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嫻穎
摘 要:本文以國內外優秀精品度假酒店案例為基礎,重點結合崇明阿麗拉酒店的實例,總結目前精品度假酒店設計中常運用的文化定位與空間營造手法,為未來精品度假酒店的發展提供可借鑒的思路。
關鍵詞:精品度假酒店;文化定位;空間營造
1 引言
近十年來,我國酒店業快速發展,其發展水平、經營理念、品牌細分等已與歐美發達國家不相上下。隨著國內外商務會議與度假旅游高端客源的增加,精品度假酒店已經不再是小眾客源群體的選擇。
精品度假酒店的產生與穩定成熟的經濟基礎和長期積淀的文化底蘊密切相連,作為個性化的產品,其代表的是一種與品牌酒店的模式化相對應的產品,它的出現是酒店業市場細分和升級的結果。傳統的五星級品牌酒店往往更追求經濟效益,其過于標準化的定制在某種程度上忽略了人們對于酒店的精神需求。而精品度假酒店則恰恰彌補了這一缺陷,給予了顧客期望中的情感回歸式的體驗。
2 項目背景
崇明阿麗拉酒店位于上海市崇明島。作為國家級旅游生態島,崇明水土潔凈,生態環境優良,空氣質量(AQI)優良率達75%左右,森林覆蓋率達22.53%,稀有型灘涂和濕地保護完善,得到了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高度評價,是周邊城市居民休閑旅游度假的良好去處。
阿麗拉,作為聲名鵲起于東南亞的著名精品酒店品牌,有著豐富的高級度假酒店的設計和管理經驗,他們希望能在崇明完成一個以意境內涵、現代東方韻味取勝的設計作品。
項目總占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地塊北側、西側及南側緊鄰覽海高爾夫球場,用地四周環繞自然水系,天然資源優勢明顯。
3 文化定位
對絕大部分旅行者來說,每到一地都希望能夠感受到當地的獨特文化和最極致的自然體驗。精品度假酒店作為一種體驗式消費形式,客人對其既有奢而不俗的物質享受需求,更有深厚的精神寄托期待。“阿麗拉”源自梵語,意為“驚喜”。在阿麗拉的品牌文化中,植根于當地的獨一無二的賓客體驗,是非常受到重視的。
3.1 區位與地域文化
在區位的選擇上,度假精品酒店往往有以下幾種類型。
一是隱蔽于島嶼或山區無人的角落里的精品酒店,其絕佳的景觀與出世的氛圍,帶給人絕無僅有的體驗,比如安吉阿麗拉酒店等;二是文化特色鮮明的地區內新建的精品酒店,其在項目最初立項時就能精確地對酒店文化內涵進行定位,在設計中傳達獨特的文化底蘊和無限的魅力,比如麗江悅榕莊酒店等;三是通過修復歷史建筑,并改造而成的精品酒店,其獨一無二的歷史文脈往往成為其著力表現的特點,比如陽朔阿麗拉酒店等。
崇明島作為最初形成于唐朝的島嶼,有著海島文化與江南文化的雙重影響,阿麗拉酒店的設計緊緊抓住“中國肌理、江南韻味、海島特色”的定位,希望給人呈現出獨特的韻味與體驗。
3.2 規模與特色定位
在規模與功能的定位上,精品度假酒店與普通酒店也呈現出明顯的差異。
一是精品度假酒店的規模往往較小,大部分不超過150間客房,大部分在50間左右。較小的規模,一方面保證了酒店形象的低矮、緊湊,以配合周圍的風貌,另一方面也保證了酒店服務的品質;二是度假精品酒店的客房面積和套房比例,往往都會大于普通酒店;三是對于餐飲、康體、宴會等功能,精品度假酒店往往更偏向于一種地域文化和品牌文化的傳達,會在其中注入較大的文化內容和體驗享受。
在崇明的阿麗拉酒店的策劃中,有幾點是特別強調的。一是套房的比例和朝向,設計將景觀朝向最好的房間做成了套房,以帶給客人最好的體驗;二是除了普通的宴會廳之外,還設計了擁有遠眺海景的屋頂平臺,將來會被打造成絕佳的婚禮場所;三是泳池,在阿麗拉的文化中,泳池是其文化的精髓之一,泳池的空間感、景觀視野都必須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證。
