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正琴
摘 要:十一五期間,隨著國民經濟的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住宅建設正朝著“適用性、安全性、智能性和健康性”全方位、高層次的方向發展。在住宅開發中,建筑電氣工程施工不當會導致上述基本要素不能完全實現。所以,對建筑電氣施工中出現的質量問題進行討論、總結并提出防治措施具有廣泛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建筑電氣工程;質量問題;防治措施
1 前言
列舉了新建住宅小區建筑電氣施工過程中存在的主要質量問題和原因分析,結合筆者的實踐經驗和國家相關規范提出了相應的防治措施。本文就以下七個方面來分析和探討。
2 防雷、接地
2.1 通病
①屋面金屬物(管道、鐵梯、設備外殼等)未與防雷系統相連。②插座接地線從一個插座串接另一個插座。③設備的“地排”未與接地干線直接連接,而是經過支架、槽鋼等過渡,接地線位置,截面積都不祥。④多層住宅采用TN-S系統時,進線在總表箱處未重復接地,(小)高層住宅未在配電間做總等電位連接箱(MEB)。⑤防雷接地測試點不設暗箱、設置高度隨意;測試扁鋼不設測試用螺栓。⑥引下線、均壓線、避雷帶搭接處有漏焊、錯焊、夾渣、焊點、焊瘤、虛焊、咬肉、未除焊渣等缺陷。⑦用螺紋鋼代替圓鋼作搭接筋;直接用對頭焊接的主筋作防雷引下線。
2.2 原因分析
操作人員責任心不強、焊接技術不高;施工員對《防雷與接地安裝》2003合訂本、GB 50169—2000《接地裝置》執行力度不夠。
2.3 防治措施
①屋面金屬物應與引下線相連。②插座接地線接入插座端子前采用焊接或“T”接,避免由于端子松動造成后續插座接地失效。③設備“地排”須與接地干線直接連接,基礎槽鋼應跨接接地并有接地標識。④TN-S系統的PE線在總表箱處應重復接地,(小)高層在配電間應做MEB,在每個衛生間做LEB。⑤測試點設250×180×160箱墻內暗裝、高度統一。當設計無要求,箱底距室外地坪500mm。測試扁鋼頭打φ10孔配φ8螺栓或蝶形螺母平墊彈簧齊全,箱口有明顯接地標記。⑥無職業上崗證人員一律不得進行電焊操作,加強焊工技能培訓。⑦禁用螺紋鋼代替圓鋼作搭接筋,在引下線主鋼筋對頭碰焊處按規定補一搭接圓鋼。
3 線管(鋼管、PVC管、FPC阻燃管)敷設
3.1 通病
預埋PVC線管時不是用塞頭堵管口,而是用火燒夾扁封口或鉗子夾扁拗彎封口。兩根以上電線管并排或兩排緊貼捆綁暗埋于柱中,電線管多層(三層以上)重疊埋于梁板內,甚至高出梁板面筋層“浮于”混凝土面上。電線管埋墻太淺,甚至埋在抹灰層中。管子出現死彎、壓折、凹痕現象。電線管進入配電箱,管口在箱內不順平、露出太長,管口不平整、長短不一。
3.2 原因分析
電氣施工人員對有關規范(1)不熟悉。工作態度馬虎、圖方便省事,不按規定執行,施工員管理不到位。建筑設計布置和電氣專業配合不夠,造成多條線管路徑在同一狹窄平面或立面上。
3.3 預防措施
①預埋PVC線管時,禁用火燒封口、禁用鉗子夾扁管口拗彎,應用符合管徑的PVC塞頭封蓋管口,并用膠布綁扎牢固。②電線在梁板、柱內不能并排(或兩排)緊貼捆綁暗埋,施工中可以將鋼筋班組常用的混凝土墊塊分別夾在電線管間固定,以保持一定間隙利于混凝土澆注,從而減少對結構承重能力的影響。③電線管埋入磚墻內,離表面不應小于15mm,管道敷設要“橫平豎直”。④線管彎曲半徑(暗埋)≥10d,管子彎曲要用彎管機或彈簧使彎曲處平整光滑,不出現扁折、凹痕現象。⑤電線管進入配電箱要平整順直,統一露出3mm~5mm,管口要用護套并鎖緊箱殼。
