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課外補習逐漸成為教育環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減負令施行下的福建省,課外補習班更是各家庭獲取更多教育資源的重要來源。初中英語教學作為擁有較高中教學較少的高考壓力的階段,在培養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習慣、方法及語音塑造都起著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通過了解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不足與課外補習的利弊,探尋英語課外補習對學生英語學習的影響,并提出有助于校內英語教學與規范管理課外補習機構的建議。
【關鍵詞】初中生;英語;補習
【作者簡介】劉星辰,華中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一、初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班級規模大,教學資源、設施缺乏。初中生班級普遍人數較多,少則有45人,多則達到55-60人,已遠超有關部門所規定的45人的限制,同時也與其他發達國家20人左右的小班教學規模差距較大。這種教學模式不利于英語教學資源的合理分配與對學生的針對性訓練、實踐與練習,也對課堂秩序的管理與維護造成了一定的難度。
除此之外,在缺少自然與浸入式的英語環境的背景下,英語教學對地道、正宗的英語教材、資料以及多媒體設施也有較高的要求。而在初中的英語教學過程中,較多的學校無法提供豐富、地道的英語學習資料,也有部分學校設施配備不完善。
2.教學內容局限,方法單一,無法營造英語氛圍。多數初中英語教師教學內容局限于課內課本知識,注重讓學生掌握課內語法與單詞,忽視相關文化背景與語言知識,限制了對學生發散與關聯思維的訓練,不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與興趣。
同時,多數教師習慣使用“填鴨式”教學,注重課堂紀律形式,無法靈活運用如短劇扮演、小組合作競賽等多種課堂組織形式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鼓勵英語口頭表達以避免“啞巴英語”,同時無法正確靈活運用眾多英語APP平臺與相關多媒體。
此外,國內初中缺少英語氛圍。英語教師在課堂上大多習慣用中文進行教學,學生除在課堂上進行少量的英語回答之外很少用英語進行表達,從而造成成績好的學生實際英語能力卻不夠的尷尬現象。
3.減負令實施,學習時間縮短。如今國家重視“素質教育”,旨在以減負令減輕中小學生過重的學習與心理負擔。但在減負令實行的過程中卻造成了學習時間縮短,效率下降的后果。學校減少英語課程與課下英語作業的布置在一定程度上為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造成了困難,不利于英語能力的提升。
二、初中生參加課外補習的原因
1.家長原因。
(1)部分家長由于學生假期時間較長,為避免學生花費過多的時間在游戲及其他消遣上,家長則選擇讓學生參加課外補習機構,在保障學生假期安全的同時提高學習能力。
(2)一些家長由于自身受教育水平不高,尤其是英語知識的儲備不夠,又希望孩子可以不輸在起跑線上,在中考與以后的學習生活中有較好的基礎,則選擇讓學生進行課外英語補習。
(3)也存在一部分家長由于受到同事、親戚與其他外界環境的影響,在某一種程度上出于比較與不服輸的心理要求孩子進行課外英語補習,以求學生可以在學習上達到理想的水平與高度。
2.學生自身原因。有部分學生能夠意識到英語的重要性以及學習英語的緊迫性而自愿選擇通過校外英語補習提高自身能力,同時也有一部分的學生是出于不滿足學校所教授的課內知識,自愿選擇校外補習,希望通過課外口語、寫作等補習掌握一定水平的英語表達能力與應用能力。
3.學校原因。由于學校英語教學人員資源有限,設施設備有限,加之初中班級數普遍過多,各班級人數過多,學生素質參次不齊,導致教學人員無法兼顧每一名學生,無法保證知識完整順暢的傳授。加之減負令下,學校通過縮減學生學習時間與課后作業來減輕學生學業負擔與高居不下升學壓力形成了矛盾,形成知識傳授上“供需失調”的現象,導致學生紛紛通過參加課外補習進行進一步的學習。同時,學校方面也會通過鼓勵成績較差的學生進行課外補習以減輕學校方面教學壓力。
