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 王雷 編輯: 申南驛 美編: 劉釋遙
走上街頭,你該把什么景象納入鏡頭?本次我們邀請來攝影師兼記者Damien Demolder為大家分享15個街頭攝影技巧,掌握了這些,讓你在街上不再盲目拍攝,能有的放矢獲得精彩的街頭紀實作品。

Damien是一位對各種攝影領域都有廣泛涉獵的攝影師與攝影記者,無論是出于工作還是個人愛好,他對于街拍有很深刻的研究。
www.damiendemolder.com
我 認為街頭攝影是最具挑戰性的攝影題材——但也是最激動人
心的。因為它極其依賴我們的眼光與洞察力,去發現一般人不會注意到的事物,還要直面人群,因此需要我們通過自己的雙眼賦予拍攝對象戲劇性的轉變。
街頭攝影是一個動態過程,即便我們并不持續性地從一個環境移動到另一個,但隨著新的人物進入畫面,場景的內容也將發生改變——而他們看上去都各不相同,用不同的速度走進不同的地方。本次我會給大家介紹15個竅門,教大家充分利用街頭的一切條件拍出好照片。
你手頭的任何一部相機和手機都可以用于街頭攝影,不要認為某一種機型是必不可少的——不過的確有一些型號的相機可以讓你拍得更輕松,也能讓你更快起步。雖然我用膠片和中畫幅相機也拍過街頭題材,但它們并不是我的首選:大型相機會引起注意,而且往往過于沉重,影響全天拍攝的舒適度。
在街上拍照,我首選的機身和鏡頭都比較小巧,它們更不容易被人發現,往往可以塞進大衣口袋,這樣就可以把引人注意的相機包留在家里。我外出拍攝的時候不想讓自己看起來是一名攝影師,而小相機通常會讓人聯想到“隨便拍、不專業”,這種印象可以降低別人對我的戒心,他們甚至沒有意識到我拿著相機,這真是太完美了!我希望自己看起來像是正在度假或者快樂地隨處拍拍的人,這樣人們就會忽略我的存在。

鏡頭選擇是街頭攝影至關重要的一環,在其他攝影門類中也是如此。這里的“重要”不代表規定必須用哪種鏡頭,人們往往被所謂“最好的”街頭焦距限制,好像“街拍要用中焦定焦鏡頭”是固定法則。其實街拍唯一的法則是你想距離被攝者有多近,以及要拍攝什么角度的場景,綜合考慮決定自己使用的焦段。最后你可能覺得20mm或者是200mm很適合自己。
分享一下我自己的心得,我覺得最具沖擊力的效果往往要貼近被攝者,所以我喜歡標準鏡頭或廣角鏡頭,大多數時候我會選擇等效焦距在24mm到50mm之間的鏡頭來拍攝。如果你想把一個人物從背景中分離出來,或者是讓一個人和環境產生距離感,那就要選擇更長的焦段了。
很多人都覺得所有街頭攝影必須轉成黑白才夠紀實。我認為用黑白效果沒什么問題,但前提是你對照片的效果已經有預想。人眼中的世界是多姿多彩的,所以用色彩去呈現你的作品理所應當。色彩讓場景變得更加現實,因此觀眾會更容易與彩色照片產生共鳴。很多偏執的人談到黑白照片的時候總是帶著虔誠的口氣,其實黑白效果作為一種創意呈現手段非常不錯,但也僅此而已,不比把它過分提高。

在街頭,大家都會不自覺地注意一些與眾不同的人,比如攝影師。你需要做到穿著低調,融入環境,這樣才能更便利地觀察周遭的人。你不用特意隱藏自己的個性,但是一定不要穿引人矚目的奇裝異服,或者穿著帶有“攝影師”標簽的服飾。如果別人認為你的拍攝帶有目的性,那就會對你心存戒備。我在拍攝時會根據現場情況決定是跟被攝者介紹我自己,還是偷拍。
你可以整日在街上閑逛,滿懷期望能遇到什么激動人心的人或事跳到你面前,不過這樣的成功率并不高。你也可以尋找一些有趣的光線或圖案的位置,然后等著一個人路過,走到合適的位置,然后按下快門。我更喜歡第二種選擇,我發現當我有意識地取景和等待,可以令照片更有設計感。如果你盲目去尋找拍攝目標,可能會花上一整天到處抓拍許多照片,但是“妙手偶得”的幾率極低。
當你守株待兔的時候,可以把街頭攝影想象為風光攝影,找到一處有趣場景的最佳視角,然后等待決定性時刻的到來。正如在風光攝影中等待一道光,等待一個形象合適的人物走到最佳位置上,同樣需要耐心、毅力和一些運氣。


