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刀

由黃梅戲劇作家方云從創作,胡繼宗執導,虞哲華作曲,董海琴、王文華、龍尼、甘淑燕、何東等人主演,望江縣黃梅戲研究中心精心打造的《臥牛村的女人們》,于2018年10月6日晚參加第八屆中國(安慶)黃梅戲藝術節優秀劇目展演,廣受好評。
這是一部極富生命力,同時又能真切反映扶貧題材的黃梅戲舞臺劇。該劇講述的是某縣機關干部肖曉嵐被選派到臥牛村當第一書記,立志為當地群眾干點實事、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卻屢遭挫折的故事。經過調查研究,她決定動員村里的留守婦女辦服裝廠。理想如火山,現實如冰川,辦廠幾經挫折之后,肖曉嵐并沒有氣餒,而是決定走進群眾中間,摸清致貧根源,最終帶領臥牛村的女人們艱苦創業,逐漸摸索出一條因地制宜、群眾歡迎的脫貧之路。這類題材在戲曲創作中并非前所未有,但它另辟蹊徑,完成了對同類題材的超越,使得它脫穎而出,受到專家和觀眾的一致稱許。
黃梅戲舞臺劇《臥牛村的女人們》取材新穎獨特,構思巧妙,人物鮮活,是一部極具觀賞性、藝術性的好戲。劇中的一號主人翁肖曉嵐書記告訴大家:“扶貧沒有最好的項目,只有最適合的項目?!辈徽搫≈械闹T多人物還是觀眾,都不免為之一振,感到一語破的!作為人物形象,肖曉嵐是真實的,具有相當的典型性。劇作者寫出了她所處的時代的特征和人物性格的復雜性。她對上級的信賴和忠誠是同智慧與堅韌融合一起的。
劇作的表現手法比較活潑,或借旁人之口,或設置富有表現力的場面,或展開一系列帶有震動性的情節,使人物個性特征較好的表現。一個具有高度社會主義責任感、使命感,充溢著時代精神敢于擔當的基層青年女干部的形象躍然舞臺之上。沒有豪言壯語,唯有腳踏實地的巧干,接地氣的訪貧問苦,詼諧幽默,真實可信,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傳遞出時代精神,播種人間真情,嬉笑怒罵間編織成了一曲民風純樸的樂章,以其巨大的力量,震撼人們的心靈。當觀眾看到肖曉嵐望著夜幕下的臥牛村浮想沉思時,同樣也感受到一種歷史的責任感壓住觀眾的心頭。
劇作對其他幾個人物的刻畫也是相當成功的。尤其來運這個村干部形象,刻畫得非常豐滿。他那種中國農民千百年來慣有的看問題的方式和外在的條件結合,形成了他的藏而不露的狡黠。其他人如鵬飛、美霞、榴花、志宏、紅菱嫂、旺才、槐花、杏花、水蓮、二女、三妹……或潑墨如雨,或點石成金,無一不在作者的筆下獲得生命,似曾相識,又是新知。劇作正是通過肖曉嵐的行為活動展示出這一個個具有典型意義的人物,從而把現實生活急劇地推到我們面前,迫使觀眾去沉思、去探索、去奮斗。
走出劇場,一路上我在沉思,肖曉嵐仿佛正在向我們走來,我愛“肖曉嵐”,這愛,在心里!
該團團長陳立表示:“藝術節之后,繼續積極創排優秀劇目,拓展演出市場,把望江縣黃梅戲研究中心,力爭打造成一支優秀的團隊,長年活躍在黃梅戲舞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