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科
甘州區土壤環境質量總體良好,但近年來隨著農業面源污染和農藥化肥的大量使用,使土壤功能下降,甘州區通過化肥和農藥零增長行動有效遏制了土壤環境污染。
加強土壤環境污染治理,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任務。近年來,廣大農戶在經濟利益的引導下,對農田的依賴性過大,導致化肥、農藥施用量居高不下,是造成土壤環境污染的主要因素。近年來,甘州區以保障農產品質量和人居環境安全為出發點,以改善土壤環境質量為核心,以土壤安全利用和土壤風險管控為主線,加強土壤污染防治,提升灌區土壤功能、改善沿山灌區土壤生態環境系統,促進了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1 大力實施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提高肥料利用率
甘州區通過擴大測土配方施肥在設施農業及蔬菜、果樹等園藝作物上的應用,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測土配方施肥全覆蓋;創新服務方式,推進農企對接,積極探索公益性服務與經營性服務結合、政府購買服務的有效模式。推進新型肥料產品研發與推廣,集成推廣種肥同播、化肥深施等高效施肥技術,不斷提高肥料利用率。積極探索有機養分資源利用有效模式,鼓勵開展秸稈還田、種植綠肥、增施有機肥,合理調整施肥結構,引導農民積造施用農家肥。結合高標準農田建設,大力開展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行動,著力提升耕地內在質量。
2015年,根據農業部《到2020年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農農發〔2015〕2號)文件精神和省農牧廳《到2020年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甘農牧發〔2015〕132號)及《張掖市到2020年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張市農發〔2015〕314號)文件要求,結合我區耕地狀況和化肥、施用現狀,制定了《甘州區到2020年化肥施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完成了年度目標任務,主要農作物化肥用量增幅降到了1%以下,其中,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入戶率達到80.5%,農作物秸稈養分還田率達到35.6%,機械施肥達到占比34.5%;近年來,測土配方施肥項目工作進度順利通過采集耕地土樣,常規分析化驗,取得了大量的化驗數據,基本掌握了全區的耕地質量和耕地養分的基本情況。同時通過大量的試驗、示范總結制定了甘州區主要農作物施肥配方,使畝均化肥施用量有了明顯的下降,同時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2017年來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面積86萬畝,項目區小麥平均增產389.4kg/hm2,增產率4.39%;平均增產節支677.85元/hm2;玉米平均增產505.05kg/hm2,增產率4.72%,平均增產節支1156.65元/hm2;馬鈴薯平均增產1244.25kg/hm2,增產率4.3%,平均增產節支900元/hm2;啤酒大麥平均增產359.7kg/hm2,增產率4.34%,總增產195.44萬kg;蔬菜及其他平均增產1292.25kg/hm2,增產率2.74%,蔬菜及其他平均增產節支1134.45元/hm2;肥料利用率提高7.8%,累計節本增效38101.1萬元。
2 大力實施統防統治示范,減少農藥使用量
嚴格貫徹落實張掖市人民政府《關于全面禁止經營和使用部分高毒高殘留農藥的通告》精神,所列18種高毒高殘留農藥一律不得在我區經營和使用,加強對水果、蔬菜、馬鈴薯、食用菌、中藥材等種植區域的使用監管。結合全國、全省農資打假電視電話會議的要求,堅持“突出重點、標本兼治、打防結合、綜合治理”的原則,圍繞保護農業和農民的利益,實行集中整治與日常監管相結合;生產源頭治理與市場規范管理相結合;監管機制與建立信用體系相結合的方式。推進貫徹落實農藥零增長行動,結合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與統防統治融合示范。按照項目建設要求和我區實際,選擇制種玉米、果園、蔬菜、馬鈴薯等農業支柱產業開展統防統治示范,示范點按照“統一監測預報、統一防治方案、統一組織實施、統一防效評估”的原則進行專業化機防隊防治。全區共建立大航、綠航、谷豐源等飛防及機防專業化統防組織42個。在明永鎮燎煙村、黨寨鎮三十里店村、區園藝場、沙井鎮南灣村,建立專業化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融合示范區6萬畝,在玉米試驗示范區內采取懸掛殺蟲燈、誘捕器、性誘劑誘殺玉米螟、棉鈴蟲、煙青蟲、小地老虎等害蟲技術;在蔬菜、馬鈴薯試驗示范區內采取懸掛殺蟲燈、三角型誘捕器、小船型誘捕器、夜蛾類通用誘捕器、新型蛾類誘捕器、黃藍粘板、小菜蛾性誘劑、棉鈴蟲性誘劑、煙青蟲性誘劑、小地老虎性誘劑誘殺玉米螟、棉鈴蟲、煙青蟲、小地老虎等害蟲技術;在果樹試驗示范區內采取懸掛殺蟲燈、三角型誘捕器、水盆式誘捕器誘殺桃小食心蟲、梨小食心蟲等害蟲技術。力爭示范帶動全區15萬畝高原夏菜、45萬畝玉米、5萬畝果園,優化適合本地綠色防控農藥品種及使用技術,大力推廣生物制劑農藥,使化學農藥使用量減少20%以上。通過示范帶動,綠色防控面積覆蓋率可達到35%以上,農作物專業化統防統治覆蓋率面積達到45%以上。
3 開展廢棄農膜回收利用,減少白色污染
利用春、秋兩季,積極組織轄區內種植農戶、土地流轉大戶、制種企業、農場經營者和專業合作社,廣泛開展廢舊農膜撿拾及清理回收行動。督促農戶完成廢舊農膜回收,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與各鄉(鎮)銜接溝通,并根據掌握情況,督促相關廢舊農膜回收利用企業及時回收、清理鄉鎮、村、社田間、地頭堆砌的廢舊地膜,確保廢舊農膜回收利用企業履行職責,把廢舊農膜回收工作落到實處,使基地廢舊農膜回收率達到80%以上。
(作者單位:734000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