保持好的拍攝狀態,隨時有發現新鮮事物的敏銳嗅覺,光靠天賦是不夠的。你付出的越多,得到的效果就越好——只要你能專心致志,永遠保持學習的心態,并維持固定的拍攝頻率。
如果經過一段長時間的休息,我就會失去“感覺”,如同很久不說外語就沒有語感一樣,鋼琴家與運動員也是如此,因此經常練習非常重要,一定要盡可能地多練。即便你今天沒有遇到想拍的東西,也要去按幾次快門,或者思考如何把不感興趣的場景拍得更好,這聽起來有點極端,但將攝影融入生活,你就會發現機會隨處可見。

攝影師看到幾何形狀,如同廚師看到一塊上好的牛排,你要好好利用這些具有設計感的場景。我喜歡在這種地方等待行人,當我發現了櫥窗、樓梯等場景,會花時間測試各種不同的角度和機位,預想最合適的構圖和人物出現的位置。我喜歡形狀分明的環境,這種環境有利于安排人物,能給街拍注入一些時尚感。
在拍攝之初,你可以先從樓梯入手,這是最好找的形狀,通常我會選擇仰拍和俯拍樓梯,尤其是大商場和老住宅中的樓梯,都令人著迷。在昏暗的燈光下,樓梯的扶手還能幫你穩定相機。

不要帶不熟悉的相機出去街拍,你會因設置相機錯失瞬間。同樣道理,要確保你的相機可以迅速反應,當你要拍的時候立刻就能拍。當你拍攝風光和靜物時不會注意到相機“不夠快”,但街頭攝影中有很多轉瞬即逝的場景,相機的速度至關重要。
在參數方面,我一般都使用光圈優先模式,在光線條件變化大的時候,會開啟自動感光度設置。當我看到好場景,只需要用撥輪更改光圈,然后舉起相機直接拍攝就好。
“攝影”一詞(photography)的意思是“用光線畫畫”(drawing with light)。許多街頭攝影師過分注意場景的復雜性,忽略了光線是創作一幅照片最關鍵要素的定律。我并不是說我們需要很強的光量,而是要注意光的質感和方向。攝影中很少有金科玉律,但是有一點是從攝影術發明之初就沒變過的:主體要由光線來詮釋。也就是說,同樣的主體,用不同的光線來表現,就會有不一樣的感覺。無論是順光、測光、逆光還是柔光、硬光,都是你塑造主體、塑造照片的工具,在布光嚴謹的影棚攝影和變化莫測的街頭都要把光線的優先級提到最高。
我在選擇場景的時候,通常會尋找明暗對比強烈的地方拍攝,把主體放在明亮的區域來吸引觀眾的視線。然后通過明暗對比讓場景更有層次。一旦找到好光線,我需要做的就是選擇一組能充分利用光線的曝光參數。如果跟下圖一樣,畫面中只有小區域被照亮,我希望這個區域曝光正常,而其他區域則隱藏在黑暗中。此時不需要用手動曝光,我會保持光圈優先模式,然后降低曝光補償。此時我能利用街頭的光線,在室外拍攝出這樣如影棚布光一樣的效果。

