指標之一,因此采用客觀、有效的學業水平評價體系具有重要的意義。只有運用科學的評價方法,才能真正了解學生學習的真實情況,才能使教師了解是否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明確教學中可能存在的問題,以便在以后的教學中不斷改進,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茖W合理的考試方式對高校教師的“教”和大學生的“學”有直接影響。
組織學是典型的形態學科學,是研究正常人體微細結構及其相關功能的科學。組織學是其他醫學基礎課和臨床課程的基礎。胚胎學是研究胚胎形成和發育過程的科學。學習胚胎學,對建立科學唯物主義觀點,理解生命的發生與演變,以及個體與環境的聯系,防治畸形和某些先天性疾病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作為醫學生接觸最早的專業課,組織學與胚胎學采取客觀有效的學生學業水平評價方法,對學生更快地適應大學的學習方式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們可以探索創新考試模式和內容,激發學生真正掌握專業知識。
作為人才培養的高校,在學業評價上應采用綜合性和公平性兼備的標準。我們采取全過程考核評定方法,全過程考核模式包括平時成績和期末筆試成績兩部分,二者各占50%。平時成績包括平時一次理論小測驗和出勤率、課堂表現、作業成績、實驗考試共同構成100分;期末筆試成績100。學生參與期末試卷命題的約30%,期末試卷的卷面組成:選擇題40個,每題1分;名詞解釋10個,每題2分;簡答題5個,每題4分;論述題2個,每題10分,合計100分。其中10個名詞解釋和2個簡答題學生參與命題。
1.研究對象
選取我校2015級臨床專業7-12班同學作為研究對象,共計190名學生作為實驗班,參與期末試卷的命題。2015級臨床專業13-19班同學共計221名學生作為對照班,不參與期末試卷的命題。所有同學均采用全過程考核模式。
2.問卷調查
對實驗班同學設計問卷進行調查,了解同學對參與期末試卷命題的想法,回收問卷并統計結果(回收調查問卷171份)如表1。
統計結果顯示,25.1%的同學認為由于出題而導致復習范圍縮窄。95%的同學認為參與出題,有助于提高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80%以上的同學認為可以增加對本門課程的學習興趣;90%的同學認為有助于提高自學能力和學習效果;86%的同學能夠因為出題而更認真地閱讀教材。81.3%的同學認為采用全過程考核模式,會促進平時的學習。
3.考試結果與統計學分析
實驗班與對照班理論課授課教師相同,參與出題的190名同學與沒參與出題的221名同學的期末考試結果進行比較,結果如圖1。應用SPSS16.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實驗班同學的平均分為71.18±14.76分,不及格率為16.31%;對照班同學的平均分為68.52±16.88分,不及格率為23.07%;80~100分的高分數段同學百分率實驗班為33.16%明顯高于對照班的26.70%,0-50分的低分數段同學百分率實驗班為8.42%明顯低于對照班的14.5%。但二者均無統計學意義。

高校學業考試,是高等教育機構根據教育目的、要求和培養目標,自行編制試卷并主持實施的各種考試。目前命題方式主要分考教合一和考教分離兩種模式,學生參與試卷命題尚屬于新的嘗試。靈活巧妙地調整考試方式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采用全過程形成性考核模式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優于傳統的一卷定結果的考核辦法。實驗班和對照班的期末考試成績分析結果顯示,實驗班同學的平均分較對照班提高近3分,不及格率降低約7%,高分數段同學比例也有增加,說明讓學生參與試卷命題,對提高考試成績有所幫助。而且我們曾在高職班的同學進行類似研究,成績也有所提高,但不如這次本科班明顯,考慮與研究對象的基本素質、學習能力有關。高職班同學出題有教師根本不講,沒在考試范圍的內容出現,反應同學沒有認真聽講,而在這次本科班沒有這類試題出現。利用學校試題評價系統結果顯示,試題的1.8%(即56道試題只有一題)顯示難易區分度劣,應淘汰;8.9%顯示難易區分度尚可,但須修改;3.6%顯示難易區分度良好,改進更佳;85.7%顯示難易區分度優秀。比較實驗班和對照班成績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考慮與研究對象的選取和樣本量有關。同學在出題的過程中,多數會開拓學習途徑,利用網絡或閱讀輔導書查找題目,能有效提高自主學習,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通過同學參與命題,可以幫助老師開拓思路,發現教學盲點,有助于提高教學效果。
為有效地監管整個教學過程,實時考核同學的學習情況,我們采用全過程形成性考核模式,實現素質教育要求。形成性考核包括出勤率、實驗、平時作業、課堂討論、自學等內容,可以全面了解、掌握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并且學生參與部分期末試卷的命題,真正體現了“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的現代教育特征,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全面實現素質教育具有重大意義。
[1]褚志濤.開放教育形成性考核改革探索[J].現代企業教育,2013,(22) :260.
[2]丁曉慧,解輝,叢敬.醫學教育改革路上的思索和感悟[J].解剖科學進展,2015,(05) :560.
[3]申文盛,劉向榮,覃飛.做好考試改革,為高校教育保駕護航[J].現代職業教育,2016,(04) :72.
[4]丁曉慧,吳敏范,江敏.形成性考核評定方法在組織學與胚胎學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4,(22) :33.
[5]丁曉慧,江敏,周慧.組織學與胚胎學考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衛生職業教育,2016,(21) :79.
[6]陳銀銀,程國銳.為提高學習積極性而進行創新考試的幾點建議[J].考試周刊,2015,(40) :37.
[7]黨亭軍.從學業考試看大學考試文化建設的重要性[J].考試研究,2012,(01) :23.
[8]任西煜.我國高校學業考試現狀分析與改革探討[J].教育與考試,2013,(01) :37.
[9]施勇軍.形成性考核管理系統建設的研究[J].文史博覽,2013,(8) :25.
[10]楊嫩曉.高??荚囍贫雀母镅芯縖J].西安郵電學院學報,2006,(01) :133.
基金項目:沈陽市教育研究課題(2015-195) ;遼寧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研究項目(uprp2014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