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霞
新版 GB/T 8629—2017 《紡織品試驗用家庭洗滌和干燥程序》[1](以下簡稱新標準)于2017年12月1日正式實施,代替了GB/T 8629—2001 《紡織品試驗用家庭洗滌和干燥程序》[2](以下簡稱舊標準)。新標準在舊標準的基礎上進行了修改與完善。本文采用對比的方法,對新舊標準進行比較與分析,以利于生產(chǎn)企業(yè)與相關檢測人員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新標準。
新舊標準都適用于紡織織物、服裝或其他紡織制品的家庭洗滌和干燥,但新標準中增加了A型洗衣機的3種洗滌程序,C型洗衣機的7種洗滌程序,增加了“平攤滴干”,刪除了“烘箱干燥”,并且增加了1.4和1.5的注,即若有關各方商定,可采用烘箱干燥程序;采用本標準進行試驗時,使用不同的參數(shù)可能影響試驗結果,因此鼓勵使用本標準的有關各方商定所用的參數(shù),刪除了舊標準5.7關于烘箱章節(jié)。新標準增加的內(nèi)容使得標準應用更加廣泛更切合使用者的實際。
刪除了舊標準中引用的GB/T 8685《紡織品和服裝使用說明》的圖形符號,增加了GB/T 6529《紡織品 調(diào)濕和試驗用標準大氣》。調(diào)濕和試驗用標準大氣對試驗的結果會有影響,因此增加 GB/T 6529使得試驗更加標準化。
新標準第3章增加了術語和定義,此后章節(jié)編號順延。對自然環(huán)境、陪洗物、濕度控制裝置、過度干燥、標準洗滌劑、標準洗衣機、洗滌程序、脫水過程、靜態(tài)空氣、總洗滌載荷這些術語進行了定義,以便相關企業(yè)及檢測人員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標準提及術語的含義。
將舊標準的“儀器”修改為新標準第5章“設備和材料”,刪除了原表1和表2。
舊標準只有A、B型洗衣機,新標準有A、B、C三種洗衣機,并將A型洗衣機分成A1和A2型,洗衣機參數(shù)內(nèi)容調(diào)整至附錄,舊標準的A型洗衣機為新標準的A2型洗衣機,新標準增加了A1型新機型規(guī)格,參數(shù)與A2略有不同,具體可詳見附錄A表A.1;C型標準洗衣機為垂直波輪、頂部加料型洗衣機。由于市面上洗衣機的多樣化,增加洗衣機的種類可以使得廣大用戶和檢測人員選擇多樣化,更能符合實際生活的需求。
刪除了舊標準中表3及烘干機與洗衣機機型配套使用的要求,新標準將烘干機分為A1型通風式翻轉烘干機、A2型冷凝式翻轉烘干機、A3型鼓風式翻轉烘干機,并修改了烘干機的規(guī)格參數(shù)將參數(shù)內(nèi)容調(diào)至附錄G。由于烘干機的多樣化,及時將翻轉烘干機進行多樣化分類選擇可以使得試驗數(shù)據(jù)更加合理。
新舊標準無區(qū)別,其壓燙型式均應由有關各方商定。
新舊標準懸掛晾干或懸掛滴干均用繩、桿等,舊標準平攤晾干,新標準平攤晾干或平攤滴干均用篩網(wǎng)干燥架,約16目,不銹鋼或塑料制成。
修改了陪洗物的規(guī)格及選用方法,將參數(shù)內(nèi)容調(diào)整至附錄H。
舊標準陪洗物規(guī)格詳見表1、表2。

表1 舊標準A型洗衣機陪洗物

表2 舊標準B型洗衣機陪洗物
新標準的陪洗物沒有根據(jù)機型來分類,統(tǒng)一分成三大類:類型Ⅰ,100%棉型陪洗物;類型Ⅱ,50%聚酯纖維/50%棉陪洗物;類型Ⅲ,100%聚酯纖維陪洗物。其相關規(guī)格尺寸及縫制要求見新標準附錄H,相對舊標準要求上面增加了尺寸變化率及整理的要求。
舊標準第4章調(diào)整為新標準的第6章,標準洗滌劑由3種增加至6種,舊標準洗滌劑分3種:1)AATCC 1993標準洗滌劑WOB(不含熒光增白劑)用于頂部加料的B型洗衣機;2)無磷ECE標準洗滌劑(不含熒光增白劑),用于A型和B型兩種洗衣機;3)無磷ICE標準洗滌劑(含熒光增白劑),適用于除評定色牢度以外的場合。
新標準洗滌劑分為6種:1)標準洗滌劑1是不加酶的無磷洗衣粉,分為含熒光增白劑和不含熒光增白劑兩種,又稱1993AATCC無熒光增白劑標準洗滌劑(WOB)和1993AATCC含熒光增白劑標準洗滌劑,僅用于B型洗衣機;2)標準洗滌劑2是加酶的含熒光增白劑無磷洗衣粉(又稱ICE標準洗滌劑A),用于A型和B型洗衣機;3)標準洗滌劑3是不加酶的不含熒光增白劑無磷洗衣粉(又稱為ECE標準洗滌劑98),用于A型和B型洗衣機;4)標準洗滌劑4是加酶的含熒光增白劑無磷洗衣粉[又稱為JIS K3371(類別1)],僅用于C型洗衣機;5)標準洗滌劑5是無磷洗衣液,分為含熒光增白劑和不含熒光增白劑(WOB)兩種(又稱為2003 AATCC含熒光增白劑標準液體洗滌劑和2003 AATCC無熒光增白劑標準液體洗滌劑),用于B型洗衣機;6)標準洗滌劑6是不加酶的含熒光增白劑無磷洗衣粉(又稱為SDC標準洗滌劑類型4),用于A型洗衣機。
各標準洗滌劑用量見表3。

