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新
鄉鎮人大作為我國人大制度的基礎,位于國家機構的最底端,是最基層的國家權力機關。然而,在過去有一段時間,鄉鎮人大工作卻面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和困難,比如:會議舉行不規范、代表審議走過場、法定職權難行使、職能作用難發揮、機構設置不健全等。在一些地方,鄉鎮人大工作被邊緣化,人大代表缺少行使權力的意識,民意反饋渠道不暢等問題比較突出,影響了鄉鎮人大作用的發揮。
2015年6月,中共中央轉發《中共全國人大常委會黨組關于加強縣鄉人大工作和建設的若干意見》。2015年7月,中共上海市委下發了《關于推動人大工作與時俱進充分發揮人大作用的若干意見》。2015年8月底,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地方組織法、代表法、選舉法的修改決定。
新修改的地方組織法進一步明確了鄉鎮人大主席、副主席以及主席團在閉會期間的職責,鄉鎮人大主席、副主席閉會期間“負責處理主席團的日常工作”。主席團可以聽取和討論本級人民政府的專項工作報告,對法律、法規實施情況進行檢查,開展視察等調研活動;聽取和反映代表和群眾的建議、批評和意見;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報告工作。
新修改的代表法進一步加強了鄉鎮人大代表同人民群眾的聯系,提高了代表議案的辦理質量,代表法明確規定,“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辦理情況的報告,應予以公開”。鄉鎮人大主席團應當定期組織本級代表向原選區選民報告履職情況。
新修改的選舉法進一步加強了鄉鎮人大的選舉工作,對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的職責范圍進行了補充、細化和完善,加強了對選舉全過程的監督。
2016年4月21日,上海市第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關于區縣和鄉鎮人民代表大會工作的若干規定》,明確了鄉鎮人大主席團閉會期間的作用和地位、強化鄉鎮人大的財政監督職能、加強鄉鎮人大力量配備、優化代表結構等。
近年來,本市鄉鎮人大工作緊緊把握新時代基層人大工作的主要特征,努力創新,持續推進。
在堅持發揮人大代表作用方面,鄉鎮人大充分利用代表小組履行職責。代表小組是人大代表在閉會期間開展活動的重要組織形式,是代表依法履職的重要載體。代表開展履職活動主要以代表團或聯系組的形式進行。同時,鄉鎮人大還豐富和改進代表活動形式。比如,有的鄉鎮人大認真研究人大代表之家“家內”向“家外”拓展的關系。在“家內”,代表活動以學、議為主,在“家外”,代表活動以視察、調研、考察、走訪為主。有的人大代表聯系選民時,既走進選民家庭、深入田邊地頭,又在“家內”接待選民;人大代表接受選民監督時,既在“家內”向選民述職,又主動上門征求選民意見;人大代表監督工作時,既走出去視察、檢查,也把政府領導請進“家”里,面對面回答代表詢問。
在堅持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方面,鄉鎮人大積極作為,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等各個方面,是鄉鎮助推地方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的重要力量。
在嚴格依法依規辦事方面,鄉鎮人大堅持職權由法定、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受追究的原則,確保法律能夠得到有效執行,切實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在有效行使監督權方面,鄉鎮人大以對鎮黨委決策有利、對鎮政府推進工作有助、對人民群眾有益為目標。自2015年以來,本市鄉鎮人大規范了在年中按屆次召開人代會的做法,按照地方組織法規定,鄉鎮人民代表大會行使審查和批準本行政區域內的財政預算和預算執行情況報告的職權。鄉鎮人大大膽探索敢于監督、善于監督、有效監督的途徑和方法,取得了積極成效。
在加強人大代表自身建設方面,鄉鎮人大注重創新培訓方式,提高代表履職積極性;健全考評機制,把提優質議案、建議作為激發人大代表的內生動力;增強監督實效,提升人大監督威懾力;強化外宣力度,提高基層人大影響力。
作為人大系統的最基層,鄉鎮人大工作相對滯后,工作提升的空間較大,對改革的需求更多更大。應積極探索新的工作方式,推動人大工作與時俱進、創新發展。
(作者系原金山區廊下鎮人大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