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德
摘 要:在新時期的環境下,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提升,科學技術的不斷創新與發展,大大提升了物聯網技術的研究力度,使得物聯網技術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文章主要從物聯網技術概況角度出發,闡述了物聯網技術在企業生產發展中的應用情況,從企業生產、企業產品生產的智能化、企業生產過程監控與管理等角度進行了分析,同時論述了物聯網PFID技術在企業生產發展中的應用情況,并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從而為物聯網技術在企業生產發展中的應用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企業發展;感知技術;信息系統
中圖分類號:TH18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2945(2018)18-0157-02
Abstract: In the new era,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social and economic level and the continuous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research of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has been greatly enhanced, which makes the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a hotspot of social concer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urvey of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in the production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 and analyzes it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enterprise production, the intelligent production of the enterprise, the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f the enterprise's production process, etc. At the same time, it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PFID technology of Internet of things in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and makes a in-depth discussion, thus 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the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in the enterprise production development.
Keywords: enterprise development; perception technology; information system
引言
基于計算機技術、互聯網技術以及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物聯網技術成為了當下信息產業的新浪潮,隨著物聯網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其應用范圍不斷擴大,同時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因此要對物聯網技術進行深入的探究,從而以物聯網技術為代表的信息技術來促進傳統制造行業的發展,推動制造積極的進行轉型升級,從而提升企業的生產效率,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保障。
1 物聯網技術概況分析
物聯網技術主要是指通過激光掃描、全球定位系統、紅外感應器以及射頻識別等傳感設備將互聯網和不同物品連接起來,從而達到通信和信息交換的目的,實現智能化的管理、監控、跟蹤、定位以及識別等,物聯網的基礎和核心是互聯網,即物聯網在互聯網的通信和信息交換基礎上實現的。物聯網典型體系架構分為3層,分別為應用層、網絡層和感知層。感知層是對物質或物體進行識別,是物聯網的關鍵技術,網絡層是以移動通信網絡為主,是目前實施物聯網中的最為成熟、標準化程度高以及產業化能力最強的部分。關鍵在于為物聯網應用特征進行優化改造,成為一個系統性的網絡。應用層主要是開發和提供應用,將物聯網技術與行業需求相結合,實現產品服務的智能化應用解決方案,主要是針對低成本高質量、行業融合的解決方案、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信息安全的保障,以及開發不同的商業類型。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物聯網主要涉及以下幾種技術,分別為智能技術、網絡技術以及感知技術,不同技術當中又涵蓋著多種分技術,例如紅外傳感技術、RFUD技術等,依照當前的技術水平,物流行業對物聯網應用比較廣泛,首先是智能管控技術的應用,在物流信息系統當中,物聯網能以全面的覆蓋物流品的智能化控制,只能應用在普通的應用當中,例如在線追蹤、自動識別等功能。其次是網絡技術,物流系統以局域網為依據,通過有線通信和無線通信來保障物流系統的運行,其中無線局域網能夠占到25%,局域網占到物流應用的65%,而互聯網技術能夠占到65%。最后是感知技術,感知技術的應用非常廣泛,其中的RFID技術能夠占到物流行業感知技術的38%。
2 物聯網技術在企業生產發展中的應用
2.1 物理網技術在企業生產過程中的應用分析
