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斌
摘 要:安全管理是企業生產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因此,煤礦安全管理工作是確保煤炭生產有條不紊進行的重中之重。本研究從煤礦安全管理的現狀出發,總結當前煤炭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安全管理問題,并針對性地提出相應的預防與控制措施,旨在提高煤礦安全管理水平,促進我國煤礦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煤礦安全;管理問題;防控措施
中圖分類號:TU71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2945(2018)18-0191-02
Abstract: Safety management is the only way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Therefore, coal mine safety management is the most important task to ensure the orderly development of coal production. Starting from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oal mine safety management, this study summarizes the existing safety management problems in the coal production process,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coal mine safety management and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al industry.
Keywords: coal mine safety; management problem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當前盡管新能源的快速發展緩解了傳統化石能源的消耗,但因為技術、成本等客觀因素的限制,煤炭、石油等傳統能源仍舊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常規能源。2018年1月1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17年12月份工業生產主要數據,全國原煤產量31487萬噸,同比增長1.1%。2017年1~12月份,全國累計生產原煤344546萬噸,同比增長3.2%。同年2月28日發布的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初步核算,全年能源消費總量44.9億噸標準煤,比上年增長2.9%,煤炭消費量增長0.4%。由此可見,目前我國經濟發展的支撐性能源依舊是煤炭等化石能源,保障煤礦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也是為我國經濟的發展保駕護航。
2018年4月8日,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網站發布消息:4月4日,黑龍江省龍煤集團雞西礦業有限責任公司滴道盛和煤礦立井發生煤與瓦斯突出事故,該事故造成5人死亡,5人受傷。煤礦企業事故的頻發一方面暴露了行業的安全管理漏洞,同時讓相關煤礦企業負責人意識到煤礦安全管理重要性。
1 煤礦安全生產管理概述
煤礦安全管理是對生產過程中每一個環節進行的規劃、監督、控制和評價。“保障生產,安全先行”這不僅是一個口號,更是每個參與煤炭生產的企業員工時刻踐行的行業標準。煤礦安全生產管理本質是有效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在煤礦安全事故發生原因的調查過程中,除了極少數不可抗力的客觀原因之外,絕大多數的原因是人為因素。因此建立健全安全規章制度,落實安全責任制,定期對員工進行安全教育及培訓,提高其自我保護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從根源上杜絕人為因素造成安全事故發生的可能,是保證煤礦安全管理工作順利開展有效措施。
2 煤礦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2.1 煤礦安全管理觀念落后
對于我國的煤炭企業來說,“重生產,輕安全”的傳統觀念一直存在,企業的管理者沒有意識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常常將安全管理拋之腦后,心存僥幸,并且出于節約成本的考慮,對于安全管理的投入少之又少,既沒有相應的安全管理資金,有沒有普及安全管理教育及預防措施,對效益、安全、生產三者的關系沒有正確的認識。同時,企業員工的安全觀念也沒有完全樹立,在生產過程中并沒有將安全放在首位,一味地追求經濟利益,在開展生產工作的過程中沒有按照相應的操作規程進行安全操作,置自身與他人的安全于不顧,往往導致悲劇的發生。[1]
2.2 煤礦安全管理技術落后
