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卜顯 范會兵 羅倩
美軍士兵在控制4足機器人
如今,美國陸軍和聯合部隊在關鍵的5m~5km范圍內的技術和戰術優勢正在減弱。其原因有很多,比如敵軍不斷增強的C2/ISR和信息技術、精準致命打擊和面殺傷武器的威脅以及技術革新能力等。敵軍小型作戰部隊會利用顛覆性的手段,比如計算機技術、武裝的民用無人機和車輛等,政府和非政府武裝力量會利用強大的信息通信技術、先進的小型輕武器和精準武器來大范圍武裝自己。
鑒于現代戰爭特點的變化,美國陸軍面臨的挑戰將是擁有更強的防御、運輸、攻堅能力,以有效的戰場定位和機動作戰應敵,阻斷敵軍未來地面作戰的力量。
美國聯合作戰部隊能力是非常強大的,其依靠遠距離火炮支援、機械化地面部隊、空中運輸、海上導彈打擊、空中打擊及攔截和C2/ISR指揮系統等,已在戰場上取得顯著成功。但在5~500km范圍內聯合作戰部隊正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敵軍同樣在研究一系列稱為A2/AD的技術,以對抗美聯合部隊。
更嚴峻的挑戰是在5m~5km范圍內的戰術平衡。實際上,美國的技術遠沒有看起來那么強大,而且在不斷被追趕。美軍部隊正面臨著一系列危機,比如城市機動限制,敵方大量的傳感器、精確制導火箭彈、火炮、導彈和迫擊炮、簡易爆炸裝置以及一系列武裝無人機的運用;此外,面對溫壓彈、串聯式彈頭火箭彈以及擁有先進光學設備和良好訓練的狙擊手,重型裝甲已不能再有效保護作戰人員和裝備系統。
美國重型地面部隊也越來越容易受到新型遙控偵打一體綜合系統的攻擊。這些系統可以提供持續的偵察覆蓋能力、電子探測能力,而且可以從多個領域進行打擊。比如,俄羅斯在不斷研究“與敵人對峙時,可進行毀滅性的間接打擊,并可以在使用火炮壓制和電子戰時保護己方部隊不受傷害。而當足夠的作戰部隊抵達戰場后,地面部隊開始推進,并配合裝甲部隊,使間接火力和防御平臺能夠交替前進,實現部隊整體推進的作戰能力”。
重型裝甲部隊受到襲擊(美軍演習場景)
非政府武裝力量也逐漸開始擁有目標偵察和極端殺傷的能力。在伊拉克,非政府武裝組織開始使用武裝無人機,并將面部識別應用在攻擊計劃中。美軍《十年戰爭研究》一文中指出:“在過去10年里,個人和小型組織越來越多地利用全球化的技術和信息來擴大影響并獲得軍隊般的破壞能力,這主要是因為可以更輕易地從商業途徑獲得造成大規模殺傷的技術以及增強通信和信息能力的技術?!贝送?,激增的無線網絡、社交媒體、加密技術使“自制”的作戰網絡在幾乎可以在任何地方整合作戰資源。
聯合參謀部的聯合作戰環境中要求組建一支聯合部隊,以執行未來24項不同的任務,其中包括全球機動和奪取、國防支援以及大規模持久作戰等。這些任務每一項都需要具備強大殺傷能力、機動能力、防御能力和感知能力的步兵和機械化部隊來進行5m~5km范圍內的聯合作戰。多域戰概念的其中一點就是讓最小的戰術單元參與到跨域作戰中。鑒于聯合部隊在空、海、太空和網絡領域正面臨眾多挑戰,陸軍可以通過在這一近距離戰斗中發揮一系列優勢,為聯合作戰做出貢獻。
根據面臨的多域挑戰和聯合作戰要求,如何將先進的能力整合起來以形成具有技術和戰術優勢的陸地作戰單元,通過攻擊、摧毀、機動、奪取和扼守來完成各項任務,是美軍正在考慮的問題。下文將描述一支具備最強打擊能力、機動能力、防御能力和感知能力的作戰小隊,這支小隊是基于當前最新技術基礎構想出來的。