4.政策、社會原因。課業負擔繁重是我國常年應試教育體制下一個無法在較快時間內改變的現狀,雖然我國在近幾年提出強制性的減負與教育改革,旨在加強素質教育,但由于仍然存在升學壓力與社會競爭,故課外補習的熱度則水漲船高。
此外,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在發展型消費上的支出比例正在逐漸超越生存型消費,更加愿意為個人潛力發展的挖掘與發揮做出投資,而英語技能的學習與掌握則顯得愈發顯得不可或缺。同時,自古以來儒學則占據我國思想正統地位,“學而優則仕”、“光宗耀祖”等思想根深蒂固,這也很大程度上影響促使家長送學生參加課外補習。
三、課外英語補習的利與弊
1.優勢。
(1)有效提高英語成績,增加英語興趣。英語課外補習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幫助成績不夠理想的學生提高英語成績。同時,在學校的英語教學無法滿足學生在英語成績上的需要時,通過校外英語補習進行自我提升的方法是十分可取的。課外補習時能夠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對針對性訓練與練習的機會和條件。同時也由于課外補習小班教學及針對性教學的特殊性,學生能夠受到更加嚴格的教導與符合自身學習習慣的訓練。此外,在校外補習過程中,由于課程安排形式更多樣,上課更具有靈活性與活潑性,缺少較多強制性的規定與紀律要求,學生更能夠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下學習,在成績也有所提高后,其學習興趣、熱情與信心也隨之提升。
(2)開闊英語知識面,激發英語潛能。在參加英語課外補習的學生中也不乏學習位于上游,不需要通過補習取得成績上大幅度提升的學生,其希望從課外補習進行提前學習,提升英語能力。在這一方面,英語補習機構及教學人員因不受學校方升學壓力等多方面影響,能夠依照學生自身素質對學生進行規劃制定輔導計劃,在口語、寫作等英語應用方面都能夠跳出應試的范圍,進一步鍛煉學生英語素質,激發英語潛能,提升英語能力。
(3)促進人際交往,為未來打基礎。英語在日常生活中占據著愈發重要的地位,成為與世界交流必不可少的語言工具。對英語的掌握即可很大程度提高學生人際交往的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此外,課外補習機構能夠為來自不同學校但熱愛、渴望學習的學生提供一個共同的平臺,學生也能夠在補習的過程中結交學校之外的朋友,進行交流與合作。
(4)掌握學習技巧方法,增強自我管控約束力。不同于學校“填鴨式”教學,英語課外補習教學人員能夠針對學生個人長短處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并進行如記憶法等技巧式教學,使學生掌握學習技巧。課外補習能夠在潛移默化中使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增強自我管控力,并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學生只有學會如何學習、理解、記憶,才能成為自我教學的人,成為自主學習者。
2.弊端。
(1)增加家庭經濟負擔。由于對教育資源的高要求與教育成果的高期待,課外補習的價格也通常居高不下。有研究表明,我國家庭一年課外教育支出總額等于全國教育經費的三分之一。可見家庭在補習上花費之多,經濟負擔之大。
(2)增加學業壓力,不利于其他科目學習。雖然課外補習能夠提高成績,增強能力,但其也有形無形地使學生肩負了更重的學業壓力與心理壓力。補習機構在補習時間進行教學的同時也會布置其他課后作業,這些作業占用了學生閑暇放松與花在其他科目上的時間,有形地增加了學生的學業壓力。對于受父母逼迫補習的學生來說,也是一大壓力所在。同時在訪問過程中也有學生表示,父母在補習上的高消費也無形地增加了自己的心理壓力。
(3)造成學習資源不均,階級差距加大。課外補習的高消費使得其多為收入中上水平家庭的“游戲”,對于較貧困家庭,補習則成為了奢侈品。因此,來自富裕家庭的子女則有機會接受更好的教育,在未來的競爭中能夠贏在起跑線,這則加劇了教育的不均等。
