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媛
穿上潛水服,戴上氧氣罩,背上氧氣瓶!嘿,這全副武裝的,是要去潛水看珊瑚嗎?哈哈,告訴你吧,我們要跟著羅斯博士一起去海底農場,種種蔬菜,摘摘草莓,當一天海底農夫!
這個海底農場位于意大利薩沃納的諾麗海灣,它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尼莫花園”。而此刻,我們已經跟著羅斯博士潛入水下了!
在碧藍色的大海中,我們看到五顏六色的魚兒在身邊游來游去,鯛魚列隊大游行,梭魚正在獵食,還有一些不知名但長相奇怪的魚兒正在打量著我們,仿佛在說:“嘿,這些奇怪的家伙是誰?”海底的世界太美,讓我們差點兒忘了此行的任務:參觀海底農場!
瞧,眼前看到了什么?就在六七米深的水下,漂浮著五六個透明的大“泡泡”。游近一看,“泡泡”的下方被金屬支架和鋼繩固定在海底。羅斯博士示意我們從下方進入“泡泡”,我們比了一個“ok”的手勢,然后就小心翼翼地游了過去。等從架子下面的海水中冒出頭時,我們看到自己已然置身于一個透明的世界,頭頂還能看到朦朧的陽光。透明的“泡泡”里,空氣悶熱、潮濕,可以看到滴滴答答滴落的小水珠。嗬,沿著“泡泡”的內壁,搭有兩層臺子,上面擺滿了綠油油的植物。“泡泡”的頂部還安裝有攝像頭,旁邊好像還有感測器,控制面板上面顯示著濕度、氣溫、二氧化碳及氧氣濃度等指標的各項數據。嘿,這還真是一個高科技海底農場呢!
這會兒,羅斯博士已經開始忙活起來了。他先看了看溫濕度表,溫度28℃,濕度83%。看來,一切正常。接著,他檢查了上周播下的羅勒(既可入藥,又能作為食材,藥食兩用),哇,它們已經發芽了。在它們的旁邊,是一株已經在茁壯成長的羅勒,葉子小巧,顏色碧綠,聞起來還有一股茴香味兒呢!我們又看了看其他的植物,才發現,這里除了羅勒,還種植了草莓、青豆、大蒜和生菜,而且,全部長勢喜人。
接下來,羅斯博士又“穿梭”到另一邊,給幾盆植物培土,剔除雜草,還修剪了部分生長得過于茂盛的植株。最后,他從隨身攜帶的包里取出了新的種子,將它們分別放入了種植盆,種好以后再填滿土。后來,我們才知道,這次種下的是番茄和四季豆。看著羅斯博士期待的眼神,我們真希望這次的種植能大獲成功!
今天的農場工作算是結束了,我們依依不舍地跟著羅斯博士離開了海底農場,游回海面。全部收拾完畢后,我們一起回到了總部。剛進辦公室,羅斯博士就打開電腦,電腦里竟然保存了我們剛剛在海底農場參觀時的全部視頻。
羅斯博士告訴我們,通過電腦軟件的設置,即便是在辦公桌前,他也能實時觀測每種植物的生長情況。即使是我們這些局外人,如果有興趣,也可以通過網絡觀看這些植物的生長過程。這是不是超酷?我們腦子里裝滿了關于海底農場的各種問題,想馬上問問羅斯博士,所以,接下來就成了羅斯博士的問答時間了。
聊到這里,談話不得不中斷,因為,羅斯博士馬上要乘飛機到馬爾代夫。最近,他們收到了好幾個國家的邀請,要前往那些國家,幫助開發建設海下溫室。可能要不了多久,很多地方就會有海底農場。那時,人們不僅能潛水看魚看珊瑚,還能來一趟海底種植之旅呢!
羅斯博士,你們是怎么想到“海底種植”這個點子的?
其實,我們最初的想法是為潛水員的海下活動制造一些互動的元素,沒想到,在討論過程中突然冒出了這個靈感。
海底農場為什么能成功?
因為,海底農場周圍都是海水,室內可以保持恒溫恒濕,為農作物創造了理想的生長條件。
泡泡狀的溫室有什么特別之處?
這種形狀的溫室可以讓水持續地蒸發,能保證供給農作物水蒸氣。
接下來,你們的研究方向是什么?
我們準備進行更大規模的海底種植。
這個項目研究成功后,會有什么用途?
我們希望將這種新的農業種植方法應用到缺乏淡水、土壤貧瘠、溫度極端的海洋地區。
最近,有科學家表示,他們已經研發出新的耕種系統,可以在貧瘠的環境中種植紅薯和草莓,這種種植方式有望應用在火星或月球上。到時候,宇航員們就可以在國際空間站中種植草莓和紅薯,有更多美味的選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