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歸化和異化翻譯策略選擇問題一直都是譯界爭論不休的問題。本文從目的論角度入手,通過對《圍城》英譯本中歸化和異化策略的案例進行分析,得出在翻譯策略選擇時,應結合具體情況分析,只有堅持唯物辯證法,才能保證翻譯的嚴密性。
【關鍵詞】歸化;異化;《圍城》;目的論
【作者簡介】劉璨(1995- ),女,漢族,河南濮陽人,西北大學,研究方向:英語筆譯。
隨著翻譯過程中“異”與“同”的深入,人們也開始探索歸化與異化的問題。歸化和異化,歸根結底是以譯者所選擇的文化立場為根本立足點,出于不同的動機和目的,而進行選擇的。本文基于目的論的角度,對《圍城》英譯本進行個案分析,進而探索翻譯時歸化和異化的選擇。
一、歸化與異化
德國的著名翻譯理論家施萊爾馬赫在他的《論翻譯的方法》中首先提出了歸化和異化的概念,他認為翻譯的方法只有兩種:一種是引導讀者去接近作者;另一種則相反。1995年,美籍意大利翻譯家勞倫斯·韋努蒂在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中,將施萊爾馬赫所描述的兩種方法分別稱之為 “異化法”和 “歸化法”。從此異化和歸化作為翻譯術語出現在翻譯策略之中。
歸化即以目的語為核心,將原文內容以目標語讀者的思維方式還原。奈達是歸化策略的代表人物,他的翻譯理論動態對等和功能對等都是遵循了譯入語國家的語言習慣和文化模式。奈達認為,翻譯應以目標語讀者為中心,原文中有任何阻礙讀者理解的東西都應加以處理,以保證讀者以最小的努力來理解譯文。
異化則以原語文化為參考,以原語讀者習慣的方式表達原文。異化的代表人物是勞倫斯·韋努蒂。他曾提出“反對傳統的歸化,主張意譯,要發展一種抵御以目的語文化價值觀占主導地位的翻譯理論和實踐,以表現外國文本在語言和文化差異上的差異。”
歷史上對歸化異化的爭論從未停止過,筆者則認為不可單憑一個理論就決定策略好壞,這與翻譯者要傳達的信息以及目的是分不開的,所以譯者的目的對于翻譯策略的選擇起著決定性作用。
二、翻譯目的論
德國學者于20世紀70年代提出翻譯目的論這一概念,其中漢斯·弗米爾提出了目的論,該理論認為翻譯是以原文為基礎的有目的和結果的行為,這一行為必須經過協商來完成,翻譯必須遵循這一系列法則,其中目的法則居于首位。此外,翻譯還必須遵循“語內連貫法則”和“語際連貫法則”,即譯文不僅要內部連貫,還應與原文保持連貫。
根據此理論,我們得出以下結論:研究文本該采用何種翻譯策略和該文本譯者的翻譯目的息息相關,譯者究竟意圖介紹原文化給譯語讀者深入了解學習還是迎合譯語讀者的閱讀速度和興趣決定了它采用異化還是歸化翻譯策略。
三、《圍城》英譯本中的案例分析
《圍城》是錢鐘書的一部鼎力之作。由于其語言造詣以及諷刺藝術享譽中外,也引發了許多外國譯者對其進行翻譯。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茅國權和珍妮·凱莉的譯本,對于這個譯本的評價有褒有貶。由于原文運用大量隱喻以及中國特色詞匯,即使是這兩位具有雙語雙文化能力的譯者也是很有難度的。本文筆者就是在肯定其文化藝術價值的基礎上,從目的論角度分析該譯本的歸化和異化的譯法,從而達到學習借鑒的目的。
1.異化的案例。結合目的論原則,譯者為了保持原文的文化特色,體現原文風貌,將原文原汁原味呈現給讀者,故在處理時多采用異化的翻譯策略,采用直譯、直譯加注的方式保留原文內涵。
例1你有種就出來,別像烏龜躲在洞里,我怕了你……
(p. 165)
譯文:Dont hide in a cave like a turtle. You think Im afraid of you… (p. 171)
在這個例子中,“烏龜”直譯為“turtle”,雖然英語中烏龜沒有膽小怕事的意思,也沒有“縮頭烏龜”的短語,但是外國讀者可以通過語境理解烏龜在原文中的意思,起到了譯者想中國文化向西方傳遞的作用。
2.歸化的案例。雖然在文化傳遞時異化的翻譯策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在保證翻譯目的論的連貫性原則時,歸化的譯法也是不可或缺的。在《圍城》中,它的翻譯方式則多以意譯、意譯加注、替換、替換加注為主了。
例2上海江河日下。(p. 321)
譯文:Shanghai was going steadily downhill. (p. 336)
在這個例子中,“江河日下”在漢語里表示情況越來越糟,而英文卻很難從字面上得到這個解釋,所以為了達到可讀性,譯者就需要從目的語角度找到相應的替換詞,即“downhill”。
從目的論角度出發,我們不難發現,《圍城》英譯本的翻譯策略很大程度是受譯者的目的驅使的。
四、結語
歸化和異化之爭日益激烈,可能還會繼續持續下去。結合《圍城》英譯本的分析,筆者認為脫離具體事例的理論之爭是沒有意義的。翻譯策略的選擇不僅受原文作者、譯者、讀者的影響,還要根據時代背景、社會、政治多方面的要求來選擇。歸化還是異化,我們還是應該堅持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客觀的看待這一選擇,從而達到促進文化交流,實現不同文化的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錢鐘書.圍城[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