(4)讓不良機構及人員有機可乘。經調查得知,課外補習機構因缺乏完整規范的管理與監督,存在很大的不正規性。部分機構存在欺騙現象,即對學生及家長謊稱教學人員的學歷及能力以獲取信任。同時,市場上出了正規連鎖的補習機構,同時也存在小型不良的機構。補習機構市場亟需規范與監督。
四、初中英語課外補習的啟示及建議
1.對學校校內教學的啟示。
(1)縮小教學規模,因材施教。英語學科學習對課堂互動性、參與度要求高,而在普遍為45-55人的大班級很難達到。而將一個班級分成兩小班在不同教室進行教學,則可以保證每名學生的課堂參與,做到在課上應用鞏固英語,在課下學習內化英語。同時有研究表明,學生在越受到老師關注的條件下,越容易取得成功。而在小班教學中,由于學生較少,老師則可以將注意力較為平均地分散給每一名學生,保證學生都能夠在課堂上進行英語訓練。在教師資源充足,實現一班一師的前提下,老師也能夠更好地針對每一名學生制定特定的教學計劃,針對不同學生的優勢與劣勢(如記憶力、想象力、聯想能力等)進行教學。
(2)對教學人員定期進行訓練,與時俱進。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英語也脫離了磁帶和錄音機的束縛進入了多媒體時代。然而學校中仍然存在一部分英語教師無法熟練地運用計算機進行英語教學。事實上,現如今各大網絡平臺都不缺乏豐富地道的英語學習資源,而老師則應該會熟練、靈活運用這些資源,運用視頻、音頻、有聲書、圖書、圖像、APP答題等多方資源保證教學的多樣性,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與興趣。同時及時更新題庫,保證教學的高效率。
(3)開展活動多樣化學習,營造英語氛圍。在國內缺乏自然英語環境的背景下,學校所需要做到的則是營造良好且長期的英語學習氛圍。在課堂上,老師應注重多種形式的課堂教學模式,其應包括以答題競賽、角色扮演、游戲、視頻競猜等多種形式,注重教學情景應用。同時為營造浸入式學習氛圍,教師也應盡可能做到全英文式教學。課堂之外,則可以通過舉辦英語節活動、英語周、英語角等形式增強學生的英語敏感性。
英語語言作為文化的一部分,與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是分不開的。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注重對相關國家文化如節日、習俗等的教學及普及能夠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克服英語學習障礙,利于其準確地理解使用地道英語。
(4)注重方法技巧整理,重視典型。學習不在于所做題目的多少,更在于學習方法技巧的整理與思維的鍛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培養學生用英語思考的能力,同時通過培養其發散、聯想思維對英語單詞、語法進行梳理與記憶。在英語題目的解題過程中,則應通過對典型題目的解答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提高教學效率,從根本上達到“減負”。
2.對于課外補習機構的建議。
(1)加強市場監管,規范收費標準。課外補習機構如今正處于發展上升階段,還未達到成熟完善的水平。同時也因其多為民辦機構,難以規范。在這樣的情況下,國家政府及社會各組織人士則應加強對其監管監督規范,保證其教學設施、設備、人員及各方面手續的完善與合理。同時還應出臺明確的收費標準,避免不良機構趁機哄抬價格,擾亂市場秩序,給家長及學生帶來經濟及各方面困擾。
同時,對于家庭困難的學生,補習機構也可以適當調整價格,在贏得口碑與名聲的同時對解決貧困家庭的教育問題出力,達到雙贏的局面。
(2)定期對補習教學人員進行考察,保證人員的教學合格性。由于補習市場存在對教學人員教育水平與能力的不透明性,補習機構及相關監管人員應負責補習機構人員招募錄取進行監管審理,同時定期進行考察,堅持以人為本,以生為本,保證補習機構教學資源的真實性與透明性,為家長與學生負責。
參考文獻:
[1]李敏.淺析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中學生英語,2014(2).
[2]吳翌琳.初中生課外補習的影響因素研究——基于CEPS的調查數據分析[J].教育科學,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