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云南省分行切實踐行“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的承諾,貫徹落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工作方針以及云南省委、省政府扶貧工作部署,立足云南省經濟特點和貧困現狀,按照“堅持優勢扶貧,實現精準扶貧,落實開發式扶貧,保障商業可持續”的原則,堅定信念,精準發力,扎實推進精準扶貧工作。
精準扶貧:加大信貸支持力度
云南省中行為確保扶貧工作有序、高效地開展,制定了《2017年中國銀行云南省分行助推脫貧攻堅年行動方案》,明確九項行動措施,加大精準扶貧信貸資金投放,通過直接支持、產業帶動和項目惠及等方式,有效支持貧困人口增收和貧困地區發展。
截至2017年末,云南省中行金融精準扶貧貸款余額49.82億元,其中個人精準扶貧貸款余額2.19億元;單位精準扶貧貸款47.63億元;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貸款人數1251人;產業精準扶貧貸款帶動人數3966人;項目精準扶貧貸款服務人數383.12萬人。
項目扶貧方面,云南省中行緊密圍繞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長江經濟帶”戰略,云南省“四個一百”“五網”建設、“十、百、千”重點項目投資計劃,抓住云南沿邊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PPP模式等,重點加強鐵路、公路、軌道、電力、水利、保障房等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力度,破除貧困地區發展瓶頸。2017年,云南省中行項目精準扶貧貸款余額25.22億元,主要投向水利設施及其他農業基礎設施,其中水利設施貸款余額4.17億元。
產業扶貧:變“輸血”為“造血”
云南省中行堅持“授之以漁”的思路,提升貧困地區 “造血”能力。圍繞貧困地區的重點產業,運用中小企業信貸工廠等模式,積極開展產品創新和信貸支持。
云南省中行結合云南省臨滄市臨翔區璋珍村自然資源優勢,探索發展壯大農村特色經濟,發展股份合作集體經濟,圍繞古樹茶保護、開發進行打造提升,大力支持璋珍村建茶廠,開展茶葉加工。截至2017年末,璋珍村茶廠收購茶葉鮮葉45260公斤,生產茶產品10500公斤,銷售茶產品2483公斤,各渠道銷售總額118余萬元。貧困農戶茶葉收入顯著提高,戶均增收15%~20%。
中行保山市分行通過向企業投放中小企業新模式貸款,直接帶動昌寧縣田園鎮新城村、新華村、勐廷村、九甲村、四角田村等5個村委會首年即實現農業產值1200萬元,上千余戶農戶人均增收近3000元。同時,外購鮮繭輻射帶動昌寧縣其他鄉鎮桑園面積10000余畝,帶動桑農5000余戶。公司季節性用工150余人,為當地農業人口提供了就近務工選擇。
定點扶貧:精準施策心系民眾所需
在“掛包幫”定點扶貧工作開展過程中,云南省中行多次深入定點扶貧點進行調研,解決實際困難,確保扶貧對象精準、措施精準。2017年,該行及全省轄屬機構共計投入扶貧資金179.05萬元,幫扶貧困縣19個,其中涉及鄉鎮22個、村寨37個、貧困人口7268人,“掛包幫”聯系貧困戶干部達255人,共派出駐村扶貧工作隊員9名。
2017年,中行向云南省臨滄市臨翔區璋珍村捐贈55萬元用于路燈亮化工程及文化墻建設,向云南省玉溪市新平縣老廠鄉勐炳村捐贈15萬元用于人飲供水工程,向保山市騰沖市蒲川鄉茅草地村捐贈10萬元用于人畜飲水工程,向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瀘水縣大興地鎮自基村捐贈10萬元用于修建公共廁所及垃圾焚化池,向西雙版納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勐臘縣瑤區瑤族鄉沙仁村捐贈6萬元用于修建排水溝及籃球場修繕,向昭通市昭陽區靖安鎮五星村和彝良縣樹林鄉管壩村分別捐贈5萬元用于中草藥種植、黑山羊養殖。
科技扶貧:搭建“互聯網+公益”平臺
2017年,中國銀行正式發布“公益中行”精準扶貧平臺,融合公益理念、市場力量、商業模式、互聯網技術,搭建一種政府政策支持、商業性機構微利經營、貧困人口持續發展受益的“互聯網+公益”精準扶貧新模式。2017年7月,“公益云南”板塊正式建立,并以云南省中行定點扶貧點——臨滄市臨翔區作為試點,積極進行推廣。截至目前,“公益云南”已有158件貧困戶愛心產品上線,匯聚愛心人士5291名,累計銷售金額21萬余元;共入駐上線云南本地企業14家,通過銷售提取公益基金的方式,累計提取愛心扶貧基金3800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