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王張平 邢濟霖 圖 / 戲 友 濟 霖

為深入貫徹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精神,落實黨的文藝方針,不斷推出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11月17-18日,由安徽省黃梅戲藝術發展基金會主辦,安徽省藝術研究院、安慶市黃梅戲劇院承辦的安徽省“2018年黃梅戲劇本創作研討會”在太湖縣召開。安徽省黃梅戲藝術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肖桂蘭、唐躍,安徽省文化廳副巡視員、藝術處處長侯進,安徽省藝術研究院院長李春榮,中共安慶市委宣傳部文改辦主任朱學云、藝術科科長王勇、新聞出版科科長陳新志,安慶市文廣新局黨委委員、副局長潘功喜,太湖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李加生、太湖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徐克、太湖縣文化委主任周學恒及有關專家、編劇共計50余人出席了會議。會議分別由安徽省黃梅戲藝術發展基金會秘書長許福康、安慶市黃梅戲劇院院長陳兆舜主持。
此次研討會所研討的劇本,是從2018年“黃梅戲劇本征集”活動中征集的45部大戲(《京師大學堂》、《云嶺情深》作者:陳友明,《玫瑰花開》作者:張宏友,《牡丹花香在銅陵》作者:王福元、李兆玉,《春暖花開》作者:王為,《漫游秋浦河》作者:王光龍,《胡普伢》作者:王自誠、何慧冰,《不打不成交》作者:張銀旺,《小喬與周瑜》、《田梅》作者:陶健,《美德少年吳映婷》作者:何金龍,《汪華傳奇》作者:汪濟,《雛鳳還巢》作者:邵經厚,《孔雀東南飛傳奇》作者:謝文中,《程敏政與唐伯虎》作者:鐘海軍,《清官潭》作者:鄭英豪,《淮河情緣》作者:周大海,《昌邑縣令》作者:李發啟,《荷花》、《黃梅挑花》、《蝴蝶蘭》作者:陳少華,《金穗劍》作者:邱錫俊,《血 總是熱的》作者:鮑維平,《大義滅親》、《半鴨知縣》、《勢利員外》、《善惡有報》、《不負忠良》、《一件內衣》、《三代仇》、《回歸》作者:柯學,《絲路軼事》作者:丁楚章,《駐村書記》作者:葛曉泉,《絲綢路上七仙女》、《空墳計》作者:張鳳林、張津銘,《我和仙女有個約會》作者:黃守東,《矸子山下》作者:許賢志,《天仙配后傳》、《巾幗第一杰》作者:劉秀梅,《月圓時分》作者:劉洪濤,《鄭永和》作者:李云,《春暖花開》作者:胡文清,《百善孝為先》作者:張軍,《晚清二賢》作者:王文明,《打工兄弟》作者:曹豫龍)、11部小戲(《浴火橋頭》作者:吳海肖,《巧幫扶》作者:馮冬,《四喜娃》作者:朱斌峰,《幸福在這里》作者:舒紅,《租妻》作者:柯學,《夢碎覺醒》、《黨恩如輝》、《酒興酒悲》、《冤家?親家!》、《一帶一路,必須參與!》作者:李敬,《義妻救夫》作者:朱妙其)中遴選出的三個不同題材的劇本:《胡普伢》、《月圓時分》、《玫瑰花開》。