表3 標準洗滌劑用量
舊標準的標準洗滌劑與新標準的標準洗滌劑2、3、6均由3個相互獨立的部分組成:a)洗滌劑基粉;b)四水過硼酸鈉;c)漂白活性劑,四乙酰乙二胺。3個獨立部分使用前應按下述方法混合。為保持一致性,3個獨立部分干質(zhì)量混比為:77:20:3,混合方法新舊標準有所不同。
舊標準將a、b、c三種粉末各自預先溶解,先用約40℃的自來水溶解基干粉末和過硼酸鈉,將溶液冷卻至30℃,再將最后溶液注入洗衣機之前加入漂白活性劑。新標準是直接稱量各部分混合成試驗用洗滌劑。在使用前應徹底混合,改變了舊標準中的混合溶解方法,這樣使得試驗更加便捷利于操作,混合溶劑若不是立即使用可儲存于密封容器中最長儲存時間為14天。
水的硬度由舊標準“仲裁試驗用水的硬度不超過20mg/kg”修改為新標準“試驗用水的硬度應低于0.7mmol/L”,并增加了注:經(jīng)有關方商定一致時,可使用硬度低于2.7mmol/L的水。注的增加可滿足廣大企業(yè)生產(chǎn)者的特定需求,并增加了洗衣機注水口的供水壓力應高于150KPa。舊標準要求A型洗衣機洗滌和沖洗注水水溫為(20±5)℃,B型洗衣機使用冷水沖洗。新標準要求注水溫度為(20±5)℃,在熱帶地區(qū)若試驗用水不同于該溫度應在試驗報告中注明水溫。
舊標準第6章和第7章中洗滌載荷和陪洗物內(nèi)容調(diào)整為新標準第8章洗滌載荷
舊標準A型洗衣機要求總洗滌載荷應為(2±0.1)kg,B型洗衣機總洗滌載荷應為(2±1)kg,1A、2A、5A也可使用5kg總負荷,7A也可使用1kg總負荷。
新標準要求所有類型標準洗衣機總洗滌載荷應為(2±0.1)kg,若試樣為一件完整的成衣,總洗滌載荷超過2.1kg,應報告其總質(zhì)量。
新舊標準試樣數(shù)量均根據(jù)樣品的用途或產(chǎn)品標準的要求確定。
新標準規(guī)定纖維素纖維產(chǎn)品應選用類型Ⅰ棉型陪洗物,合成纖維產(chǎn)品及混合產(chǎn)品應選用類型Ⅱ聚酯纖維/棉陪洗物或類型Ⅲ聚酯纖維陪洗物,未提及的其他纖維產(chǎn)品可選用類型Ⅲ聚酯纖維陪洗物。改變了舊標準根據(jù)洗衣機類型來選擇陪洗物的種類,這樣更符合實際過程中的洗滌方式。
新舊標準都提及若測定尺寸穩(wěn)定,試樣量應不超過總洗滌載荷的一半,而新標準增加了若試樣為一件完整的成衣比例超過1:1時應報告其實際比例?,F(xiàn)在市面上很多整件的成衣其本身質(zhì)量就超過了總洗滌載荷的一半,因此加以說明可以使得報告更加合理化,縮小誤差。
新標準修改了A型洗衣機洗滌程序除仿手洗程序外,由原來的1A、2A、3A……的排序編號修改為代表洗滌溫度的第一個數(shù)字+攪拌方式(Normal、Mild、Gentle)英文第一個字母的代碼編號,這樣可以更加形象地表示與讀懂洗滌程序的內(nèi)容。對應舊標準洗衣機的程序對應如下:9N對應1A,6N對應2A,6M對應3A,5M對應4A,4N對應5A,4M對應6A,4G對應7A,3G對應8A,4H對應仿手洗。其中6M、5M、4M的攪拌程度均由原正常修改為緩和,并對正常攪拌N、緩和攪拌M、柔和攪拌G、仿手洗H加以說明。
修改了B型洗衣原表6的部分內(nèi)容并調(diào)整至附錄D,新舊標準1B、2B……對應的洗滌溫度有所變化,新標準并對漂洗時間、脫水速度、脫水時間進行具體規(guī)定。
增加了C型洗衣機的洗滌程序至附錄F。
新舊標準均有說明若使用翻轉干燥,單個試樣、制成品或成衣在洗滌前要先稱量。
選擇洗滌程序結束后,立即取出試樣從干燥程序中選擇進行干燥。舊標準中6種干燥程序,新標準中6種干燥程序,將舊標準的烘箱干燥刪除并把程序B滴干分為新標準的程序B懸掛滴干和程序D平攤滴干。
新標準翻轉烘干調(diào)整了出風口的溫度,由正??椢锊怀^70℃改為不超過80℃,對耐久壓燙織物或輕薄織物不超過50℃改為敏感織物最高不超過60℃。增加了翻轉烘干機濕度設定,按正?;虻蜔岱D干燥試樣,直至濕度測量裝置測得最終濕度達到標準規(guī)定的要求。
新標準在適用范圍、洗衣機類型、洗滌程序、干燥方式、相關技術指標等方面都做了重要內(nèi)容修改和增加,使得該標準更符合各地家庭使用的洗滌條件的變化,滿足大部分用戶的需求,同時充分考慮了對試驗和環(huán)境的影響,進一步體現(xiàn)了標準的可靠性、適用性。
[1]GB/T 8629—2017 紡織品 試驗用家庭洗滌和干燥程序[S].
[2]GB/T 8629—2001 紡織品 試驗用家庭洗滌和干燥程序[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