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澳大利亞特派記者 劉天亮
澳大利亞以反對軍事威脅、外來干涉之名在南太平洋地區遏制中國的舉動,得到盟友新西蘭的響應。新西蘭國防部長羅恩·馬克在6日發布的一份戰略性國防政策聲明中,罕見地點名批評中國的南海政策,對“越來越自信的中國”在南太平洋地區日益增長的影響力表示擔憂。這與新西蘭政府一直避免批評中國的姿態大相徑庭。同一天,澳媒還報道稱,澳大利亞與新西蘭將同太平洋島國簽署新協議,加強區域安全,以對抗中國介入。有分析人士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在澳媒和政客不斷渲染“中國影響”的威脅之后,新西蘭防長的表態是軍方慣用的放狠話,還是態度轉向,值得關注。
新西蘭國防部6日發布的這份文件,并非單純的軍事意義上的國防戰略。據新西蘭國家廣播電臺報道,這份文件的核心是,新西蘭及其鄰國將如何應對全球變暖日益加劇的影響,與之相關的很多問題都需要國防援助。這也是新西蘭第一次在國防方針中指出氣候變化的影響。但就是在這樣一份報告中,中國在南太平洋地區日益增長的影響被列為一項挑戰。《新西蘭先驅報》稱,這份文件對中國的批評“異乎尋常”。
在新西蘭媒體看來,與堪培拉和華盛頓的同行相比,新西蘭外交部長彼得斯和總理阿德恩一般會盡可能避免單獨點名中國。在新西蘭政府網站6日對這份文件的介紹中,也沒有提到中國。然而,羅恩·馬克把首次點名批評中國形容為“朋友應該做的”,稱“新西蘭重視中國及其作為貿易國的關系,但我們不會對看到的一些事情視而不見,我們并不羞于直接與他們(中國)討論這些問題”。
該政策文件稱,無論是在國內層面還是作為國際參與的基礎,中國對人權和信息自由持有的觀點,與新西蘭的觀點截然相反。文件重申,如果對澳大利亞發動直接軍事攻擊,新西蘭將作出回應。馬克還對記者說,有一些金融貸款降低了標準,但附帶其他義務。此外,新西蘭政府對中國在南沙和西沙群島上的建設也感到不舒服。
這份文件直截了當地說明對新西蘭和它的盟友而言,“中國威脅”是什么。文件中寫道,“隨著中國融入國際秩序,它并沒有不折不扣地接受國際秩序傳統領導者所倡導的治理和價值觀”。所謂的傳統領導者,含義不言自明。《新西蘭先驅報》評論說,這份文件以“蒙著面紗”的方式提到中國與美國日益緊張的關系,并將之作為未來國防決策的基礎。
羅恩·馬克聲稱,對于南太平洋地區外交政策的權力真空,新西蘭必須承擔起責任來。在這一點上,新西蘭和澳大利亞都希望把持地區領導權。《澳大利亞人報》6日發表評論說,美國希望澳大利亞在南太平洋地區擔負領導角色。據美國《華盛頓郵報》報道,今年5月,新西蘭大幅增加在太平洋地區的援助金額。而澳大利亞一直是這一地區最大的對外援助國。就在羅恩·馬克對中國發難的同一天,行將退休的澳大利亞空軍司令馬克·賓斯金在接受澳媒采訪時抨擊中國的南海政策,稱中國在南海地區的行動失去了國際信任。
在一唱一和指責中國的同時,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還打算與太平洋島國簽署一項范圍廣泛的安全協議,對抗中國介入。《澳大利亞人報》6日報道稱,這項涉及國防、法律和秩序、人道主義援助和救災等方面的協議,預計將于9月在太平洋島國論壇上簽署,相關國家的高級官員已經在上月會面。
新協議以南太平洋地區國家領導人2000年達成的《比克塔瓦宣言》為基礎。據悉,其將對南太平洋島國論壇成員國,以及區域組織在南太平洋地區的安全合作優先事項予以指導,并為應對新出現的威脅提供框架。分析人士稱,該協議的目的在于限制俄羅斯和中國等非簽署國在該地區的軍事介入。
事實上,澳大利亞、新西蘭和法國仍是該地區最大的軍事力量。《澳大利亞人報》稱,澳大利亞正在太平洋群島運作一項防務合作計劃。不過,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太平洋事務系學者詹姆斯·巴特利提醒說,澳大利亞在新協議中任何過于強勢的舉動,都可能使太平洋島國偏轉軌道。▲
環球時報2018-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