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星
摘 要:近年來,伴隨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顯提高,同時人們對于生活環境質量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所以園林景觀工程建設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特別是園林景觀中的道路景觀設計,不但有著良好的功能性,同時也有著自身的美感體現。隨著園林道路建設逐年發展,形成不同的類型,便于人們觀賞園林內的自然景觀,并讓道路也成為景觀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園林景觀道路設計的原則,然后對具體的設計要點進行了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園林風景;規劃設計;道路設計
1 園林風景規劃中園林道路的設計原則
1.1 道路設計的靈活性
園林道路規劃有必要遵從規劃的靈活性。規劃過程中要以園林景觀的走向為首要規劃方向,大多城市園林道路是環形或基地放射形,能較好地防止主次路途的斷連,還能聯通園林風景區和周圍的建筑物,便利游客觀賞園林。
1.2 劃分景區
園林設計中要借用主題內容的呈現,將園林內的每個部分看成是獨立與個體間相互聯系的內容。園林間的道路設計可以被看成是不同的設計風格與不同的景觀特色展示,通過不同區域的劃分,更好地呈現整個園林的層次性,進而保證園林建設的形神兼具。除上述功能以外,園林道路建設中最重要的功能是引導游客觀賞景觀園林,游客能通過景觀園林的道路指引,對園林的景觀有客觀的認識,體會到園林景觀的獨有魅力。
2 園林風景規劃中園林道路的設計要點
2.1 做好主次道路設計
在對道路進行設計時,需要對道路主次分明程度進行保障,要從園林使用功能入手,按照當地風景、地形以及地貌等內容,對園林以及道路進行統一規劃。同時要按照因地制宜原則,對主、次路方向進行明確。
在對主路進行設計時,要確保主路能夠貫穿到園林中的各個景區之中,能夠成為全園回環以及骨架。同時要對主路寬度進行合理控制,通常要保持4~6m左右,且要能夠具備一定的車輛承載能力。通常路面結構多以預制混凝土、瀝青混凝土或者黑色碎石加瀝青砂封面等材料為主,設計在對主路圖案進行設計時,要保證圖案拼裝的協調性與統一性。而在對支路進行設計時,由于支路屬于園林骨架,負責對各個景點進行連接,且會對主路形成輔助作用,所以在進行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要按照園林活動內容、客流量以及容量等內容,對支路展開全面性設計。但需要注意的是,為了保證支路層次,要適當加大支路自然曲度,以對曲線構成層次感進行保證。
2.2 做好傳統文化挖掘
我國歷史較為悠久,擁有大量文化結晶,這些不僅是民族的文化財富,同時也能夠對地區文化傳統進行體現,是地方特色部分具體代表之一,所以在進行道路設計時,還應將傳統文化考慮到之中,確保可以通過對傳統文化進行深度挖掘的方式,將傳統優秀文化合理融入到道路設計之內。設計師要從多方面因素進行考慮,要對地區文化內涵以及園林結構等內容展開深度分析,并要通過對園林思想進行樹立的方式,打造出與眾不同的文化結構,以對地方特色以及傳統文化特色進行突出,確保道路設計方案可以更加具有層次感。
2.3 做好園路坡度設計
由于地形以及地質等方面的原因,在對道路進行設計時還要對園路坡度進行考慮,要在保證路基穩定的前提下,對原有地形進行有效運用,以對土方量進行合理控制。在進行道路坡度設計過程中,由于道路坡度可能會受到縱坡、路面材料以及路面橫坡等因素的影響,所以在對水泥路設計時,可以按照磚路8%、縱坡7%以及瀝青路6%的比例,并可以通過設置臺階的方式,對路人行走舒適度進行保證。但要注意,要盡量避免對臺階進行連續使用的情況,要在地形許可的情況下,按照十或二十級臺階設置一個平臺的方式,為游人提供休息的場所。此外還要避免交叉路口出現相連或者沖突的狀況,要對出入口實施藝術化處理,并要保證其不會對四周環境以及花草樹木生長等形成影響。設計人員不應拘泥于傳統的道路設計方式,可以按照綜合情況實施適當創新,以突出園林特色。
2.4 注重生態設計理念
生態問題的惡化,使得環境保護問題變得更加突出,因此在進行道路設計時,也要做好生態化設計,要將環保理念以及綠色化理念融入到設計之中。設計人員要按照持續性發展觀念,通過使用環保材料以及實施環保施工手段等方式,對施工材料以及園林設計綠色化效果進行保證,以防止道路規劃與自然生態保護形成沖突。同時還要對道路設計公平性進行保證,可以通過邀請民眾參與設計的方式,對設計親民性進行保證,確保道路設計能夠更加符合民眾審美以及使用需求。
2.5 做好園路結構設計
現代園林結構形式相對較多,主要分為路基、面層、基層以及結合層四種。其中面層位于路面最上端部分,會直接受到人流以及車輛壓力,且也會受到氣候以及天氣的影響,所以該層結構要以結實為主,要具備一定程度的粗糙度,以對其耐磨度以及堅固度進行保證;結合層是面層與基層之間的部分,主要用于排水、結合以及找平等;而基層在結合層以及路基之中,其會負責將上層所承受的荷載傳遞給下層,所以需要具備一定強度,材料多以礦物廢渣以及碎石等為主;路基是路面基礎部分,會對路面下傳荷載進行承受,以對路面穩定性以及強度進行保證,與路面使用性能以及使用壽命有著直接關聯,是設計人員以及施工人員需要重點關注的內容。
2.6 注重對植物的選擇與規劃
在栽種植物的選擇上可以喬木為主,同時輔以一定的灌木、地被植物,通過對三種植被的協調搭配來展示出城市建設的綠化效果,增強城市景觀的豐富性。例如:第一,很多城市在樹種選擇上會選擇梧桐樹、銀杏樹、白蠟樹、槐樹、香樟、廣玉蘭等喬木,棕櫚樹、沙棘、小葉黃桃、金葉女貞等灌木,三葉草、馬蹄金等地被植物;第二,在植物栽植的過程中要對其位置進行合理設計,尤其是不能遮擋駕駛員的實現,引發交通安全事故;第三,對城市栽種植物進行合理規劃,流出植物成長需要的空間和資源,對于相關公共設施和植被建設的問題要堅持統籌協調,公共基礎設施的設置要與植被成長相互配合,要尤其避免基礎設施出現遮擋陽光、占據植物生長空間的問題;第四,對于城市道路沿線那些不利于植物生長的土壤要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提高土壤的適應力,確保植物的健康生長。
3 結語
綜上所述,在城市化快速發展的今天,城市道路綠化景觀園林設計不但有助于城市環境美化,而且降低環境污染以及調節城市氣候,對于提升城市的經濟效益以及社會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城市的品味,相關人員需要高度重視這一方面的工作,對于道路景觀設計各環節進行完善,從而使城市環境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實現城市的綠色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繆敢作.現代園林景觀設計應注意的問題探析[J].工程技術研究,2017(3):222+252.
[2] 張力帆.城市園林景觀中道路與廣場的綠地設計研究[J].江西建材,2017(21):187+191.
[3] 孫立.城市園林景觀中道路與廣場的綠地設計分析[J].住宅與房地產,2016(2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