4 導線穿管、連接、包扎與色標
4.1 通病
①穿線后才裝護口,護口只起裝飾作用;管內導線數量過多,穿線困難,管傷線損。②多股導線不用銅接頭,直接作成“羊眼圈”狀;接頭不搪錫,螺栓少墊圈、簧片等。③與開關、插座、配電箱的連線端連接時,一個端子上接幾根導線。④線頭祼露、導線排列不齊;剝線工具把導線剪傷,線芯留下橫向傷痕;未捆綁包扎。⑤配線用的導線顏色混亂,給今后線路檢修留下不便和隱患。
4.2 原因分析
操作人員思想不重視,對導線布線、連接、包扎的工藝和工序不熟悉,與電氣設計要求不一致,對各種顏色導線需求量統計不準、隨便替代。
4.3 防治措施
①導線穿管時管口需要安放護口后才能穿線;管內接線總截面積占管內總截面積比率應≤60%,以有利于順利穿線和導線散熱。②多股導線的連接應用鍍鋅銅接線壓接,盡量不要做“羊眼圈”;若要做時,也應均勻搪錫。③在接線柱和接線瘋子上的導線連接只宜1根;若需接2根,中間要加平墊片;禁止3根以上的連接。④導線編排要橫平豎直;剝線時最好用電工刀削,既不傷線又刮掉線頭上的一層絕緣簿膜,使接觸更良好;剝線頭時應保持各線頭長度一致;導互插入接線端子后不應有導體裸露;銅接頭與導線連接處要用與導線表皮同顏色的絕緣膠布包扎。⑤工程配線的線色應符合;相線A-黃色,B-綠色,C-紅色;中性線N-淡藍色;保護接地線PE-黃綠雙色;回火線應為相線顏色。主要質量問題是黑色、深藍色用于零線,黃綠雙色用于零、火線。導線的類型由特定顏色區分,不可隨意替代。
5 開關與插座
5.1 通病
①線盒預埋太深、安裝偏位。②面板與墻體間在明顯縫隙;面板不平直、有膠漆污染;線盒留有砂漿雜物。③盒中接線混亂,開關方向不一致,相線、零線、PE線有串接現象。
5.2 原因分析
施工人員責任心不強,對電器使用安全重要性認識不足,圖方便。
5.3 防治措施
①密切配合土建專業,準確、牢靠固定底盒,底盒過深時可加裝一個底盒。安裝面板時要“橫平豎直”;可用水平儀調校水平,保證上尺定位(下下層插座位置一致)和水平定位。②安裝面板后要飽滿補縫,不允許留有縫隙;做好清掃、清潔維護。③單相2、3孔插座,面對插座按“左零右火”、“下零上火”、“ :左零右火上地”的順序接線;插座的PE線須單獨敷設,不允許與工作零線混用;開關應切斷相線,同一戶開關分合方向應一致。④加強管理監督,使用與專用檢查插頭和檢測筆檢查,確保開關、插座中的相線、零線、PE線不能串接。
6 燈
6.1 通病
①燈具掛鉤直徑不足,安裝高度不合規范,≥2.4m的燈具及電器無PE線。②燈位安裝偏位,不在中心點上;成排燈具水平度、直線度偏差較大。③路燈桿掉漆、生銹、松動;路燈罩太薄,易破、脫落。④路燈、庭院燈接地安裝不符合規范要求,甚至無PE線。
6.2 原因分析
①施工人員偷工減料,安全意識淡薄。②預埋燈盒時偏位,安裝燈具時未采取補救措施。③采購燈具時未嚴格把關,防銹層未做好;燈罩強度不夠;固定燈座的螺栓不相符,難以固定。④施工人員未執行規范,接地保護人身安全的意識淡薄。
6.3 防治措施
①燈具掛鉤直徑≥8mm,≤2.4m的燈具及電器需接PE線。②安裝燈具前,應認真找準中心點,及時糾正偏差;在施工中需拉線定位,使燈具在縱、橫、斜向均為一直線,達到成排燈具安裝偏差≤5mm。③選用合格燈具,南方潮濕地區一定要選用較好的防銹燈桿;燈罩應具有抗臺風的強度。④室外燈具須保證接地良好,接地極須焊接牢靠,接地處搪錫。
參考文獻:
[1] GB 50303—2002.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