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超琪
【摘 要】由于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人類正走進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知識經濟時代;信息化水平則成為一個城市或地區現代化水平和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對一個企業來講,信息化是在21世紀取得生存權的法寶。本文就企業管理信息化進程的途徑和措施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管理信息化;措施;途徑;建議;策略
一、企業管理信息化需要解決的問題
實施企業管理信息化是一場深刻的企業管理革命,不可避免地涉及到觀念、機構、流程、機制、習慣的改變和企業內部各種利益的調整。總體上看,我國的企業管理信息化還存在以下亟待研究解決的問題。
(一)缺乏引導和培訓
什么是管理信息化?它在我國實施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跨越式發展戰略中有何地位?它對全面深化企業管理有何作用?它對企業競爭力有何影響?它對企業效益有何貢獻?企業、政府、社會在企業管理信息化過程中各自應承擔什么角色?發揮什么作用?未通過廣泛的培訓和宣傳教育解決好這些基礎性的認識問題,是大多數企業尚未自覺走上管理信息化道路的主要原因。
(二)缺少規則和規范
由于我國目前尚無企業管理軟件測評的國家標準,沒有軟件公司的資質認證制度,缺少專業的企業管理信息化咨詢隊伍,沒有實施企業管理信息化工程的合同規范、監理制度和監理機構,使許多企業在推行管理信息化時,存在著不知道該選什么軟件、該與誰合作、合作是否經濟有效、相關風險如何處置等判斷難題,這也是不少企業在管理信息化門檻上猶豫徘徊的重要原因。
(三)缺乏整體規劃
有相當一部分企業負責人對實施企業管理信息化的正確途徑不甚了解,缺乏對企業信息網絡的長遠規劃和統一安排,把計算機的點狀或線狀應用看做管理信息化,不懂得信息越集成越有效的道理,對企業自我開發方式的起點低、進步慢、IT人才流失嚴重等問題認識不足,造成信息孤島,形成信息不能共享。這是一些企業管理信息化收效不大甚至誤入歧途的普遍原因。
(四)資源配置不足
從調查的情況看,多數政府主管部門對企業管理信息化的認識已明顯滯后于企業管理創新的探索與實踐,更缺乏必要的引導和支持,多數剛剛實現脫困的國有企業對管理信息化工程的必備資源常常投入不足,再加上軟件公司間的低價惡性競爭,不少企業的管理信息化項目或因資金緊張開不了頭,或只能低水平展開,使資源配置和人才素質都滿足不了管理信息系統的起碼要求。這是導致此項工作低效或失敗的重要原因。
二、推進企業管理信息化的措施、途徑和策略
為實現企業管理信息化的戰略目標,政府的推動應側重于營造有利于系統應用的行業和社會環境,這是設計政策措施的總體思路。推動企業管理信息化的措施和途徑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通過有效的政府行為,進行直接倡導和推動
(1)進一步明確推動企業管理信息化的戰略意義,將推動系統應用納入發展規劃,并切實加以落實。
(2)政府適當投入,建立并逐步完善支持系統應用的宣傳、交流、研究的信息溝通系統。
(3)努力培養積聚軟件開發的相關人才。教育部最近在全國批準一批高校成立軟件學院,就是這方面的重大舉措。
(4)積極鼓勵、推動軟件開發商、用戶與學術界的聯合或合作,研究和開發適合我國國情和具有競爭力的先進的管理系統軟件產品。
(5)建立并逐步完善支持先進管理系統應用的培訓系統。為此,可以采用選拔、委托,授權中介機構或直接組織等形式,利用社會資源,并需要精心規劃和設計。
(6)建設系統應用的示范工程。注意對示范工程的跟蹤評價并引入滾動機制,確保示范工程的示范性。
(7)要有直接的政策激勵,包括政府補貼、政府采購、稅收優惠和貸款安排等。這類激勵政策可能在短期內產生較明顯的效果,但亦可能產生負面效應,因此只能將其作為推動系統應用的輔助手段。
(二)通過行政影響軟件供應商行為
(1)建立和維護開放高效的行業環境,限制地方保護等形式的不公平競爭,在開業、融資,人才供給、信息獲得、研究咨詢等各個環節,通過社會、市場系統的不斷完善,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
(2)研究和建立行業和行業行為規范。成立由政府部門、專家、軟件商和用戶代表組成的行業指導委員會,為規范行業行為、促進行業健康發展提供制度和組織保證。
(3)加大扶持力度,鼓勵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本土化”軟件的開發。這類軟件一經市場檢驗、受用戶歡迎,政府可以考慮以信息提示、企業和品牌宣傳、產品推薦、后續研發支持等形式予以扶持。
(4)積極推進管理軟件領域的國際合作。鼓勵軟件企業通過軟件成熟度標準的國際認證,為國產軟件進入國際市場奠定基礎。
(三)通過政府影響管理系統用戶的行為
(1)加快企業改制和現代企業制度建設步伐。先進軟件系統在企業的有效應用直接要求企業在戰略、組織、文化等深層面的變革與之相適應,重要的是要保證事業責任心強、注重學習、勇于和善于領導變革的領導者走上崗位,并使他們具備推動變革必要的權力和影響力。
(2)積極推進企業管理現代化和提高管理系統建設水平。政府對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在管理現代化方面的投入應給予充分肯定,除財務指標外,企業管理系統建設方面的進步亦應考慮作為其業績考核的一個重要方面。
(3)充分認識和遵循先進信息化管理系統應用的規律。“一把手”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要積極試點推進企業首席信息執行官制度。
三、企業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建議
(一)抓好企業管理信息化建設
我們在新世紀頭十年里來狠抓企業管理信息化,抓的就是企業的神經系統——信息流,要解決的是及時發現市場,有效配置資源的問題。通過抓好企業管理信息化,實現管理創新,就能再造企業的神經系統、改善企業的血液系統、優化企業的消化系統、強化企業的運動系統,全面深化細化企業管理,提升企業競爭能力。
(二)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途徑
一是發展信息產業;二是以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三是用信息技術改善企業管理,實現企業管理信息化。企業管理信息化是實現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重要途徑。因此,加緊改變落后的企業管理方式,盡快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就顯得尤為重要而緊迫。
(三)制訂政策,規范發展
國發(2000)18號文件,在軟件行業中反響很大,它從軟件供應角度給出了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為了適應企業管理信息化快速發展的需要,還需國家從軟件消費角度相應出臺扶持企業應用信息技術的產業政策,如《關于推進企業管理信息化工作的指導意見》等。其政策目標是要使我國的大多數大中型企業在“十五”期間基本實現企業管理信息化。
四、結語
目前國產軟件已經具備支撐我國工業企業管理信息化所需要的功能,所有要進一步謀求發展的企業都應把企業管理信息化工作作為頭等大事來抓緊抓好。與此同時,還要對與企業管理信息化相關的軟件成熟度認證、管理咨詢、工程監理、項目驗收認證及網絡安全運行等方面作出必要的政策和法律規范。企業管理信息化工作是一項長期和艱巨的任務,我們要看到它的發展前景和優勢,加快建設和推廣,為我國經濟建設快速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許建鋼.實現企業管理信息化[M].光明日報, 1999-02-10.
[2]陳友梅,曹開彬.突破企業管理發展中的瓶頸.中國計算機報,2000:55~99
[3] 馮煙利.企業管理軟件的應用現狀及實施策略.管理信息系統,1999:43~79
[4] 朱耀華.WTO與中國企業發展戰略[M].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1:53~104