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文化視角的角度解析在英語閱讀中普及文化背景的意義,并指出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和加強文化現象積累的手段,以提高學生的跨文化意識。
【關鍵詞】文化視角;高中英語閱讀
【作者簡介】張紅燕,貴州省都勻一中。
【基金項目】本文是2015年貴州省教育科學規劃一般課題“跨文化視角下民族地區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編號:2015B130)。
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也是一個民族文化的傳播載體。學好英語就首先要學會感受其中的文化。隨著文化交流的頻繁化,培養適應時代發展形勢與要求的人才迫在眉睫,這對提高中學生的英語水平也做出了要求,為了適應這一形勢,教師在教學上就需要做出改變。
學生的英語學習是靠不斷接觸新的內容來實現的,但是一部分教師會為了尋求更高的考試成績與升學率而采用題海戰術,卻忽略了對閱讀教材中所涉及的文化講解。這就導致很多學生在不能深入了解文章內容和情感時就要對文章做出判斷與選擇,即便在后期教師會對習題進行講解,但是也是一掠而過,很少分析文章的文化內涵,久而久之便會對學生的學習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而筆者認為,在英語閱讀教學環節中,教師需要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其中蘊含的文化背景,并以此來進行推敲和感受文章的情感,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在清晰的思路下去進行后期的閱讀,本文將從這一教學角度出發展開說明。
一、根據閱讀內容普及文化背景,降低文章理解難度
高中生接觸到的英語閱讀,無論是詞匯的數量、句型的使用,還是作者在文章中所蘊含的情感,相比以前都更為深入。為了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文章的內涵,教師有必要對其中所涉及到的文化背景進行普及,以幫助學生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正確理解分析文章,尤其是那些時代色彩較為鮮明的文章,更應如此。
例如,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單元有一篇《安妮日記》節選的文章,這篇文章就具有很強烈的時代文化背景色彩,教師只有在學生深入閱讀文章之前給學生普及了相關的文化背景,才能令學生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的理解文章中的詞句,從而降低理解難度。文章中的作者是一個身處二戰的猶太小女孩,而納粹入侵了她賴以生存的家園,并且到處迫害猶太人,她是在躲避納粹的捕捉過程中寫下的這篇文章,她痛恨納粹的行為,期盼光明的日子早些到來,并且希望“一直活下去”。只有在事前給學生講述了這一文化背景,才能讓學生將自己帶入文章中,深刻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而且由于文章是節選的一部分內容,所以學生在學習時有可能會摸不到頭腦,覺得作者寫的文章“前不著村,后不著店”,此時,教師需要對文章的文化背景的內容進行概述,以幫助學生更完整地了解文章內涵。由此可見,普及文化背景對高中英語的學習來說具有積極促進作用。
二、培養學生跨文化意識,逐漸形成英語思維模式
學習英語過程中最大的難題不是英語這門學科相對復雜,而是學生在以往的學習中習慣了用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去考慮問題和學習知識,教師也習慣了這樣的方法去教授內容。然而事實上,高中階段的英文課本上所涉及的閱讀文章基本都是以英語為母語的人所寫,他們習慣了用英語的思維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情感,而這便造就了高中生理解英文文章耗費時間長還抓不到重點的局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師有必要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模式,如英語語法的特殊構成現象,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深刻領悟到跨文化意識的重要性,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愿意接受新的思維模式。
培養學生跨文化意識并令其逐漸形成英語思維模式需要過渡,其中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通過對比來讓學生看到結果。教師可以選取文章中一個較為重要的句子來讓學生進行領會并指出句子的構成特點及意思。在這種對比下,學生就會看到中西方文化之間的差異,在日后的閱讀中也會注重跨越這種文化差異進而去領略文章的情感與主旨。如此一來,經過不斷的練習與積累,學生便可以在英語閱讀上養成對應的英語思維模式。
三、加強對文化現象的積累,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為了學生在閱讀英語文章時可以更準確的把握其中的內涵,教師應該在多為學生普及文化現象的同時,鼓勵學生在日常學習與生活中對文化現象進行積累,增加自身的知識儲備,以應對更多的需求。正如前面所說,英語是一門學科也是一個民族文化傳播的載體。教師應該優化教學模式,借助不同的教學媒介,為學生接觸文化現象創造條件。通過多媒體視頻教學模式來進行文化現象的積累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利用多媒體播放視頻片段來進行教學,有目的性地選取一節片段來讓學生觀看,可以調動學生的聽覺與視覺相結合,在外國人說話的語調、發音、表情的基礎上對其所說的話進行理解,更有利于學生學以致用。
總而言之,英語閱讀學習是為了領略另一個民族的文化魅力和作者的情感思想,而不是簡單的去認知詞匯與句型。所以在英語閱讀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為學生普及相關的文化背景與現象,降低學生理解文章詞句的難度,讓學生將注意力盡可能地放在領略不同文化熏陶下的思想感情之魅力。英語閱讀的教學的主體應該是學生而不是教師,所以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英語閱讀這一環節,教師需要鼓勵和督促學生有意識地積累英語文化現象,并幫助他們學會在日后更多的英語閱讀中進行運用。
參考文獻:
[1]塔娜.社會文化視角下高中英語課堂閱讀教學中支架式教學的個案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