由于經濟發展水平的限制,我國煤炭生產工作起步較晚,技術水平有限,同發達國家的煤礦產業仍存在較大差距,一方面經濟發展需要煤炭能源的供應,另一方面技術水平落后的現實又無法確保煤炭安全高效的生產,這一矛盾使得煤炭企業責任人無法將安全生產和企業效益兼顧,于是為煤炭安全管理埋下了隱患。雖然我國目前對于煤礦安全管理工作十分重視,不斷引進國外先進技術,但是安全技術管理的發展是一項長期進行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這也就意味著安全問題依舊是制約煤炭產業穩定發展的“攔路虎”,煤炭企業的生產經營人員將長期被安全問題困擾,所以,對于煤礦安全管理技術的攻堅破難是相關專家持續工作的重要任務。[2]
2.3 煤礦安全生產保障能力低
煤礦基層安全人才隊伍建設相對滯后,無法保障基層生產的全面安全進行。同時,技術人員的缺乏與流失也是煤炭安全管理工作無法順利開展的原因。煤礦企業有大有小,管理水平有高有低,不同的煤礦企業的生產設備差距明顯,也是整個煤礦產業安全管理工作難以標準化開展的因素。雖然國有重點煤礦企業的機械化程度較高,但是個案永遠不能替代全體。生產裝備差、科技含量低、采掘效率低、人員素質低依舊是眾多落后小煤礦的主要問題。[3]
2.4 法制規范不完善,監督力度不夠
當前,我國煤礦監管體系處于一個相對復雜的狀況,盡管國家相關部門加大對行業的立法及執法力度,但依舊不能覆蓋全部企業。[5]同時企業沒有指定統一的監督、檢查標準,而相關人員的技術水平、安全意識有沒有達標也造成了煤礦安全管理工作的監管工作困難進行。管理過程的不統一,監管部門力度不夠也為煤炭生產工作的開展埋下了隱患。
3 煤礦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防控措施
3.1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體制,進行科學化管理
煤礦生產是一個相互聯系,互相配合的整體性工作,管理人員在安排生產工作前,需要建立相應的煤礦管理制度,以此來規范員工的工作生產活動。“預防為主,控制為輔”,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需要企業管理人員參照國家相應制度及專家理論指導,并根據企業生產實際情況進行,切不可生搬硬套,不僅浪費了人力、物力資源,同時也無法指導安全生產。落實生產安全責任制,明確個人安全責任,從而形成自上而下的管理體制,確保煤炭生產的有序開展。[6]
3.2 加強科技投入,以技術進步帶動生產力
針對生產設備的不安全造成安全事故頻繁發生這一問題,增加煤炭企業資金投入,做好安全技術的創新顯得置關重要。煤礦企業應當積極加強安全科技投入,建立安全技術措施專項資金,全面改善礦山安全生產基礎條件。“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往往一項技術的創新帶來的經濟效益無法估量,煤炭企業應當積極爭取政府和社會的支持,拓展安全專項資金籌集渠道,同時煤礦企業應當積極與相關科研單位和高等院校協同合作,對安全事故中的關鍵因素集中力量攻堅破難,同時積極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及派遣管理人員出國學習考察,全方位提高安全管理的工作水平。
3.3 定期組織安全培訓,增強安全意識
“先安全后生產,不安全不生產”。安全事故造成的往往是在生產一線的企業員工的傷亡,因此安全意識的養成靠的不僅僅是員工工作中的習慣,更多的是安全教育的培訓開展。安全培訓工作開展的過程,應保證培訓的內容全面,根據國家下達的安全生產方案,結合自身企業的生產模式,明確所有與員工的職責、義務,通過安全培訓增強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和安全理念,幫助員工理解工作方式,熟練操作流程,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7]
3.4 完善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
安全隱患,是指企業或單位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存在的可能導致不安全事件或事故發生的物的危險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管理上的疏忽。安全風險分級管控是指按照風險不同級別、管控措施復雜及難易程度等因素而確定不同管控層級的管控方式。煤炭行業管理部門根據煤礦企業報告情況,建立安全風險監管檔案,按照風險等級,對監管檔案實施差異化分類管理。隱患排查治理是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對生產過程的全方位監管,對于可能發生的或者容易出錯的地方安排專人進行專項排查,同時組織專家及技術人員定期開展安全大檢查活動,提前預防,提前管控,未雨綢繆,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參考文獻:
[1]張美偉.煤礦安全管理存在的難點問題及對策[J].內蒙古煤炭經濟,2016(09):65+71.
[2]李勝軍.煤礦安全管理現狀及對策[J].企業導報,2016(20):147+149.
[3]李林貓,高航標.我國煤礦安全管理現狀及對策[J].內蒙古煤炭經濟,2016(22):114+141.
[4]靳德寶.煤礦安全生產管理原則及其方法探討[J].山東煤炭科技,2017(02):174-176.
[5]張賽騫.我國煤礦安全管理現狀分析與對策[J].山東煤炭科技,2017(06):190-191.
[6]魏紅亮.煤礦安全管理常見問題及對策研究[J].技術與市場,2017,24(07):372+375.
[7]崔君.我國現代煤礦安全管理以及對策分析[J].科學技術創新,2017(30):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