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暢
摘 要:在博物館的空間構成中,輔助空間是必不可少的。輔助空間主要包括多功能廳、會議室、休息區、商業服務空間等展館附屬空間。合理的輔助空間設計可以使觀眾的游覽更加方便、輕松,能充分調動起觀眾的興趣,更大的發揮博物館的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本文重點探討博物館輔助空間的特點與室內設計的重點。
關鍵詞:博物館;輔助空間;室內設計
1 前言
就一個成功的博物館陳列項目而言,首要的考察因素就是它的受眾群體(即參觀者)。長期以來,在博物館的室內設計中存在一個誤區,認為處理好“物”(即展品)的各種要素關系即為工作的全部。其實不然,博物館室內設計的方方面面都關乎“人”(即觀眾),因為一個陳列展覽的成功與否都取決于它對觀眾的吸引程度和觀眾在參觀中的切身感受。這些都改變著當代博物館的設計方向和重點。
2 當代博物館室內設計理念的轉變
博物館是一個面向公眾開放的公共文化機構,這要求其必須滿足社會公眾對文化的需要,從重視“物”的再現進而轉向重視“人”的感受。而對博物館輔助空間進行設計正是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從觀眾的角度出發,根據觀眾需求設計輔助空間,以觀眾的體驗為出發點。從傳統的以物為中心,忽略觀眾的參觀體驗,轉變成為以人為中心的參觀模式。
如今,人們去博物館不僅僅是為了參觀展品,獲取信息,也是通過參觀過程獲得一種體驗,所以,博物館展示給予觀眾的體驗成為了室內設計關注的焦點。陳列展覽要為觀眾提供一種舒適的、愉悅的和令人滿意的體驗,可以使觀眾在博物館空間內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更有意義。
3 博物館室內輔助空間的設計內容和設計現狀
在博物館各個空間中,陳列空間的設計無疑是最為重要的。展示設計已由過去單一的設計模式發展成為一種多元化的設計方式,它涵蓋了空間形態、光照、材料、版式、數字化技術等領域的多方面結合。對于陳列空間,近些年來已經有了較多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是,在一個功能完善的博物館中,除了大家關注的陳列空間,還有一些空間常常被建筑師、室內設計師甚至參觀者所忽視,那就是輔助空間。輔助空間在狹義上是指觀眾服務設施,包括售票處、存物處、休息處、廁所等;廣義上是指在博物館中起到輔助作用的空間,包括多功能廳、會議室、觀眾服務設施和商業服務空間等。輔助空間為觀眾的參觀提供方便,滿足人們的各種需求,同時兼具娛樂性,使參觀活動豐富有趣。
但現有的博物館普遍沒有重視輔助空間的設計,使得博物館休閑娛樂空間和服務設施不足以滿足公眾的需求。特別是過于強調陳列空間的重要地位而使博物館缺少活力和完整性,大大限制了博物館作用的發揮,在這種形勢下對博物館輔助空間進行設計變得刻不容緩。通過關注輔助空間設計,整合處理好各個空間之間的相互關系,使博物館空間在滿足基本陳列的要求之后同時具有便捷性、豐富性和娛樂性,充分調動觀眾的興趣,更大的發揮博物館的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讓博物館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4 輔助空間的設計要點
4.1 協調處理各個功能空間的關系
博物館的陳列布展可以說是空間的組合藝術,從人的行為心理要素分析進行空間關系設計,可使空間更加豐富、生動、有變化。在博物館室內空間中,陳列空間是核心,輔助空間根據觀展順序和觀眾需求合理布置,充分滿足其功能性,保證參觀流線合理順暢。
