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敬東
商城縣屬信陽市,位于大別山北麓,主要有中低山、低山丘陵、丘陵壟崗三種地貌地形,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非常適宜農業發展。大豆是當地一種重要的農作物,有著較好的經濟價值、食用價值和營養價值,為實現優質高產的生產效果,提高大豆種植生產效益,便需要加大對栽種技術的研究力度,嚴格把控關鍵技術環節。文章對此展開了分析,希望有所借鑒和啟示。
1 優良選種
種子的選擇是大豆種植的第一步,要想提高種植生產效益,就必須選擇優良品種,并對種子進行精挑細選。首先,應堅持因地制宜原則,根據商城縣氣候環境、地勢地形、土壤條件等情況,結合大豆品種生長特點及發育規律,再借鑒往年種植經驗,選擇能夠增產增收的大豆品種,如洛豆1號、永育1號、中豆301等,不能盲目引進新品種,避免光照條件影響產量和效益。其次,確定好具體大豆品種后,還需要對種子進行篩選,可采用人工選粒方式,也可借助選種器,保留籽粒飽滿的種子,剔除病粒、癟粒、殘粒,能夠確保大豆的發芽率和存活率,很少出現缺苗現象,并且大豆幼苗一般都較為茁壯,大豆產量大約可以提高20%左右。
2 地塊選擇
地塊的選擇對于大豆的種植是十分重要的,需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考慮:第一,保證地塊土層具有較強的水肥能力,透氣性和滲水性良好,便于大豆根系發育及營養吸收,優先選擇砂壤土地塊,并堅持作物輪作原則,不可選擇剛剛種植豆科植物的地塊種植大豆,可以選擇剛種植過玉米、水稻等其他農作物的地塊。第二,應保證所選地塊周圍有著充足的水源及便利的交通,便于灌溉與排水以及運輸車輛進出。并施加足量底肥,以農家肥較為合適,為大豆生長發育提供充足養分。第三,應確保打壟作業的科學性,既要保證地塊濕度的適中,又要對土地進行深翻,滿足大豆抗旱和排澇實際需求,提供適宜的生長環境。
3 優化整地
在種植大豆時,應提高對地塊整改的重視的力度,為提高大豆種植生產效益打下堅實基礎。在對所選定的地塊進行耕作時,為增強土壤的通透性及儲水能力,通常都是采用熟化土壤,同時能夠有效殺死土壤中的蟲卵及草籽,減少了病蟲草現象,可以保證大豆的健康、茁長生長。并且,大豆屬于直根系農作物,為促進根系發育,從地層中吸收更多的營養物質,應保證土壤含水率達標,并且做到上虛下實,這些都需要通過對地塊進行科學翻耕及精細處理才能實現。除此之外,還要根據大豆種植土壤特點等,靈活開展生產工作,利用先進的農機設備開展生產活動,提高生產效率和生產效益。
4 合理密植
大豆產量與播種密度有著直接關系,同時還會影響單株豆莢數,但是,并不意味著種植密度越大、大豆產量越高,還需要綜合考慮大豆品種生長習性、土壤水肥能力、機械化水平等多種因素,確定最為合理的重視密度,在保證大豆健康生長的前提下,盡可能的提高重視密度。一般情況下,大豆的種植密度應控制在1.7萬~2.4萬株/畝,行間距和株間距分別以640cm和12.5cm最為合適。當地塊土壤水肥能力較強時,可以適當增大大豆種植密度;當地塊土壤水肥能力較弱時,可以適當減小大豆種植密度,而對于早熟品種,可進行密植,對于晚熟品種,應降低種植密度。
5 科學施肥
施肥管理是大豆種植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必須保證施肥的科學性及合理性。對于土壤肥力一般的地塊,施肥量可控制在15kg/畝左右,并保證不同元素肥用量配置的科學性,氮、磷、鉀三種肥料用量比例,以3∶1∶2最為合適,根據大豆品種做出適當調整。為提高肥料利用率,建議采用分層施肥法,除了在耕作層施加部分肥料外,還應將其施加在深耕層,兩者施肥量保持在1∶2左右,可對大豆根系起到良好的加固作用,吸收更多土壤中的水分和養料,確保大豆的茁壯生長和健康發育。
6 田間管理
田間管理主要包括定苗補苗、中耕除草。第一,大豆第一片真葉展開后即可定苗,發現缺苗現象時應及時補齊,留1株或每穴間。第二,對大豆進行中耕除草,以3~4葉期最為合適,將60mL精禾草克與5%除草劑混入到30L清水中,攪拌均勻噴施在田間,殺死田間雜草,避免對大豆長勢造成影響。如果大豆結莢鼓粒期比較干旱,則應及時進行灌溉作業,為大豆生長提供充足水分。另外,如果大豆進入生長期后,田間仍然存在雜草,應采用人工方式在開花之前將雜草清楚干凈,避免對大豆開花結果造成影響。
7 病蟲害防治
大豆種植過程中,會不可避免的受到病蟲害的影響,容易造成產量和質量的降低,所以必須針對各種常見的病蟲害現象,采取有效的防治對策。霜霉病、褐斑病、根腐病、菌核病等,是幾種常見的大豆病蟲,不同病害的發病原因及高發季節都存在顯著差異,應通過綜合分析和全面考慮確定最佳防治手段。如菌核病多見于8月份,在進行防治時,可使用豆病絕殺劑,可有效根治病害,保證大豆健康生長。蚜蟲、食心蟲、豆天蛾,是比較常見的大豆蟲害,根據蟲害類型及特點,應選擇科學的防治方式。以豆天蛾為例,可使用辛硫磷乳油1500倍噴霧來滅治,并結合生物防治法消除蟲害。
8 適時收獲
收獲時間的早晚,會影響大豆產量和品質,要想提高種植生產效益,便要做到適時收獲。如果大豆莖稈呈暗灰褐色,則表示大豆過熟,此時收獲,如果天氣較為干燥,則很容易造成豆莢炸裂,豆子散落到地面,降低了大豆產量,所以應早晨或傍晚時分收獲,此時空氣濕度較大,不易造成豆莢炸裂。另外,大豆收獲的季節陰雨天非常多,在黃熟期抓緊脫粒、收獲防止霉變,確保豐收豐產。
大豆作為商城縣一種重要的農作物,其產量和品質會直接影響到農民收入,與當地農業發展存在緊密聯系,要想實現提高大豆種植生產效益,推動當地農業發展,必須提高對大豆栽種的重視力度。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應從各個關鍵技術環節入手,加強大豆栽培種植管理,不斷優化、改進技術栽培技術,才能實現優質高產的種植效果。
(作者單位:465350河南省信陽市商城縣農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