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桂萍 胡玉英 葛思聰
【摘 要】民事訴訟保全制度是民事案件審理中的一項重要的法律制度。我國2012年《民事訴訟法》中也特別增加了行為保全制度,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我國民事訴訟保全制度的系統化和合理化。但目前我國民事訴訟保全制度還存在一些尚需商榷之處,容易造成訴訟實踐中存在大量情形無法適用和處理,當事人的權利因此得不到及時有效的保障。
【關鍵詞】民事訴訟;保全制度;財產保全
一、我國民事訴訟保全制度的現狀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司法實踐的進步,司法實踐中的民事保全制度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現階段,公民對權利意識有了較大提升,加之當今權利關系的復雜多樣化,導致民事訴訟過程中,當事人有機會同時也有必要啟動民事保全程序。訴訟保全,顧名思義,就是在訴訟前和訴訟過程中為了保證訴訟的順利進行和訴訟結果的順利執行而進行的保全。從廣義角度看,我國現行訴訟保全制度包括:財產保全、證據保全。
目前,我國對民事保全制度的整體研究還未達到較高的水平,該制度無論在我國立法、司法上還是在法律理論上都處于比較薄弱的研究階段。在復雜的社會關系之下,現有的民事保全制度顯現出越來越多的弊端,需要對該制度加以適當改革,以發揮其價值和作用,使得民事保全成為我國民事訴訟法中一項體系性制度。
二、民事訴訟保全制度的不足
(一)法律法規無明確的條件限制,部分當事人濫用申請,影響法院工作
在民事訴訟中,并不是所有的案件都需要采取保全措施的,而是在必要時方可采用。但在當前的司法實踐中,訴訟當事人有向法院濫用保全申請的現象,這給本來就工作繁忙的各級法院增加了新的壓力。
實踐中,有不少案件的當事人在向法院提起訴訟后,不管對方當事人是否有轉移財產的可能,證據是否有保全的必要,也不管自己訴訟能否勝訴,均向人民法院提出保全的申請,而法院根據當事人的申請,一般只要提供了擔保,就作出保全的裁定。這樣一來帶來不少弊端:一是給本來就人少案多的法院增加工作壓力;二是一些案件本來就是原告必然敗訴的,訴訟保全后法院還要花費時間完成后續的解除保全工作;三是浪費了法院不少的人力物力,因為不少案件是需要到外地完成保全措施的;四是有些申請證據保全的請求于最后的判決并無實際意義,只是徒增訴訟成本和浪費法院資源。
(二)司法解釋明確規定申請人提供擔保的數額標準,但實踐難執行
在有些訴訟當事入向法院濫用保全申請的同時,卻有相當一部分當事人因為交不起與訴訟保全等值的財產擔保而不得不被法院駁回保全申請,使這部分保全申請人面臨勝訴后執行不能而事實敗訴的痛苦局面。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九十八條的規定:“在采取訴前財產保全和訴訟財產保全室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的,提供擔保的數額應相當于請求保全的數額。”證據保全的做法與財產保全一樣,這也就是說,申請保全多少,就要提供多少的擔保。但是在實踐中,這一條規定實現的難度很大。比如說,原先生活富裕的家庭一開始借出去幾萬塊的錢,后來家道中落,生活貧困,去追討幾萬元的債務以求生活暫時過得去,在申請訴訟保全時,如果讓其提供等值的財產擔保,這無疑是強人所難。又比如是上千萬標的的案件,在財產保全時也要提供相同價值的財產作擔保,這對于大多數當事人來說也是極其困難的。如果僅僅是因為當事人無法提供等值的財產擔保,法院就駁回他的財產擔保申請,這無疑會遭到群眾的不滿,但如果因此而不收取當事人的擔保,對被擔保人來說也不利。所以法律應當對其作出明確的規定,解決這一矛盾所在。
(三)當事人程序參與權的缺失
我國民事訴訟法對民事保全程序階段當事人的參與權并無明確規定,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異議也僅僅采用單方面審查或者書面審查的方式。被申請人提出的解除保全的申請,同樣沒有程序性參與權。當事人的程序性參與權應為權利保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對于涉及當事人重大利益的事件,更應該賦予當事人參與權。
三、民事訴訟保全立法上的完善
(一)構建行為保全制度
我國傳統的民事訴訟法理論中的財產保全顯然不能覆蓋保全的全部形態。實踐中需要對行為保全的情況時有發生,行為保全在我國的司法實踐中也已經初露端倪,我國的知識產權實體法中“訴前停止侵害行為”的規定就是對我國現行民事訴訟保全訴訟制度的突破,但是在實踐中不斷的還有新的類型的行為保全案件發生卻沒有相應的法律予以調整。我國相關立法部門必須從根本上重新審視民事訴訟保全制度的理論,補充行為保全這種重要的保全制度,以便真正實現民事訴訟保全的制度價值。
(二)完善民事保全擔保制度
保全擔保不單是為了保護被申請人的權益免受不當損害,同時也是法院作出保全裁定的要件之一,能防止申請人惡意申請民事保全程序。此外,民事保全擔保還能夠起到減輕法院負擔的作用,現行法律要求申請人提供擔保的做法是可取的。但是在擔保的數額方面應有所調整,要求申請人提供等值的財產擔保難度太大,因此法院可以要求申請人提供擔保的數額應以足以彌補因保全錯誤給被申請人造成的損害數額為標準,提供過高的擔保數額將不利于申請人一方的利益保護。
四、結語
民事保全制度在民事訴訟法律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是聯結審判程序與執行程序的紐帶。大陸法系國家,保全制度和保全程序的立法非常細致,理論研究上也自成體系,尤其是在德、日等國,民事保全法的專題研究成果極為豐碩。我國的民事保全制度也在不斷地發展、進步,雖然目前在它的局部內容的規定中存在著缺陷,但隨著法律的不斷完善,保全制度的制度和程序方面也會日漸成型。
【參考文獻】
[1]丁小巍,汪毅.我國民事訴訟保全制度的現狀及發展[J].政法學刊,2006(01).
[2]冀宗儒,徐輝.論民事訴訟保全制度功能的最大化[J].當代法學,2013(01).
[3]黃勇.論我國現行民事訴訟保全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C].全國法院學術討論會,2007.
[4]吳均.民事保全制度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