例如:前廳,一般應包括等候區、檢票系統、咨詢臺、寄存處、飲水處等。前廳屬于觀眾服務區,應與序廳(屬于展陳空間)嚴格區分,并分開設置。考慮到有團體參觀和個人參觀兩種觀展模式,前廳宜設有不同的通道和檢票系統、安檢系統,避免相互干擾。寄存處可配置自動寄存系統和人工寄存兩部分,滿足游客的不同需求。公共休息區可以依據場館的大小集中布置或分散于參觀流線的沿途,方便參觀者短暫休息。合理的設置休息空間可以讓觀展者的觀展節奏張弛有度。
大型博物館還可設置多功能廳和新聞中心。多功能廳的設計應滿足其功能的多樣性,并按各種功能,增設相應的設備和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新聞中心應具備新聞發布、媒體登陸、記者服務等功能,并且緊鄰出入口。大中型博物館根據預計參觀者數量,還應設置面積合理的商務餐廳及咖啡廳,以滿足參觀者的餐飲和休閑需求。公共空間通道與參觀通道應直接相連,避免交叉、逆流。為防止輔助空間與陳列空間相互干擾,還應在通道連接處采取必要的隔聲、遮光等措施。
4.2 輔助空間的設計風格要與展示空間設計風格保持一致
博物館的室內設計都是通過光、色、形、材等諸要素的恰當運用來完成的。輔助空間的空間形態、光照、材料等要素不是與陳列空間環境相互無關、孤立分割的,而是共同為整體空間服務,共同營造空間氣氛。例如,陳列空間中大量使用的元素符號,可以安排在輔助空間的室內適當出現;陳列空間中有代表性的色彩,在輔助空間中也可以酌情點綴,這樣的設計會讓參觀者始終感受處于統一的空間之中,卻又有張有弛、富有節奏。
通常,博物館都有其突出的展館主題。展示主題決定了整個展陳設計的走向,因此,輔助空間的室內設計也應服從于它。在輔助空間的室內設計中演繹展館主題,對設計師最大的考驗就是分寸的把握,不能將輔助空與陳列空間設計成相同的氛圍,應保持輔助空間應有的輕松感。在輔助空間里,滿足使用功能是第一任務,在滿足功能的前提下盡量貼合展館的設計主題,讓參觀者能有統一協調的視覺和心理感受。
4.3 博物館輔助空間應注重人性化設計
當今社會隨著人們對于高品質生活的不斷追求,提升博物館室內設施的人性化程度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其室內設計應更加注重各個方面的人性化設計。尤其是起到輔助服務作用的輔助空間,必須綜合考慮社會性、文化性以及人的生理需求及心理需求,結合不同輔助空間的特點充分調動設計手段,以提高人們的滿意度。例如:輔助空間應滿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出入口、通道、衛生間等設計要滿足殘障人士特殊使用需求;休息區根據老年人、兒童、殘障人士等不同的人群也應分別設計不同的座椅和環境。人性化設計理念的不斷跟進,能使博物館真正成為追求品質、追求便捷、尊重參觀者的文化場所。
從目前博物館室內設計趨勢來看,會越來越注重對博物館的輔助空間的室內設計。在進行設計時既要重點關注陳列空間,也要精心打造輔助空間,二者相輔相成,才能打造出博物館設計的精品。
5 結語
現代博物館不再單純的是展品的陳列空間,它綜合了教育學習、文化傳播、休閑娛樂等多種功能于一體,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為了使博物館更好的滿足人們的需求,我們就要認真的研究、設計輔助空間。輔助空間設計應以服務觀眾為原則,將他們的需求放到首位,在充分滿足功能性的前提下,綜合空間關系、設計主題、人性化考慮等多方面因素,設計出使人愉悅的室內環境。只有吸引觀眾參觀游覽,才能更好的實現博物館的文化傳播功能和社會服務功能。
參考文獻:
[1] 陳月浩.城市規劃展覽館輔助空間設計研究[J].室內設計與裝修,2012(1):120~121.
[2] 方濤.博物館建筑空間整合設計研究[D].哈爾濱工業大學,2008.
[3] 李清晨,李聰.探析博物館展示當中的交互設計[J].現代裝飾(理論),2013(1):15.
[4] 劉麗華,何軍.基于游客管理視角的博物館解說系統構建[J].博物館研究,2009(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