歷史上,龍小隊經常被稱為具備全地形作戰、近身戰斗能力的機動騎兵部隊。龍小隊依靠機動能力深入戰場,隨后下馬作戰,攻擊特定目標,而不是純騎兵突襲作戰的模式。作為整體作戰方案的一部分,龍小隊可提供遠距離瓦解或撕裂敵防御工事的能力。雖然防御能力和遠距離打擊能力較弱,但其可以依賴戰術機動能力彌補不足,利用快速機動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能力。
雖然龍小隊已被現代綜合作戰部隊所替代,但隨著21世紀技術發展的趨勢以及戰爭特點的不斷變化,龍小隊戰術系統升級改造勢在必行。集致命打擊、機動、防護、感知于一身的多域龍小隊組成如下:由12名士兵組成4個火力組;裝備4輛步兵機動車;裝備8個4足獵豹偵察機器人;裝備12架組群空中4旋翼無人機;裝備1輛無人自主機動支援車;裝備1輛間接火力支援車。
多域龍小隊中,每名士兵的裝備系統包含一個輕型顯示頭盔來提供增強現實(簡稱AR)和虛擬現實(簡稱VR)圖像,這些圖像來自傳感器的反饋,包括網絡和電磁環境的圖像。通信裝備、顯示頭盔、友軍識別和作戰意圖,都可以通過AR/VR系統和大數據關聯標記等將態勢感知提高到新的高度。
增強顯示系統可以實現虛擬行進,甚至飛行,可以通過區域覆蓋等技術實現。AR/VR系統可以依靠觸覺傳感器和神經控制大幅增強機器人控制能力。多域龍小隊可以通過手持終端利用聲音、手勢等控制機器人、車輛和武器。
美軍士兵在并行VR設備測試
就像二戰中美國的機械化能力得益于民間機械技術一樣,在2035~2050年多域龍小隊的三維處理、交互式任務規劃、打擊作戰等AR/VR能力將得益于民間技術對系統所做的貢獻。
同時,超材料將會以更小的尺寸、更高的帶寬裝備在多域龍小隊士兵戰斗服、車輛和機器人上。到2050年,士兵將通過超高帶寬、個人點對點激光通信和量子密碼等技術進行通信。
現代化的新式武器將會包含引導巡邏等功能,并且有更高的命中率。通信和AR功能將集成在頭盔、戰斗服、武器中,提供目標識別與標記、觸覺及視覺反饋。光學和激光指示器或其他電子傳感器將與武器集成,可為士兵指引目標或是為火炮支援提供指引。
多域龍小隊士兵不會再背負大量的物資,隊員們可以將全部精力集中在作戰、執行戰術任務和把握作戰機會上。機器、車輛以及機器人將負責運輸物資。當多域龍小隊士兵專注于復雜的指揮和作戰中時,其作戰效率將達到最高,并且小隊將士兵、電腦、機器的優勢發揮到了最高水平。
每輛步兵機動車可搭載一支3A火力小分隊作戰。車輛為2噸級輪式車輛,可搭載1噸以上物資行駛600km。車輛可半自主操控,可由一名小分隊成員駕駛,當切換到自動駕駛模式,亦可由小分隊隊長遠程遙控駕駛,車輛可伴隨下車士兵作戰。車輛設計為混合動力。
車輛在作戰中可為多域龍小隊提供值守巡視和火力支援。掩護火力由車上炮塔提供,炮塔裝備有10~50kw功率可變的激光,12.7mm或更大口徑的班組機槍,以及一個精確間瞄武器,可根據戰術需要提供范圍殺傷、反裝甲、熱壓彈、大功率激光破壞等多樣打擊能力。
同軸激光器主要用來眩目、致盲以及燒毀光學設備和傳感器,但不進行殺傷打擊。激光束連續掃描戰場,包括利用低功率目標識別光束來掃描區域內所有光學設備。光學設備反射回的信號,將發送給車上及車下的士兵,并且立即發射一束強脈沖激光來致盲目標,并調轉炮塔進行致命打擊。