企業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要動態管理企業生產產品的各項指標,比如在對企業加工產品的厚度、溫度、濕度等指標實施監控時,主要通過紅外線感應器、RFID等裝置與計算機網絡技術來實現,綜合不同的技術,以物聯網技術為主要工具,有效提升企業生產的產品質量,逐步優化整個產品線和生產工藝,從而保障整個生產過程能夠以物聯的方式實施,同時,物聯網在實際的應用當中,能夠有效提升材料消耗、實施參數采集、生產設備監控以及生產線過程檢測的能力與水平,逐步促進企業生產朝著智能化的方向發展。物聯網技術在企業供應鏈和生產設備當中,首先,企業在生產運行過程中,要積極將傳感網絡技術應用到企業原材料的采購、銷售以及庫存等方面,從而優化和完善企業的供應鏈管理體系,有效提升整個供應鏈的效率,促進企業運營成本的降低,幫助企業逐步形成供應鏈物聯。其次,物聯網在生產設備中的應用,可以將制造技術和物聯網技術實施結合,從而實施監控和在線監測生產設備的故障診斷、定位以及使用記錄,并依照獲取的檢測數據來得出設備維護和故障診斷的技術方案,從而實現企業生產設備的物聯。
2.2 物聯網技術在企業低碳生產與安全生產當中的應用
目前,我國積極倡導資源循環利用和節能減排等政策,所以,企業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要積極朝著低碳環保生產的方向發展,很多工業類的企業在生產當中會產生大量的污染物,如果將環保設備和物理網技術進行充分結合,能夠對企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實施有效監控,例如鋼鐵企業在生產當中,可以將無線傳感設備安裝到排污口當中,不僅能夠實施監測企業的排污數據變化,同時能夠遠程控制排污口的開關,從而防止企業突發性污染事故情況的出現。企業在正常的經營過程中,可以在不同的生產設備當中安裝傳感器,利用傳感器來對企業的整個生產狀況以及安全生產狀態進行感知,通過開放性、多元化、系統化的網絡監管平臺來保障生產的安全性,控制不完全因素,從而促進企業安全生產系統的提高,逐步朝著安全生產物聯的方向發展。其次,作為企業的核心部門,人力資源在企業生產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將人員資源和物聯網技術的聯合,能夠實施了解企業員工的工作狀態,從而為后期的工作安排等提供參考依據,有效提升企業人力資源的應用效率。
2.3 物理網技術促進企業產品生產的智能化
通過應用物聯網技術,能夠有效促進產品生產的智能化和產品的智能化,通過與網絡技術、信息技術的結合,能夠對產品的前期設計產生影響,例如圖文特效、數碼攝影、遠程設計、虛擬空間設計以及電腦動畫設計等,產品的智能化主要指將電子技術融入到產品當中,例如RFID芯片植入到產品當中,對產品的靜態信息進行記錄,同時利用不同的傳感器設備來對產品的運行狀態實施監控,讓產品朝著智能化的方向發展,例如在智能冰箱的生產過程中,將傳感器、RFID芯片等設備安裝到冰箱當中,讓冰箱能夠依照不同商品上的條形碼識別食品的種類和相關參數,為人們的食品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2.4 物聯網技術在企業生產過程監控與管理中的應用
利用物聯網技術能夠對企業生產狀況實施有效監控,并從中收集異常信息、工時信息、產量信息、生產信息等,從而在生產過程中安排生產計劃、提升產品生產質量,保障產品生產的可視化,實現生產的精細化管理。在實時監控過程中,通過利用現場總線采集或以太網實現數據的收集目的,例如一些重工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整個企業的控制中心由運營控制平臺、服務管理系統、智能設備管理系統組成,并積極應用了流媒體、遙感技術、GIS、GPS以及人工智能,從而讓客戶通過不同的數據傳播方式和企業的控制中心實施連接,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員能夠通過設備上的GPS實時了解傳回的設備參數,例如設備的溫度、排量等,從而實施遠程的診斷,幫助客戶排除設備的故障。
3 物聯網PFID技術在企業生產發展中的應用分析
隨著物聯網RFDI技術水平的提升,各種生產企業都有效的應用了該技術,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RFDI技術利用無線射頻信號來實現雙向通信的目的,完成數據的讀寫和操作步驟,其優勢在于環境適應能力強、速度快、抗干擾性能高、精度高以及無接觸操作等,所以能夠充分應用到資產管理、商品防偽、醫療衛生、交通運輸、物流管理等領域,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RFID技術將逐步替代條形碼,完成不同物體的識別,例如在實施電子元器件的制造過程中,首先要對生產線上的制品進行掃描,然后在掃描電子元器件,從而識別出制品和元器件是否吻合,如果應用RFID技術,在識別元器件過程中,可以通過電子元器件的系列編碼來自動判斷其是否和制品吻合。例如一些零售企業在實施貨物配送過程中,當產品出庫以后,RFID就已經參與到產品的配送當中,當運輸的產品到達分銷目的地后,分銷地的人員會對產品實施掃描,掃描后的貨物信息會上傳至互聯網系統當中,倉庫的信息系統也會收到相關的信息,從而實現貨物的全程跟蹤。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物聯網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其應用范圍不斷擴大,物聯網發展過程中,首先要實施信息的匯聚,然后對信息實施精確處理,最后再實施有效的聚合。盡管物聯網的應用規模不斷擴大,但在商用方面依舊處于初級階段,因此,要積極的探究物聯網技術,從而依照不同行業的不同企業需求,開發相應的產品,讓物聯網技術能夠靈活的運用到企業生產當中,有效提升企業生產的效率,降低企業運營的成本,促進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的提升,為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丁海建,艾國平,明旭星.物聯網技術在地鐵隧道下穿既有線路施工監控中的應用研究[J].工業控制計算機,2018(2).
[2]金加和,郭明,陳熹,等.RFID信息技術采納對上市公司的長期影響:基于全球視角的實證研究[J].管理工程學報,2018(1).
[3]王德清.朱洪波把脈物聯網的2018發展網絡化智能服務和智能信息系統[J].通信世界,2018(2):23.
[4]曹偉.物聯網和大數據及云計算技術在煤礦安全生產中的應用研究[J].電子世界,2017(18):88.
[5]楊桓,王嬌.物聯網產業發展與投資分析[J].移動通信,2011(09).
[6]葛先雷,史明松.物聯網在我國的發展及遇到的幾個問題[J].信息技術,2011(04).
[7]楊敏,周耀烈.物聯網視角下農產品流通問題與對策研究——以杭州市為例[J].中國流通經濟,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