現在的相機和手機拍出的照片為了符合大多數人的審美,都會比較鮮亮。這樣做也能記錄下更多陰影的細節。不過這么做存在風險,因為明亮區域如果過曝,其中的細節就找不回來了。在街頭攝影中,我們經常會面對大光比的情況,一定要保證照片的曝光不過度。而且明亮的街拍圖片會顯得缺乏氛圍。我總會把相機的曝光補償設為-1/3 EV,但在晴朗的白天我可能會設置-3EV來保證暗背景前的主體獲得正確曝光。
也許你認為點測光更方便,但是在實際使用中點測光并不穩定。街上的一切都在動!如果你的對焦點稍有偏差,測光可能就完全不準了。我最推薦的參數還是平均測光配合曝光補償。
11 尋找影子有句話說哪里有光哪里就有影子,這是非常有道理的。當光線很強而且具有指向性的時候,就能得到濃重的影子,可以為你的構圖帶來顯著的貢獻——陰影甚至可以作為畫面的主體。許多人會忽略陰影的存在,因為它們不是具體的物,但對于攝影來說我們并不一定需要“實物”才能創造出有趣的照片。
人物和影子的配合也可以制造有趣的效果,因為影子會扭曲物體的實際情況,將它們投射在其他介質上。比如當一個人走過,他和其他人的影子交匯,就能制造一種交流感,如果一個人物和一些抽象的影子結合,還能表達一些情感。
雖然街頭攝影更多是客觀地記錄,但是攝影師需要篩選場景,而非簡單記錄。從之前的選擇幾何形狀、光線等建議中,你就會發現,街頭攝影師會把有趣的現實從平淡的場景中提煉出來,如同在平靜的水面上捕捉一個漣漪,并把它展示給觀眾。如果你拍攝那些沒特點的人和事,那么你的照片也會顯得乏味。
拍攝有趣的地方與有趣的人,并不意味著你必須去巴黎街頭拍攝時尚大片,我們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找到興趣點。也許你每天上下班的道路上就有很多值得拍攝的東西,從新鮮的角度觀察熟悉的地方也會有值得我們關注的亮點。比如你每天上班的過街天橋下貼著什么小廣告;車站的燈箱前人們的剪影是否恰好擺出一個形狀,甚至是某個人的一縷頭發、一頂酷酷的帽子、一件時髦的夾克,都能成為畫面的主角。正是這些細節和點滴讓照片變得生動。我們希望看到人的行為和情感,正是人所做的事情、流露的感情讓我們成為一個個與眾不同的人。

在電影《戰地攝影師》里有一句臺詞是“攝影師不去,那誰去”,這句話揭示了攝影的一個屬性:向人們展示他們無法在現場親眼看到的東西。街頭攝影表現的是我們每天看到的東西,我將上面那句話引申為:以不同的角度去展示人們熟悉的場景。我需要將對于場景的感受傳達給觀眾,讓他們感同身受。
讓觀眾注意照片,并對照片有想法并不難,你需要為作品增加沖擊力。獲取沖擊力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距離被攝物體再近一點!正常人不會湊近一個陌生人去觀察,但是攝影師從足夠近的距離拍攝街頭人像的特寫,觀眾也會感受到那種零距離的緊湊感。
世界上絕大多數的照片都是從眼平高度拍攝的,因此要讓你的照片與眾不同,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換個角度。你可以蹲下來,或者把相機放到腰間拍攝,如果你的相機支持實時取景模式,拍攝起來就會簡單得多。你還可以站在臺階下往上拍,城市中高低錯落的位置太多了,有無數機位供你選擇。
相比于高角度俯拍,低角度拍攝更容易實現,而且會給人一種“窺視”的感覺,所以即便你拍攝的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地方,低角度也能帶來新鮮感。選擇低角度向上仰拍,往往還可以創造出簡潔的效果,避開周遭雜亂的人群,讓主體以天空、建筑、樹木等較高的事物為背景。
我建議你不要經常蹲下拍攝,這樣動作太大,會讓你自己的存在感太強,使用翻轉屏和實時取景是最好的方法,現在很多單反、微單都擁有這個功能。如果你想獲得一些驚喜,可以把相機放在腰的高度,然后稍微仰起鏡頭,使用自動對焦和廣角端進行盲拍,如果找到竅門,你也能獲得一些好作品。

在街上,我幾乎不會和被攝對象搭訕,或者通過詢問獲得拍攝許可,交談更多是一種化解尷尬的手段。但有一種情況例外,那就是你想為一個人拍攝一張常規的特寫肖像。如果你拍攝別人被發現,那也要大大方方地承認,不要去逃避發現你拍照的人,那樣只能讓他們很生氣。
如果看到某個你認為很有趣的人,向他們要求拍張照片也沒什么錯。比如你可以走過去,直接說:“你好,我很喜歡你的帽子!我能為你拍張照嗎?”最壞的結果無非是被拒絕,你也不會損失什么。如果他們問你為什么要給他們拍照片,你可以說:“我覺得你看起來很棒!我正在練習自己的街拍水平,希望能請你作為模特。”面帶微笑,開誠布公。你并沒做錯什么,也沒人會被冒犯。你會驚訝于有多少人會受寵若驚,而且愿意擺出各種姿勢讓你拍。在街拍過程中還能交到許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