《胡普伢》由安慶市黃梅戲劇院一級編劇王自誠、太湖縣文聯副主席、安徽省作協會員何慧冰共同創作;《月圓時分》由河南省鄧州市戲曲工作室劉洪濤創作;《玫瑰花開》由界首市文化館戲研室主任、副研究館員張宏友創作。安徽北方和省外的劇作者以前較少出現在研討會上,他們的參與為本次會議增添了一抹亮色,現場討論氣氛非常熱烈。與會專家們分別就各劇本提出了中肯而寶貴的意見。劇作者們也表示將根據大家提出的意見對劇本進行修改,使作品在各方面更加經得起推敲。
黃梅戲劇本創作研討會自2001年首次召開至今年,共舉辦了18屆,征集了大戲劇本395部、小戲劇本177部,歷年研討的劇本共計近百部。研討過的劇本,經過編劇的修改,或推薦發表或推薦給各地的黃梅戲院團上演。去年研討會上研討過的《燕子歸時》、《遠去的差距》兩個劇本,在2018年就以嶄新的面貌呈現在了第八屆中國(安慶)黃梅戲藝術節的舞臺上,廣受好評。
此次研討會還邀請了省內相關黃梅戲院(團)負責人、專業刊物主編等參與研討。這既為編劇們提供了交流經驗、互相學習的機會,又搭建了劇作者與專業院團及專業刊物的橋梁、劇作者與市場接軌的平臺,促成優秀劇本向舞臺作品的轉化。
文后附上部分應征作品的劇情介紹,如您希望了解更多劇目的詳細情況,請與本刊聯系。


應征劇本劇情介紹選輯
大 戲
1.《玫瑰花開》
編劇:張宏友(界首市文化館戲研室主任,副研究館員)
劇情:返鄉農民工于秀芳,帶著創業的激情回到了家鄉,利用當地肥沃的資源和良好的環境,開發種植玫瑰園,養殖奶牛,興辦了玫瑰奶茶場。當地政府修路要經過這里,未婚夫利益熏心,拿走錢財,合作伙伴壓低價格,造成產品滯銷等等。于秀芳沒有氣餒,沒有屈服,毅然挺起腰桿迎著困難,帶領群眾和貧困戶們奔上致富的道路。
2.《胡普伢》
編劇:王自誠(安慶市黃梅戲劇院一級編劇,已退休)、何慧冰(太湖縣文聯副主席、省作協會員)
劇情:清光緒年間,太湖有個傳奇女子胡普伢,從小善唱,聰明過人,九歲因家貧離家去何家當了童養媳。她具有一定的反抗精神,十幾歲逃離婆家學戲,拜望江戲班名角蔡仲賢為師,因女人唱戲不為當時社會接受,但她仍堅持走上了地方黃梅調舞臺,并很快唱紅。可她命運多舛,一是婆家不容她當了戲子;二是婚姻不幸;三是深受社會壓迫,她本與師兄春來有情,但又因他離開了張春戲班。為了唱戲,她又到石牌投靠宋小犬重返舞臺。中年,她被某方兵霸強占,幸被初戀情人搭救,最后雙飛雙宿。她是有記載的第一個黃梅戲女演員。
3.《月圓時分》
編劇:劉洪濤(河南省鄧州市戲曲工作室編劇)
劇情:中秋節傍晚,運輸公司司機李心平因超速駕駛,軋死了村婦張玉鳳的丈夫,之后,他逃逸了。驚魂未定的李心平回到家里,其母和女朋友任小嫻懷疑其出了事,李心平巧言瞞過了二人。當李心平得知死者是自己的老同學和好朋友時,內心十分愧疚和不安,并使他夜不能寐,被折磨得死去活來。最后,他決定瞞著母親和女友,以“同情”的名義,去張玉鳳家幫助干農活。他為了彌補愧疚,拼命地幫張玉鳳干農活。為此,張玉鳳對李心平產生了愛意。任小嫻不滿李心平去張玉鳳家幫忙干活,一氣之下與他分手了。
第二年中秋傍晚,李心平偶然發現張玉鳳在她丈夫靈前哭得死去活來,并發誓一定要找到肇事司機。李心平覺得幫忙干活并不能彌補自己的罪過,并且感到自己在進一步欺騙和犯罪。他經過痛苦權衡后,向死者家屬主動認罪,并去投案自首。在自首的路上,李心平被追來的張玉鳳拉了回去……
小 戲
1.《四喜娃》
