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素芳
畜牧業是我國農業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年,隨著畜牧產業不斷向前發展,其在農業產業結構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對社會產生的影響越來越大。本文主要結合實際情況,首先分析了發展畜牧業對社會產生的影響,然后論述了促進畜牧業發展的對策。希望通過本次研究對同行有所幫助。
近年來,駐馬店堅持發揮優勢、重點突破的原則,扎實推進畜牧產業化集群建設,初步建成了符合本地資源特點的區域化、規模化、專業化優質畜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催生了一批初具規模的畜牧產業化集群。目前,全市共建設畜牧產業化集群15個,其中生豬產業化集群5個、肉牛產業化集群2個、家禽產業化集群6個、肉羊產業化集群1個、奶牛產業化集群2個。在2013年公布的河南省農業產業化集群名單中,我市畜牧產業化集群有4個上榜,分別為泌陽恒都肉牛產業化集群、西平啟明肉牛產業化集群、西平豐源生豬產業化集群、遂平眾品生豬產業化集群,對社會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
1 畜牧業對社會的影響
1.1 發展畜牧業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
畜牧業是經濟效益高,經濟鏈較長的產業。與傳統種植業相比,畜牧業具有較強的可控性,對土地規模,土地質量等因素依賴程度較低。積極發展畜牧產業,能夠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消費升級,從而促進農業產業結構進一步升級換代,轉變傳統產業生產模式。此外,動物養殖過程中,特別是草食動物養殖過程中,能夠充分利用農業生產產生的副產品,進一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加速產業調整步伐。
1.2 發展畜牧業有利于實現現代農業
在現代農業建設發展過程中,推進畜牧業率先實現現代化是必然選擇。在全新歷史時期,農村青壯年勞動力不斷向城市流動,畜牧與經濟社會發展聯系越來越緊密,對國際國內市場變化越來越敏感,加快發展畜牧業,對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統籌城鄉發展,繁榮農村經濟,促進農民增收,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1.3 畜牧業造成嚴重環境污染
近些年,隨著我國畜牧產業不斷向著集約化和規模化方向發展,在提高經濟效益的同時,畜牧產業所產生的廢物垃圾對周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由于養殖戶飼養不科學,飼養理念不先進,傳統思飼養模式下,多種動物疫病高發,動物死亡率和發病率呈現升高趨勢。規模化養殖場每天會產生大量廢棄物,這些廢棄物如果不經處理,隨意排放,將會對周圍環境造成嚴重危害。畜牧業對環境造成嚴重危害的主要源頭是病死動物、畜禽糞便、廢棄垃圾、廢水。這些污染物會對周圍生態環境、土壤、水源、空氣造成嚴重危害。
2 加速畜牧業發展的對策分析
2.1 進一步提高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
要按照控豬穩禽,大力發展牛、羊、兔等草食畜牧業的發展思路,立足本地區資源優勢和畜牧業發展優勢,堅持區域化、差異化發展,打造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產業聚集區,確保畜牧生產相對穩定。
2.2 深入推進畜牧業供給側結構改革
要深入抓住供給側改革這一條主線,大力推進畜牧產業升級換代,提質增效,不斷向著現代化畜牧產業發展。要重視龍頭企業培育,通過引進、幫扶、促進等多項舉措,形成完善的畜禽養殖日優勢產業鏈。同時還應該進一步加強品牌建設,引進現代化要素提升名優品牌,通過政策引導,強化服務等多項措施,促進品牌化畜牧業發展。
2.3 提高畜禽養殖廢物處理和資源化利用
為了有效促進現代化畜牧業產業發展,應該重視做好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要按照資源化利用為主,就地就近處理利用為主,市場化運作為主和有利于形成可持續商業盈利模式的原則和思路,深入調研分析,提出畜禽養殖廢棄物收集、處理、利用、監管等完善的配套方案,持續開展標準化養殖場示范創建活動,把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無害化設施建設納入到財政扶持項目,堅持有進有退,指導區域,依法劃定畜禽禁養區、限養區和適養區。
(作者單位:河南省駐馬店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