4 空間營造
4.1 空間及體量設計
在精品度假酒店中,設計者需要創造出具有“場所感”的特色空間,往往強調對自然資源、周邊文化氛圍的利用。在設計手法上,那些以自然資源為主的精品度假酒店更多地采用外向性和小體量的設計手法,較多地塑造灰空間和過渡空間;而那些以人文資源為主的精品度假酒店則更多地會通過提煉設計符號的方式,以建筑的繼承性凸出特殊文化氛圍。崇明阿麗拉對這二者兼而有之。
整體的建筑布局上,設計采用了“分棟”與“碎化”的手法。首先,設計將酒店分作東、西兩棟,縮小體量與建筑尺度。兩棟建筑中間以廊橋串聯,廊橋橫跨濕地花園,再現崇明島的自然風貌,并喚起人們對江南水鄉的空間遙想。分棟之外,設計以客房為單元,碎化了建筑物的外輪廓,避免出現高又長的外墻將自然與建筑一分為二。酒店看起來更像一群聚落,而非一棟建筑。碎化后的建筑模糊了建筑與自然、室內與室外的邊界,局部將自然景觀納入建筑之中。
4.2 建筑及功能布局
酒店的空間布局一般受到復雜功能的制約,需要同時兼顧前后場流線的高效、便捷、獨立等多重要求。而對于追求體驗感的精品度假酒店來說,還要根據各個部分的功能來塑造不同的空間體驗。在這其中,對于視線、私密性、空間氛圍的塑造等,都是需要重點研究的課題。
崇明阿麗拉酒店的前場空間配置的原則為,人群聚集最鬧騰的設施如宴會廳、主餐廳等配置于一樓,越往高層越強調悠靜的情調。以靜態活動為主的水療、健身中心等獨立配置于地下室,利用下沉廣場采光,營造秘境氛圍。
4.3 場地及景觀設計
精品度假酒店對于室外空間的塑造同樣重視。在設計手法上,首先,當地的植被和景觀資源往往會被重現,并會將這些景觀盡量地引入室內;其次,當地的街道、河岸、民宿生活等元素也常常會被引入到設計概念中來。
崇明阿麗拉酒店全區景觀設計圍繞著“濕地”主題,重現崇明生態風貌作為濕地花園的骨干,再從中豐富其植物層次,并加以細節設計令四季呈現不同風貌。自然卻又精致的濕地花園作為建筑的背景,也作為室內空間的框景,在視覺上延伸至四周的河道,幫助酒店與基地四周環境融合。進一步,建筑設計運用平臺、挑檐、連廊等設計手法,最大程度地將這些室外景觀引入室內。
4.4 材質及細部設計
在材質和細部的設計上,精品度假酒店更強調自然肌理和當地元素,讓使用者回歸當地的原始和自然。設計師重視材質和細節的處理,突破普通建筑的理念,著意強調建筑的個性,激發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們潛在的懷鄉、回歸自然的情緒。
江南建筑尺度精巧細致,傳統青瓦白墻的建筑特色深入人心。崇明阿麗拉酒店力圖體現江南建筑的意向與感受,設計以曲折的客房及其分戶墻將建筑體量打破,營造江南的小尺度感。
建筑材料選擇同時考慮地域性、生態性及時代感。屋頂主要采用江南小瓦,是江南建筑代表材料,并在建筑東側設置瓦片鏤空墻。不僅僅用創新的手法保留了建筑的江南韻味,更通過這種方式模糊了自然與建筑的邊界。客房部分立面采用鋁板材質塑造編織質感,一方面保留當地蘆葦編織的地域特色,另一方面又具有較好的耐候性和時代感。
5 結語
精品度假酒店作為一種非標準化的酒店產品,是人民日益提高的精神追求與高星級品質酒店相結合產生的個性化產品。從這一點上來說,它就是一個復雜多變的酒店形式,而凡是定義便可能有其局限性。因而,本文的討論更希望是一種啟發和探討,期待以此看到更多具有個性和品質的精品度假酒店的誕生。
參考文獻:
[1] 胡愛華.淺談精品酒店的空間形態[J].山西建筑,2008(19):29~30.
[2] 徐宏,趙慧寧.精品酒店設計初探[J].美與時代,2011(5):39~40.
[3] 王雪,賈智紅.精品酒店的文化特色定位與設計表達[J].華中建筑,2012(6):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