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敏 劉樂平
隨著團場綜合配套改革不斷深入,職工成為了土地的主人和市場的參與者,土地的經營權握在了自己手中,種什么,賣給誰,都是自己說了算,3月29日,筆者在二師二二三團農二連育苗大棚看到,辣子苗、番茄苗、黑枸杞苗,生機勃勃。
職工魏卓在今年團場連隊改革中,分到了40畝身份地,為了增加收入又承包了20畝大棚,進行辣椒育苗。過去大棚育苗連隊統一購買種子、穴盤,今年改革后,都是職工自己購買種子,集中讓他進行育苗。
職工施泉也分到了40畝地,今年準備種植辣椒,過幾天苗子馬上可以移栽了,他隔三差五就來看看自己預定的辣子苗的長勢,看到苗圃管理到位,長勢非常好,對苗圃移栽后能夠順利成活,他充滿信心:“根據我們連隊的配套改革方案,我們一個職工都分了40畝地,我想今年都種辣椒。種辣椒第一步,先找育苗的,在咱們農二連職工心里,棚主魏卓育的苗的質量和成活率,以及病蟲害的防治,都做得很到位,所以說我也相信他,選擇他給我育苗。
過去,團場實行“五統一”,連隊職工種什么,什么價格,賣給誰,都是連隊說了算。今年,團場改革,在連隊“兩委”的鼓勵和引導下,職工們開始轉變思路,大膽嘗試,從種植品種、農資選擇,誰家的便宜,質量又好,就買誰的,全由自己決定。
二二三團農二連連長朱海峰表示:“改革以來,職工的思想轉變的很快,今年所有的種植,種什么,怎么種,全都由職工自主去選擇品種、結構、市場,我們“兩委”就是全程做好技術服務這些工作。”
大棚種植戶范道學承包了兩座大棚,年前經過市場考察,決定繼續培育黑枸杞苗,前幾天他還與周邊團場、和靜縣、尉犁縣的客商簽上了訂單合同。他說:“我們幫他們育苗,一般都是現金交易。尉犁縣的一個山東老板,今年訂了2000多盤,說明年準備大面積的種植,最少需要兩萬多盤。”
談到后期的種植計劃,范道學告訴我們,除了培育黑枸杞苗,今年他還準備輪作種植辣椒、西紅柿,增加收入,讓一家人的日子過得更好。“這個苗子在4月20號出完以后,我們把西紅柿又栽上了,西紅柿大約在六月底下來,到七月底基本上結束,剩一點點,到時候我們把辣椒栽上,辣椒栽上以后,西紅柿也摘完了,我們是輪作,這叫人勤多一點收入,你不管想啥辦法,大棚投資高一點,把有限的資源利用起來。”
提起連隊如何做服務工作,農二連黨支部書記李仁說:“下一步連隊準備成立種植合作社,進一步擴大規模,把大棚育苗做大做強,讓更多的種植戶抱團闖市場,帶動更多的職工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