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紅
我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擁有大量的農業人口。大量的農業人口為我國農業生產的發展提供了便利的條件。它不僅滿足了農村居民的生產和生活需要,而且極大地改善了我國城市生活的基本需要。因此,為了滿足人民對農產品的需求,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促進農產品市場的可持續發展,所以要加強重視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管理。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為了解農產品安全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供更多的幫助。
1 農產品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
1.1 農產品產業化程度低
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中國形成了廣闊的疆域,由于不同地區的差異,不同地區的農產品生產和銷售渠道也有很大的差異。根據相關人員所進行的研究顯示,農產品在總體上存在著比較分散、零散、生產程度較低等方面的問題。之所以會出現這方面的問題,主要是因為農產品大部分都是依靠農村地區進行生產和銷售的。并且農戶在進行農產品生產的過程中,大部分都是以個體經驗、自主經營的方式進行。因此由于這一因素的影響,致使農產品的質量監管部門在進行農產品質量檢測方面的工作時存在著諸多困難,影響了農產品安全管理工作的持續開展。
1.2 缺乏健全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
目前,在對農產品質量進行安全監管工作時,主要都是以農業部、衛生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局等部門進行相關工作的開展的。同時,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還需要對工商總局、商務部、環保部進行聯合管理。雖然通過這些部門對農產品進行質量和安全管理對提高我國農產品的質量作出了重大貢獻,但由于各部門之間的聯合監督過程不明確、不充分和重疊,在權力分配的過程中存在著問題。因此,在具體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過程中,有關部門出現了執法、管理崗位空缺時間長、管理干擾等問題,影響了農產品質量和安全管理的全面有效發展,導致管理效率低下。其中主要問題是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不健全,這對農產品的不斷改進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2 提升農產品安全管理質量的對策
由于上述因素的影響,致使農產品進行安全管理時存在著嚴重的質量問題。如果不對這些問題進行合理而有效的解決,就會導致在開展農業方面的工作時受到嚴重的影響。因此為了對這些問題進行合理而有效的解決,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農產品安全管理質量提升方面的工作。
2.1 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進行建立和完善
在開展農產品安全管理方面的工作時,為了確保所進行的工作擁有較高的質量,就需要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進行建立和完善,由于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的開展涉及到多個參與部門,因此為了避免給相關工作的開展造成嚴重的阻礙,致使農產品管理工作的開展受到影響,各個管理不穩在對農產品進行安全管理時需要做好交流與合作方面的工作,進行更加精細、明確的職權劃分,責權明確,界限清晰,并建立統一的交流合作平臺和交流信息網絡。從而通過這種方式為促進對農產品進行安全管理工作時管理的覆蓋面、管理質量和效率的提高提供更多的幫助。
2.2 做好綠色農業的宣傳工作
進行農產品安全管理方面的工作,要想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的效果,做好綠色農業方面的宣傳工作是一種較為有效的方式。之所以需要通過這種方式進行農產品的宣傳工作,主要是因為相比于國外農業的規模化經營,我國農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存在著產業化程度較低方面的問題。因此由于這一因素的影響,致使我國在進行農產品的生產與銷售的過程中缺乏緊密的聯系,甚至出現產銷脫節問題。因此為了避免這些問題的出現,同時為了保證農業生產者在開展農業生產工作的過程中綠色農業意識的提升,政府部門要加大綠色農業的宣傳力度,讓他們明白農產品質量安全對于人類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強化生產者的社會責任感與誠信意識。只有這樣,才能做好農產品安全管理質量提升方面的工作,有利于我國農業生產工作的持續開展。
2.3 加強農產品認證體系的建設
農業產品的銷售市場非常大。根據相關人員的研究,農產品不僅可以幫助農業生產者通過國內銷售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還可以為人民的健康和農產品出口的順利進行創造外匯。因此,構建農產品認證體系,對我國農產品安全管理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為了保證相關工作的順利進行,我們應該積極吸收國外先進經驗,加強國際接軌,在我國農產品建設中結合市場管理體制和市場準入體制。從而通過這種方式,為提高認證技術和質量提供更多的幫助,有利于保障認證標準體系、認證體系、認證過程的權威性和可靠性。
農業標準化基地建設和農產品質量認證對促進本地區農業生產標準化、品牌化、集約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進行農產品的生產期間,為了確保農產品的生產質量,一般都需要做好安全管理方面的工作。而在進行這方面的工作時,需要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進行建立和完善,做好綠色農業的宣傳工作,同時還要加強農產品認證體系的建設。從而通過這種方式,為促進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有益的參考。
(作者單位:262111山東省濰坊市安丘市金冢子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