光學傳感器和相關的智能系統能夠探測、定位、識別以及確定目標的打擊優先級,并為小隊提供預警,將潛在威脅在顯示器和觸覺設備上標定。車上的智能系統,包含視覺識別軟件,可獲取目標特征,辨識所有武器。這些識別信息獲得后,小隊根據車輛激光指引,可直接攻擊落單的敵人,也可控制機器炮塔進行打擊。小隊也可以選擇加大激光功率,直接攻擊、致盲目標。當發現地雷或者爆炸物,可用激光直接摧毀。
4輛步兵機動車上的炮塔為多域龍小隊提供了一個光學的護盾,尤其是應對地面威脅、無人飛行器時。如果發現了打擊能力外的敵人,炮塔會將信息上報給班一級或其他友軍尋求援助(光學傳感器的信息上傳至智能系統并進行大數據分析,將會為發現更高的威脅提供幫助,比如敵軍的火箭、導彈和火炮等)。
多域龍小隊的第一戰術梯隊配備8個4足獵豹偵察機器人,該機器人可以60~80km/h的速度行進。獵豹機器人可以在復雜地形上快速機動,能夠為小隊提供幾千米以外前線戰場的地形等信息。并且機器人能發射多彈種榴彈,具備致命打擊能力。機器人上還可以裝備5.56mm口徑機槍,可打擊敵軍或提供火力壓制。獵豹機器人可以肅清建筑物,在墻角快速機動,去尋找并消滅敵軍。
多域龍小隊配備的4旋翼無人機可為他們提供空中支援。這些短距離低空飛行器能夠提供光學及電子偵察,為AR/VR系統提供持續信息。無人機可在空中懸停,提供穩定的偵察及目標指示。這些無人機可以裝備激光制導導彈、微型炸彈或其他精確打擊武器。
無人自主機動車運載物資概念圖
無人自主機動支援車是4足獵豹機器人和4旋翼無人機的載具。運輸時,所有機器人由無人自主機動支援車搭載,并進行充電、補充彈藥、軟件升級等。在小隊隊長下達命令后,支援車將機器人投入至戰場。這些機器人可由各個士兵控制,組成人機作戰小組,或以多種機器人群的模式控制。
無人機動支援車還可為多域龍小隊提供戰術通信、戰術計算、電子戰和網絡中樞功能。實時在線戰術計算,可為智能系統提供支撐,建立以機器人、無人機、其他通信節點、衛星等感知的戰場信息為基礎實時更新的高分辨率戰場3D模型。車上裝備有車載數字式無線電頻率管理器,其天線持續監測附近電磁環境并傳輸電子戰和網絡有效數據。
無人機動支援車還可為多域龍小隊的其他設備提供電力,車上配備發電儲電設備,并可從外界接入電力,使小隊在惡劣環境也可供應電力能源。
多域龍小隊最后一個戰術梯隊是間接火力支援車,它可為小隊提供遠距離間接火力打擊能力。間接火力支援車底盤與無人自主機動支援車相同,車上裝備垂直發射架(類似海軍艦載VLS系統,但是尺寸更小),可發射多種彈藥,能夠精確覆蓋8km外戰場區域,發射的彈藥包括巡飛式導彈(類似現在的彈簧刀巡飛彈)、小型激光或GPS制導火箭、制導迫擊炮彈以及多種拋灑式地雷。到2050年,多域龍小隊的小型精密導彈可能利用新的高能材料,同射程和打擊能力下,重量和規模可與現在測試的群集式Perdix無人機系統相當。
多域龍小隊配備的巡飛式致命導彈,可攜帶多模式彈頭,包括攻頂穿甲彈、溫壓彈、殺傷彈等,可根據目標選擇彈頭。彈頭還包括區域電磁脈沖彈,以對抗敵方電子系統,同時,該彈還能攜帶多種生物藥劑,比如鎮靜劑、睡眠劑、嘔吐劑或恐懼劑等,這些藥劑雖然是非致命的,但對目標的作戰能力有極大的影響。
AR/VR設備、半自主機器人、步兵戰車、武裝偵察機器人、無人機蜂群、無人支援車、間接火力支援車構建成一個完整的戰術系統,能使部隊在面對未來威脅時更有優勢。
