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飛 呂黛
【摘要】中國的國際工程越來越多,項目進展會議口譯也越來越普遍,成為貫穿整個工程的日常工作。本文對會議口譯的特點和策略;國際工程項目進展會議口譯的策略、靈活性以及跨文化因素等做出了簡要分析。
【關鍵詞】會議口譯特點及策略;國際工程項目進展會議;口譯靈活性;跨文化因素
【作者簡介】王飛(1989.06- ),女,河北唐山人,華北理工大學,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譯;呂黛(1972.6- ),女,河北唐山人,華北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教師,副教授。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各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交流不斷加深,世界形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聯合經濟體。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翻譯尤其是口譯受到全世界范圍內的重視,對口譯人才的需求量愈來愈大,各個高校也越來越重視此專業的發展和人才培養。中國不斷走向世界,與其他國家積極開展合作,并提出了一帶一路的新政策,與友好國家共同推動世界經濟發展,因此國際工程越來越多,國際工程項目進展會議的口譯工作也顯得任重而道遠。本文試圖從會議口譯的特點和策略;國際工程項目進展會議口譯的特點和策略應用,口譯現場的靈活性變通以及跨文化因素等幾個方面做出分析。
一、會議口譯的特點及策略
口譯是一種通過口頭表達形式, 將所聽到的信息準確而快速地由一種語言轉換成另一種語言, 進而達到傳遞與交流信息之目的的交際行為。會議口譯是以會議為形式,與會人員進行對話和討論時口譯員進行的口譯活動。會議口譯一般具有以下特點:第一,譯員要具備扎實的口譯功底,廣泛的知識儲備,良好的心理素質,較高的即席應變能力和流利的現時表達能力;第二,會議現場氛圍緊張,壓迫感大容易給譯員造成較大的心理壓力;第三,口譯現場信息復雜,除了事先準備的稿件外還具有不確定性的發言和提問,譯員無法預先準備。
會議口譯中,較多運用順句驅動翻譯策略。順句驅動原則指譯員按照聽到的原語的句子順序,把整個句子切成意群單位或信息單位,再使用連接詞把這些單位自然連接起來,譯出整體的意思,利用順句驅動原則譯員能更快更好地表達。此外在進行會議口譯時還可以運用以下策略:重復,長短句轉化,直譯意譯等。
二、國際工程項目進展會議口譯的特點及策略應用
從事國際工程項目進展會議這種比較具體的口譯時,需要進行的口譯工作任務較重,這些會議大多都是工程業主和工程承包公司之間的內部會議,業主多為外國人,工程承包公司多為中國人。與大型的正式會議相比正式度雖然沒有大型會議要求的嚴格,但是必須將意思傳達準確,以確保雙方做出正確的應對措施。工程項目進展會議是對具體的工程項目進行的商討,提前會有工程周報月報、進度圖、圖紙以及雙方來往信函。作為譯員,需要對以上材料熟悉,才能在會議上做好口譯任務,促進雙方達成一致。
在做口譯時,順句驅動和重復原則應用較多。工程雙方進行工程進展商討,涉及的內容多,譯員接收的源語就會連續不斷,因此譯員為了保持語言的連貫,幾乎沒有時間對源語的結構進行較大調整,而是根據原文的順序,按順句驅動原則把句子按源語意群自然地連接起來。但是由于英漢兩種語言的結構和表達習慣有很大差異,如果完全按照順序翻譯,就會出現特別長的中文句子,導致事件主語表達不清或被忽視,因此重復原則在這時就會發揮較好的強調作用。譯員根據會議上聽到內容的長短和多少及時重復主語和主要事件,能夠使中方和外方人員及時領會會議重點。如果譯員不顧聽眾接受情況,完全順譯而不進行重復和斷句,就相對縮短了中方人員的反應時間,不利于中方做出應對回答,有可能導致在商談中處于不利地位。所以,順句驅動和重復原則結合運用能讓會議雙方理解并做出及時的反應。
三、口譯現場的靈活性變通及跨文化現象
國際工程項目一般都是在國外駐地,會議是在當地進行,工程施工涉及的實際操作多,技術復雜,會議雙方都會據理力爭自己的利益,為自己的施工多爭取時間,這就會涉及到很多交流和協商,這就要求口譯員具有靈活性,做好協調。會議也是人與人的交流,中國有句古話:“一句話,百樣說。”譯員的靈活變通可能就會增加交流的流暢度,促進工程的良好進展。
各國的文化背景不同,對待事件的看法不同,所以在進行口譯時一定要處理好跨文化表達這一特點。國際工程項目業主為外國人,工程承包公司為中國人,因此文化差異在雙方表達上就顯得尤為突出。本人之前在做工程項目進展會議口譯時,業主是講英語的西部非洲人,一般受過良好的教育,英語水平比較不錯。但是非洲人的性格都比較熱情奔放,有時會比較激動,會議到討論的要點時,非洲方可能會情緒激動,甚至言辭激烈。這時,中方領導一般會認為對方很生氣,在進行口譯時譯員要適時對中方人員作出解釋,表達清對方的觀點就可以了,不用表現出劍拔弩張的態度。有時,當地非洲業主還會講一些當地的幽默故事,這就需要譯員平時多了解當地文化,以便更好地達到表達效果。
四、結語
總之,口譯是一門專門的職業,有其特定的規律、職業特點和要求。口譯在不同的需求和服務崗位中所涉及的技能、知識和運用的策略都有所不同。本文有關國際項目工程進展會議口譯的分析,只是冰山一角,無論從事哪個行業的口譯,只有不斷實踐,總結經驗,才能出真知,要精益求精,只有具備了過硬的基本功,才能有能力變通,讓自己的工作能力不斷提高,使自己真正成為一座各個國家之間溝通的橋梁。
參考文獻:
[1]瑪麗雅娜·勒代雷.釋意學派口筆譯理論[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1.
[2]李西新.工程現場口譯過程中的應急補救策略[J].中國科技信息, 2008.
[3]曾琳.會議口譯[M].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4]仲偉合.英漢同聲傳譯技巧與訓練[J].中國翻譯,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