編劇:朱斌峰(銅陵市文化和旅游委員會戲劇創研室三級編劇)
劇情:明洪武年間,翰林學士解縉奉旨微服江南尋找中華喜神。江南銅官山爐火熊熊,官府在此設場鑄幣。山下,種植牡丹的農家女丹鳳與銅場冶煉工郝郎相愛,郝郎私鑄銅鏡贈丹鳳。監場小吏田六發現此事,便以私自鑄銅觸犯王法把郝郎抓進大牢。解縉目睹此景,為救郝郎,想得一法,快馬送信于皇上,說江南銅官場能工巧匠郝郎可鑄喜神。后郝郎失蹤,田六聲稱郝郎逃獄了。丹鳳思念郝郎,花娘從山洞救出郝郎,一對戀人喜相逢。田六聞聽郝郎逃回,又派人來抓郝郎,恰此時,皇上來旨,令郝郎鑄出中華喜神。田六無奈,只得讓郝郎鑄喜神。于是,丹鳳、郝郎等戲說起“喜神為何物”。丹鳳說“銅劍”,說劍舞吳楚天下安,郝郎卻拒絕鑄銅劍,控訴戰爭。丹鳳又說吉祥銅猴,說銅猴寓意封侯拜相有好運……一時間,誰也不知喜神是何物。田六令郝郎一月內必須鑄出喜神,否則必斬郝郎。一月后,郝郎按照解縉所畫的雙頭連體娃娃圖鑄得喜神,田六曬笑那是怪物,并要斬郝郎。解縉說那是民間“四喜娃”,只有百姓喜才能國泰民安天下喜。田六仍欲加罪郝郎,解縉亮出學士身份,花娘說出田六加害郝郎的真相。解縉將田六關進大牢,赦免郝郎,并為一對戀人主婚舉辦成親之禮。自此,四喜銅娃成為中華喜神,千古相傳。

大會會場
2.《租 妻》
編劇:柯 學(湖北省陽新縣工商局,已退休)
劇情:正順在外打工,跟媽保證要帶個媳婦回家過年。正順談的對像成莉是個非孝子不嫁的烈女。成莉怕正順有了她忘了娘,到過年回家時她改變主意,不跟正順回家。為了不使媽傷心,正順只好臨時租了一個男的小成作假妻頂替。小成應租是他妹妹成莉叫她前去正順家“捉短” ,體驗正順是否對媽孝順。正順領小成回家,媽眼睛看不清,又忒鐘愛剛過門的兒媳婦,非要親手“瞧瞧”兒“媳婦”,并為她妝飾打扮。劇情為此鬧出一連串啼笑皆非的笑話,讓人捧腹的同時受到一次生動的“百善孝為先”教育。
3.《夢碎覺醒》
編劇:李 敬(江蘇省濱海縣永寧路實驗學校)
劇情:三位中年人,在街上看到像房子一樣的車,贊嘆不已,當車老板錢大下車后,戴著金手鐲,金項鏈,還聽說錢大開個人銀行時,他們佩服五體投地,深信不疑。當得知錢大銀行平時二分利息吸儲蓄時,為了得到二分利息蠅頭小利,三人各自悄悄的把孩子讀大學錢、夫婦養老保險錢、給孫子城里買房首付錢,偷偷存到錢大銀行。
不到一年,錢大銀行門被銀行封閉,人杳無音信,手機始終關閉。他們美滿的希望瞬間消失。如泄氣球。整天想著自己掙得不易的血汗錢泡湯,心煩亂,淚流盡,甚至要走極端。幾位中年人兒女為了安撫父母,紛紛想辦法解決。并且告訴他們非法集資、非法傳銷的本質。非法集資是一堵看不見的墻。實質是拆東墻,補西墻。是水中月,霧中花,自己錢財要不到,給你一張名副其實的空頭支票。是相互套騙。你想得他的利,他想騙你的本,非法集資和非法傳銷都是陷阱。兩者本質都一樣。為騙錢財,巧列各種名堂:最終引誘你上當。非法集資是霧霾,破壞了金融環境,破壞了社會穩定。是海嘯。你錢財瞬間立刻就會蒸發掉。千辛萬苦幾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三位老人在孩子們的揭示下,在嘩嘩的雨中才醒悟:只有勤勞,才能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