綜合策略系統預測,在未來,物理裝甲防御技術將會因為運動彈頭技術的發展而減弱作用。多域龍小隊技術裝備的宗旨是重視新型機動火力的優勢優于物理裝甲及重裝甲支援系統的牽制。多域戰在聯合作戰會起到什么作用呢?大衛·帕金斯將軍解釋說:“未來陸軍和海軍地面戰術機動部隊將聯合充足的跨域火力,使分散的地面部隊和具備機動、打擊、防護能力優勢的聯合部隊能夠抵近并摧毀敵軍部隊。在實戰中,這些聯合部隊在不利的戰場環境下仍將具備良好的韌性和靈活性,并具有足夠的持續作戰能力?!?p>
無人自主機動支援車
聯合部隊遠程間接火力演習
具備戰術感知、打擊、多維空、網絡、電子戰能力的多域龍小隊,能夠為今后聯合部隊作戰能力發展標定方向。其綜合作戰系統將提供顯著的優勢來支持這一未來陸戰設想。
多域龍小隊提供的第一個優勢是可以幫助破壞敵軍多域作戰能力,并在整個戰場創造暫時的作戰優勢。在全球范圍的機動突襲任務中,小隊可以提供區域滲透能力來應對敵區域防御,敵方的A2/AD系統可能很容易受到現代龍小隊的攻擊,龍小隊能夠有效沖擊其預置防御系統。
多域龍小隊小型化的特點和優秀的獨立作戰能力使得其可以悄聲無息地進入戰場而不被目標發現。即使敵軍在A2/AD系統的庇護下,小隊仍可以依靠快速機動能力突然出現,在近距離評估敵防御能力,并利用火力、電子和網絡攻擊,為聯合部隊開辟戰場。多域龍小隊憑借足夠的打擊能力摧毀敵雷達系統或感知系統后,可快速機動到A2/AD系統下的另一個關鍵據點進行打擊。
第二個優勢是小隊具備高水平的便攜感知系統、快速反應和殺傷能力。在國防支援行動中,這些能力有助于為聯合部隊提供5m~8km范圍內詳細的地形和敵軍信息。多域龍小隊依靠其小型機器人、無人機、光學設備、激光系統,在敵軍附近或關鍵區域隱蔽行動。
美軍小隊作戰演習場景
多域龍小隊可以在距離敵方雷達或電子系統非常近的區域發揮其電子戰能力,能夠對破壞敵軍步兵以及非正規部隊間的銜接起到一定作用。小隊的光學護盾和電子戰能力的結合將會讓敵人很難發現,多域龍小隊不僅能像現在的陸軍和聯合部隊那樣“擁有夜晚”,而且將能夠“制造迷霧”,為其他部隊提供作戰空間。
多域龍小隊提供的第三個優勢是能夠有效限制敵軍作戰機動性。在大規模持久作戰中,小隊能夠依靠其地面機動能力迅速穿越敵軍火炮覆蓋區域,摧毀關鍵設備,為聯合部隊提供戰術支援。小隊的小型化規模、隊形分散的特點以及先進的光學護盾和機器人系統使得其很難被敵軍直接火力擊中,而且用先進的導彈系統來打擊如此小型的部隊則過于昂貴,但其光學設備隨時都有可能被小隊激光系統摧毀。同時,多域龍小隊能夠識別敵軍大量偽裝的狙擊手小隊,并利用激光、機器人系統以及呼叫更強火力來摧毀。
多域龍小隊與大規模聯合部隊協同作戰,能夠依靠其規模、構成形式和獨特的戰術系統完成許多高難度任務以及跨域作戰,在對敵人造成多重打擊的同時又可以將損失降到最低。
美軍提出的多域龍小隊構想旨在將多種先進技術結合并應用在某一個戰術系統中,而該系統經過技術迭代能夠衍生出更多的戰術系統,這些互連互補的戰術系統通過強大的殺傷能力、機動性、防御能力和感知等單元的有機結合,形成一個強大的基礎性多域能力,為陸軍在未來戰場上提供重要的戰術優勢。
如果地面部隊不能夠真正發揮作用,那么多域戰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多域??哲姾秃\娪凶陨淼淖鲬痼w系,而陸軍需要考慮士兵的維度。從這一基礎出發,才可能構思更高維度現代化陸軍部隊的長遠發展。
編輯/王曉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